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雪婷 張瑞
行業視角下的企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文/李雪婷張瑞
企業資本結構作為籌資決策的核心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也備受實務界關注。本文以資本結構理論為基礎,選取2011~2015年我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數據,對不同行業的企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獲得抵押貸款的能力、企業的規模與資本結構顯著正相關,企業的成長性與資本結構顯著負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并沒有顯著相關性。
行業分析;資本結構;影響因素
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開始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的MM理論,隨著稅收、代理成本、信號傳遞理論諸多因素被考慮進來,學者對資本結構的研究日益深入。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是資本結構理論的核心命題,該研究對于資本結構相關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指導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假設
假設一:企業獲得抵押貸款的能力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正相關。固定資產具有較強的資產保值特征,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率越高,債務擔保能力會越強,企業獲得負債融資的可能性越大。
假設二:企業的規模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正相關。一般而言,企業的規模越大,市場份額越多,償還負債的能力越強,就更容易獲得負債融資。
假設三:企業的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負相關。一般盈利能力較高的企業,能夠自由支配的現金流較充裕。根據優序融資理論,企業偏好內部融資。企業進行籌資決策時,會優先考慮內部留存收益。
假設四:企業的成長性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正相關。一般認為,成長性較好的企業,發展速度較快,具有較高的資產負債率。
(二)樣本數據的選取
本文數據來源于RESSET數據庫、巨潮資訊網站,以2011~2015年我國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為樣本,隨機抽取660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使用EViews7.2統計軟件進行計量分析。
數據篩選原則如下:①剔除2011~2015年之間被ST的上市公司;②剔除B、H股發行的上市公司;③剔除金融保險類公司。
本文將上市公司按照行業進行分類,行業的分類標準參照RESSET數據庫的分類,分類結果如表1所示。
(三)變量指標的選取
1.被解釋變量:資產負債率
本文選擇資產負債率作為企業資本結構的代理變量。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DR)=總負債/總資產。資產負債率表示企業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資的,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
2.解釋變量:固定資產比率
本文選擇固定資產比率作為企業獲得抵押貸款能力的代理變量,計算公式為:固定資產比率(FR)=固定資產/總資產。固定資產相對于其他資產,更適合作為良好的貸款抵押品,固定資產比率越高,企業更容易獲得信貸,因此本文選擇固定資產比率作為抵押貸款能力的代理變量。
3.控制變量: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單位資本利潤率、托賓Q值
不同行業的企業規模不同,本文選擇總資產作為企業規模的代理變量。由于總資產與其他變量相差較大,為了減少計算誤差,對總資產取對數,因此選擇總資產的自然對數Ln(總資產)作為控制變量。
因本文采用行業數據進行分析,不同行業的利潤率不一樣,這會對分析結果產生影響,故選取單位資本利潤率(ER)作為控制變量。
本文選擇托賓Q值(TQ)作為企業成長性的代理變量,計算公式為:托賓Q值(TQ)=企業市價/重置成本,實務中,可以選擇凈資產替代重置成本。
各變量指標的含義及計算公式如表2所示。
(四)模型的構建
本文選擇資產負債率作為代理變量、被解釋變量,建立回歸模型如下:

如表1所示,本文將樣本劃分為十個行業,H1~H10表示十個行業的虛擬變量。
(五)實證研究分析

表1 行業分類

表2 變量指標定義
1.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3)

表3 樣本總體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經EViews7.2統計軟件計算分析得出,如表3所示,在所有的統計樣本中,資產負債率(DR)作為企業資本結構的代理變量,最大值為69.04%,最小值為31.97%,平均值為48.21%,標準差為0.11。在所有的統計樣本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平均值接近于50%。
固定資產比率(FR)作為企業獲得抵押貸款能力的代理變量,最大值為0.59,最小值為0.03,平均值為0.25,標準差為0.16。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Z)作為企業規模的代理變量,最大值為23.50,最小值為20.64,平均值為22.21,標準差為0.74。單位資本利潤率(ER)作為盈利能力的代理變量,最大值為0.12,最小值為0.04,平均值為0.08,標準差為0.02。托賓Q值(TQ)作為企業成長性的代理變量,最大值為7.29,最小值為1.17,平均值為2.45,標準差為1.22。
不同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差距較大,其中資產負債率平均值最大的是房地產業,為66.70%,其次是建筑業,為65.92%,資產負債率平均值最小的是信息技術業,為34.76%。表明不同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存在差異,有必要設置行業虛擬變量。
2.實證檢驗
本文運用EViews7.2統計軟件進行模型設定形式的檢驗,在隨機效應模型輸出結果的窗口,選擇Hausman test命令,完成統計量和伴隨概率的計算。通過Hausman檢驗,可以看出Hausman檢驗的統計量為19.109828,伴隨概率P為0.0007,P值接近于0,表明隨機效應與因變量相關,因此建立固定效應模型。(見表4)

表4 Hausman檢驗結果
通過觀察固定效應模型估計結果,固定資產(FR)的回歸系數為正,t-Statistic值為3.08,對應的伴隨概率為0.0039,表明固定資產比率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為正,并且顯著。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Z)的回歸系數為正,表明企業規模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為正。通過觀察單位資本利潤率(ER)的t-Statistic值,發現單位資本利潤率與資產負債率無顯著相關性。托賓Q值(TQ)的回歸系數為負,表明托賓Q值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為負。
固定資產比率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為正,并且顯著,表明在我國目前信貸約束較強的情況下,企業獲得抵押貸款的能力對資產負債率呈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證明了假設一:企業獲得抵押貸款的能力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正相關。
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為正,并且顯著,表明企業規模對資產負債率呈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證明了假設二:企業的規模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正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無顯著相關性,與本文假設三矛盾。托賓Q值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為負,并且顯著,表明企業的成長性與資產負債率呈現顯著的負向關系,與本文所提的假設四相矛盾。原因可能是成長性較好的企業處于發展期,企業進行籌資決策時,一般更傾向于選擇權益融資。
[1]王燕,王琦,劉亞軍.上市企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通訊,2016 (8):40-42.
[2]周燕.中小制造業企業資本結構特征及影響因素[J].財會月刊,2016 (8):58-60.
[3]孫偉,劉翠翠.所得稅影響上市企業資本結構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6(3): 59-62.
[4]甘麗凝.產權性質、市場化程度與資本結構非對稱調整[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6(1): 96-98.
[5]李嫣怡.EViews統計分析與應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281-294.
[6]錢雪.中小企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江南大學,2010:32-39.
(作者單位: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