本刊綜合
今年六月以來,全國140條河流超警戒水位,3/4的省份、逾千個縣域遭受暴雨襲擊和洪澇災害,水位快速上漲,群眾被困待援、河堤險象頻生……肆虐的洪水時刻危害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水情汛情告急,災情牽動著黨中央領導的心,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關鍵時刻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作出重要指示,迅即奔赴防汛救災第一線,發揚我軍能打硬仗的光榮傳統,發揮突擊隊作用,大力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做出貢獻。
召之即來,
為災區群眾筑起無比堅固的“長城”
“快!”“快!”“后面的趕緊跟上!”……
7月9日早上6時許,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小渡村段,當地巡查村民發現圩堤附近稻田出現一處泡泉險情,出水量大,冒水渾濁,情況緊急,遂立即向上匯報。駐扎在昌洲小學的100名第31集團軍某部解放軍戰士聞訊后,立即趕到現場搶險。
戰士們扛起幾十斤重的砂石袋,一個接一個跑向20多米外的泡泉處,把袋內的鵝卵石傾倒下去,一袋接一袋……4個小時后,通過大家努力,管涌險情得到控制。
休整時間,老兵雷超軍不斷用手捏著黝黑的胳膊,舒緩肌肉疲勞。他告訴記者,他們部隊之前在江西駐訓,因為鄱陽水情嚴重,他們7月8日早上接到抗洪搶險通知,中午部隊1000多人就全部趕到鄱陽,下午立即被分配到各地圩堤進行抗洪。
來自江蘇徐州的戰士崔豐來鄱陽前因為上火,口腔起了水泡,有潰瘍的跡象,但他并沒有放在心上。搶險中,總是跑在最前面,連續勞累讓水泡破爛,血絲不時從口中冒出。崔豐說:“現在搶險是最重要的事。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守住大堤!”
6月30日以來,湖北遭遇入梅以來第四輪強降雨襲擊。暴雨致多地出現城市內澇,鄉村被淹,堤壩潰口、塌方,山體滑波等險情。
7月1日17時,武警湖北省總隊啟動防汛三級響應,2日17時再轉入二級響應,先后調派2700余名官兵、95臺車輛、沖鋒舟等救援裝備,投入到武漢城區、黃岡麻城、隨州廣水、荊門鐘祥等受災較為嚴重的救災一線。
7月5日,武漢湯遜湖段陳家湖大堤發生逾30米嚴重塌陷,一旦出現潰堤,將會危及150余戶村民和正在施工的地鐵7號線、武漢市三環主干道乃至洪山城區。
危難面前,800名武警官兵奮力打樁、回填沙袋,加固加高堤岸,確保大堤安全。
黃岡地區由于連遭強降雨襲擊,多地相繼出現險情。黃岡支隊官兵連續鏖戰近40小時,無一人叫苦叫累。
孝感漢川老灌湖漫堤,孝感支隊200名官兵連續奮戰9小時,多名戰士出現頭暈、胸悶等癥狀,但稍事治療后又繼續戰斗……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7月11日7時30分,部隊突然接到命令:趕赴湖南華容縣參加抗洪搶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武警部隊官兵,以及各受災地區省軍區、軍分區、人武部官兵,根據汛情和救災實際,迅速奔赴防汛救災第一線,救助遇險群眾,奮力排除險情。一時間,受災地區呈現出千軍萬馬戰“洪魔”的壯觀情景。
聞令即動,一馬當先,彰顯的是人民軍隊對黨的忠誠,也彰顯著人民子弟兵對災區人民深沉的愛。
“別問我是誰?為了誰?當兵的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吃苦受累!”這就是新一代人民子弟兵的心聲。
來之能戰,
危急時刻彰顯人民軍隊本色
危急關頭,他們第一個到達現場;生死一線,他們一次次跳入湍急的水流;患難時分,他們不眠不休咬牙堅守……哪里有急難險重的任務,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
受長江流域持續強降雨襲擊,沿江地區多處發生洪澇災害。中部戰區陸軍第12集團軍和東部戰區空軍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奔赴抗洪一線,加固堤壩,轉移群眾。7月3日下午4時,“臨汾旅”230名官兵趕到高淳支援防汛。官兵顧不上休息,立即趕赴椏溪鎮鎮南村幫助加固堤壩,其他官兵進駐高淳淳輝中學,隨時聽命執行抗洪搶險任務。3日夜,“臨汾旅”官兵在暴雨中奮戰,成功加固了高淳水陽江堤壩,在秦淮河外河廟頭地段構筑起1.5米高1米寬的防護堤3.8公里,封堵潰口900余米,累計搬運土方1080立方米。
7月6日,湖北麻城市福田河鎮楓樹廟村雷家灣河水位突然暴漲,附近3000戶居民生命財產危在旦夕。接到命令后,正在淮河流域信陽段開展救援的第20集團軍工兵團官兵,迅速抽調兵力,冒雨趕赴麻城增援救災,奮戰在麻城搶險一線,被毀路基和橋墩加固任務基本完成。
安徽桐城雙港鎮練潭圩大堤上,武警安徽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六中隊官兵日夜奮戰,列兵趙龍指掌結合部5個“血窟窿”十分扎眼。這5個皮開肉綻的“血窟窿”,創口已被泥填平,鮮血絲絲滲出。自部隊趕赴桐城抗洪搶險以來,趙龍一直沖鋒在最前線,“鍬柄上血糊糊的”……在這場抗洪救災的生死較量中,一幅幅“大腳哥”“饅頭哥”“最美睡姿”的照片,近幾個月來持續“刷屏”,在與洪水猛獸的搏斗中,人民解放軍的偉岸身影已經深深地鐫刻在災區人民心里。
烏云壓頂,濁水茫茫。可是,只要聽到軍歌響起,有迷彩綠、軍旗紅從眼前掠過,人們的眉頭就會舒展開來。
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轉戰孝感、黃岡抗洪救災,這樣的場景反復出現?!安筷爜砹?!”“部隊來了??!”人們奔走相告,送上掌聲、歡呼聲。
為什么子弟兵總能帶來滿滿的踏實感、安全感,帶來戰勝困難的力量與希望?
風雨中,那些堅定的身影,給了我們答案。
戰之能勝,
軍民團結是最后勝利的堅強保證
在抗洪一線,子弟兵們一個個穿梭奔跑的身影、一聲聲傳達救援指令的嘶吼、一張張掛滿汗珠黝黑的臉……感動、激勵著災區人民。
“來,你們喝碗綠豆湯,消消暑?!苯髹蛾柨h油墩街港頭村一位大媽自己煮了綠豆湯,送到堤上,慰問子弟兵;柘港鄉村民張得志、汪文華自掏腰包,買了西瓜、礦泉水等物資,送到武警官兵手中……抗洪現場,正上演著一幕幕軍民魚水情。
部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豆角肉絲、荷包蛋、鹵海帶、黑木耳炒肉,這是湖北武穴石佛寺鎮群眾為子弟兵準備的熱騰騰的午餐。“戰士們幫我們搶險,那么辛苦,一定要讓大家吃飽”。
無獨有偶,7月2日在孝南區東山頭救援現場,孝感萬事達酒店員工得知武警官兵沒有吃飯,特地準備了盒飯、副食品和飲用水,驅車半個小時送上大堤。兩名酒店負責人現場對接,“部隊還需要什么,酒店好提前做準備。”
此時,這里還有一支特別的戰斗隊伍——孝感市義工聯的義工們。他們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商戶、老師,放棄休息主動趕到一線,和武警戰士們并肩戰斗,巡堤查管涌,整晚不眠不休?!拔覀儊砹耍瑧鹗總兙湍苄菹⒁幌?!”
在湖南華容:“睡吧,孩子,大媽給你扇扇子!”晨霧中,一位大媽的喃喃自語,令無數官兵動容。人民厚愛,激發著抗洪救災的無窮動力。
在湖北麻城: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為抗洪官兵洗衣做飯,有的怕衣服干不了,還用火爐、電器烘烤。
在安徽宣城:理發店老板徐四海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出倡議——義務為抗洪官兵理發。很快得到七八位理發師朋友的呼應。
早上5時許,天還蒙蒙亮,和洪水搏斗了半個月的第31集團軍某防空團準備開拔,踏上了返回駐訓場的歸途。為了不影響當地百姓正常生活,不給交通增添壓力,該團特意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早早出發。6點鐘,車輛準時發動,駛出營門。街道上的鄉親們早已自發的起來為官兵送行。一張張依依惜別的面孔,勾勒出一幅軍民魚水情的生動畫面。 “歡送親人解放軍”,一位老伯高高的舉著一條橫幅,“感謝你們,保護了我們這么多人,這么多田”,他感慨地說?!伴L大后我要成為你”,兩個小朋友舉牌子,還不時舞動著手中的小紅旗,也許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一身軍裝的含義,但是那一個個高大的身影早已在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播下了一顆綠色的種子。一位老兵站在路旁,為踏上行程的官兵敬了一個軍禮,這個畫面定格在抗洪官兵的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他們又一次走在沖鋒的道路上,相信這些年輕的共和國軍人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感動。走上堤壩,便是一道鋼鐵城墻;走進群眾,卻又忠義柔腸。在滔滔洪水面前,軍民攜手抗洪給了我們眾志成城的堅定力量。這力量,是奪取最后勝利的最堅強保證。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出動5萬多名官兵投入抗洪搶險?!眹啦啃侣劙l言人楊宇軍7月28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目前,任務部隊官兵正堅守在抗洪一線,高度戒備、全力以赴,中國軍隊有信心、有能力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