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素稱京畿門戶、塞外山城。這里的地理特征兼有山地、丘陵、高原和平原。險要的地理位置,使這里歷來備受重視,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豐富的地貌特征,讓這里的平地群山和春秋冬夏炫彩多姿。
壩上草原
張家口壩上草原,特指境內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過渡地帶,又稱草甸式草原。壩上草原,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米,平均氣溫約1.4~5度。張家口壩上草原主要分為張北壩上和崇禮草原天路兩個旅游景區,也是近年來張家口宣傳力度較大的兩個新景區。張北壩上草原洼水清澈,青草齊肩。草原的夏季涼爽宜人,野花斑斕。夜幕之時,明月篝火,是訴說情話的好去處;你可以到篝火旁同南來北往的游客盡情地攀談、跳舞、唱歌;還可以獨自坐在草原上,享受獨處的妙趣。清晨起床,你可以踏著軟軟的天然草氈,聆聽百鳥清翠的歌聲;也可去看看草原的日出。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綠葉上晶瑩透明的露珠,立刻變成了閃爍的珍珠;各種植物轉眼一片嫩綠;馬群、牛群、羊群也在廣闊的草原上開始蠕動,真正一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勝景。每年的七八月,以“走進綠色、相約草原”為主題的草原旅游月在張家口壩上草原舉行。旅游月期間,有大型篝火、焰火晚會和蒙族歌舞、地方戲、馬術、摔跤等表演,以及旅游商品展示等活動,讓您感受草原特色,領略民族風情。
草原天路全長132.7公里,是連接崇禮滑雪溫泉大區和張北草原風情大區的一條重要通道。公路沿線蜿蜒曲折、河流山巒、溝壑縱深、草甸牛羊、景觀奇峻,展現出一幅百里壩頭風景畫卷,分布著古長城遺址、樺皮嶺、野狐嶺、張北草原等眾多人文、生態和地質旅游資源。
整條草原天路分為東西兩段:
西段是從崇禮出口(即:樺皮嶺入口),在張家口崇禮縣到天路入口30公里,從入口到出口大門沿途130公里,道路蜿蜒曲折,死彎較多,不停車需要3小時,沿途沒有廁所、食宿、加油站,所以出發前帶好食物、加滿油。
東段是張北入口(即:野狐嶺出口),張北路段大約70公里,主要以梯田、風車為主景,景色較美的部分在崇禮部分;在張北大門出來后可停車休息,再行駛1.2公里算是正式走出天路范疇。
小五臺山
小五臺山位于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因有東、西、南、北、中五個突出的山峰,為區別于山西省的五臺山,因此而得名小五臺山。
小五臺山植物種類繁多,區系分布也十分復雜,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植被種類也大不相同。小五臺山動物資源豐富,有世界珍禽國家一類保護對象褐馬雞,并有響尾蛇、金錢豹、麝、貉、黃鼬等動物。
這里四季變化分明,每年五月下旬,臺峰積雪解凍,六月枯草吐綠,始作春天。小五臺的春天很短暫,并且晝夜溫差非常大。夏季,小五臺就像是白云身下的空中花園,穿行其中,心曠神怡。山地小天氣常使你防不勝防,一會兒驕陽似火,一會兒烏云避日,一會兒雷雨傾盆。秋日的小五臺更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國度,紅葉紛紛順水而流,黃草依依隨風而笑,九月的星空最美,銀河掛天,星座盡現,你可以蜷縮在溫暖的羽絨睡袋里,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個星座,任憑凜冽的秋風拂過眉梢。
十一月前后,小五臺開始飄雪,進入漫長的冬季。晝夜溫差極大,日落風起,寒冷刺骨,臺頂夜間溫度低過零下40度。不過為了目睹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小五臺真貌,欣賞到冰瀑懸掛、霧凇漫枝的北國山地景象,吃點苦頭也很值得。冬季小五臺山是北方山友進行雪山攀登技術訓練和體能拉練的最佳路線。
小五臺山為佛教名山,累積了千年的禪宗文化積淀。相傳當年文殊菩薩出家修佛之地首選就是小五臺山,后因地質運動頻繁,山路隘險,寺廟的建設和香客往來都異常艱辛,文殊菩薩痛定思痛,下決心移居地勢平緩的山西五臺山大興佛事。
金河晴月、臺山曉日、空中綠毯、清涼峽谷、七彩石灘、油甕飛潭、塔林遺址、獅子坡、龜踞山、松枝口潛流等等都是小五臺山令人贊不絕口的人間美景。
雞鳴山
雞鳴山位于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境內,號稱塞外最高的孤山,有“飛來峰”之美稱。此山景觀峻秀,偉岸挺拔,如巨人參天,又如天然屏障。每當夏、秋之際,白云環腰,景色宜人,若大海波浪逶迤而動,令人嘆為觀止。
雞鳴山自古即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遼圣宗、蕭太后、元順帝、明英宗等歷代帝王都先后登臨雞鳴山,觀賞北國風光。
雞鳴山廟宇眾多,是高僧念佛講經、祈福社稷吉祥的歷史文化勝地。每年農歷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為廟會日,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旅游觀光者絡繹不絕,形成當地一大風景線。現山上已恢復建設多處旅游景點,并有僧尼居住,四季香火不斷。
從山門沿碎石鋪成的“之”字形小路盤旋而上,依次可觀賞到三樓四柱牌坊、山神廟、蕭太后亭、鳴雞、觀音院、龍骨巖、永寧寺、五指峰、駱駝巖、壽龜峰、朱砂洞、鎖路門、避風橋、南天門、玉皇閣、西頂碧霞元君殿(俗稱奶奶廟)、東頂觀日臺等幾十個景點。其中永寧寺始建于遼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這座寺院由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組成,是經河北省宗教主管部門批準開放的寺院,可滿足居士、香客做各種佛事活動的需要,也是大德高僧修行之場所。近年來,慕名來雞鳴山拜佛的京、津等地的居士源源不斷。
雞鳴山的最高點為頂峰玉皇閣旁的平石臺,登臨其上,宇凈天澄,如置仙境。舉目四望,四周絢麗景色盡收眼底。山上的奇峰怪石淹沒于云霧之中,如同大海上的礁石在波濤中時隱時現,百態千姿,別致有趣。置身于頂峰與斷崖之間的避風橋上,憑欄四顧,腳下云霧繚繞,身似懸空,仿佛來到了蓬萊仙境。橋面上有塊巨石,俗稱避風石,人立其上,即使山風勁吹也不覺察。
雞鳴山的靈氣、雞鳴山的獨特風情,凡曾到此游覽的人無不對其由衷地贊美。
大境門
大境門筑于清順治元年(1644年),是一座條石基礎的磚筑拱門。門墻高一十二米,底長一十三米,寬九米。券洞為直墻半圓拱門,外側高五點四米,寬六米;內側高九點五米,寬六點八米,中有木制鐵皮大門兩扇。門額有清察哈爾都統高維岳所書“大好河山”四字,每字足有一米見方,筆力渾厚蒼勁。城樓頂部為長一十二米,寬七點五米的平臺,外有一點七米高的垛口,內有零點八米的雉堞,東側有臺階通上。整個建筑渾然一體,蔚為壯觀。登臨城樓,南瞰張家口市,山城美景歷歷在目;兩側,東、西太平山巍然對峙,清水河沿東太平山麓逶迤而下,縱貫市腹;北眺山巒起伏,綿綿不斷,正、西兩溝遠通壩上,地勢十分險要。大境門,自古作為扼守京都的北門,連接邊寨與內地的交通要道,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曾是蒙漢兩族人民的交易場所,為牲畜、毛皮、鞍韂、蘑菇等貨物的集散地。對發展蒙漢兩族人民的友好關系,溝通內地與邊寨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大境門已成為張家口市的名片和標志。
大境門旅游項目真實還原了明清時期城市歷史原貌,再現了張庫商道繁榮景觀。該風景區按歷史城市布局分為來遠堡區、商業步行街區、南商業街區、廣場區4個規劃分區。其中,來遠堡區作為古代茶馬互市的市圈商貿區,再現歷史貿易的繁榮景觀,堡內建筑業態包括市圈商貿大街、保留建筑(兵營等)、晉商會館、領事館、廟宇、博物館等古建;商業步行街和南商業街區,以一至三層的明清仿古建筑及歷史保留建筑票號、關帝廟、山神廟、三娘子廟、牌樓等組成,主要為旅游商品、配套服務、觀光游覽;大境門廣場區由大境門城墻、廣場等古跡元素組成,為旅游觀光、民俗活動和市民休閑提供場所。項目總占地252畝,總建筑面積8.26萬平方米。
蔚州古城
蔚州古城位于張家口市蔚縣宋家莊鎮東南山腳下。蔚州歷史上是以漢民族文化為主流,可在古城形制上卻一反漢民族傳統“禮制”的嚴格講究,形成蔚州古城的最大特色。古城內建有州署、衛署、儒學宮、鎮遠樓、靖邊樓、南安寺塔、城隍廟、關帝廟、火神廟、三元宮、北極宮、常平倉、雙松寺、靈巖寺、清真寺等諸多廟宇,還有剪紙一條街。
南安寺塔是蔚縣著名的文物景觀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寺塔是一座平面八角形、實心十三層密檐式磚塔。高約32米,塔基為石條砌筑成須彌座形式,高2.5米,上置磚砌塔座。塔座八角形,東西南北四面雕有獸頭,另四面篆字“福、祿”。塔座上砌有磚檐,檐上又圍砌仰蓮瓣三周,塔身置于蓮瓣座中。塔身第一層較高,角有塔形柱,東西南北四面置磚券假隔扇門,門券上浮雕二龍戲珠,另四面開小窗,刻有花欞,其上置斗拱,斗拱之上為密檐十三層,塔檐緊密相疊,不設門窗。但每層東西南北正四面中間都鑲嵌銅鏡一面。塔檐逐層遞次內收,遞收率逐層向上加大,使塔的外輪廓呈現緩和的卷剎形狀,每層八角挑檐上均懸鐵鐸。微風吹拂,鐸鈴有聲,若高山流水,余音裊裊,悅耳悠揚。塔剎為鐵鑄,由一磚雕仰覆蓮承托著,由覆缽、相輪、圓光、仰月、寶珠、寶蓋組成。在相輪下還有飛鶴、鐵鐸等裝飾構件。整座塔渾然一體,非常挺拔。遠望崢嶸峙立,縹緲凌云。
塔下現存一座塔院,是清康熙四十五年重建的,該院東西寬約17.4米,南北長約24米。大門位于塔的西側,為單檐硬山頂,斗拱為三踩斗拱,前后各四朵。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大式硬山布瓦頂,斗拱也為三踩拱,有柱頭科8朵,平身科18朵,正殿兩側各有一間正禪房。東西各有下禪房兩間,均為硬山布瓦頂(現已被改建),南安寺塔位于塔院南部。此塔整個造型極為優美,建筑里等級最高的須彌座,雕刻精美的塔身,緊密相疊的十三層密檐,巨大精美的塔剎,相互間構成了輕重、長短、疏密相間相連的藝術形象,在建筑藝術上收到渾然一體清秀挺拔的藝術效果。南安寺及塔始建于北魏時期,歷代均有重修,到明洪武年間擴建蔚州城時,因為南城墻從南安寺中間穿過,將寺院拆除,“寺廢唯塔存”。但根據南安寺塔的結構、造型分析,現存應為遼代建筑。這座寶塔雖經人間滄桑,櫛風沐雨,現已成為蔚縣古老文化的象征。
崇禮滑雪
崇禮滑雪因其具備存雪期長、開滑早、雪質雪量優、溫度風速適宜、山地條件優越的幾大特點,被國際奧委會市場開發委員會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評為“中國目前最好的能夠舉辦冬季奧運會雪上項目比賽地點”。
崇禮每年滑雪期長達150多天,雪質雪量優,年均降雪厚度達1米以上,溫度風速適宜,地理條件優越,坡度適中,非常適宜戶外滑雪運動。崇禮縣已建成萬龍滑雪場、云頂樂園滑雪場、多樂美地滑雪度假山莊、長城嶺滑雪基地四家滑雪場,在建項目太舞四季文化旅游度假區。其中萬龍滑雪場為國家AAAA級景區,“金龍”、“銀龍”兩條雪道2005年5月獲國際雪聯認證;云頂樂園滑雪場“金蓮花”和“野玫瑰”兩條雪道于2012年1月份獲得國際雪聯賽道認證。
全縣擁有高、中、初級雪道82條69公里,各類索道和魔毯24條23公里,雪場單位時間運力提升到40000人次/小時,一個雪季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萬龍滑雪場、云頂樂園滑雪場先后承辦了“所羅門杯高山滑雪國際友誼賽”、“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系列賽”、“全國大眾高山滑雪系列賽”等多項國際、國內重大滑雪賽事。特別是2005年以來,連續8年爭取到了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遠東杯等國際滑雪賽事的承辦權,極大地提高了崇禮滑雪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崇禮縣夏季氣候涼爽宜人,平均氣溫僅為19攝氏度,森林面積169.6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8.37%,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10000個/立方米,境內多山地。近年來崇禮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開發夏季旅游產品。目前,崇禮夏季避暑已經成為崇禮旅游的另一大特色,現已開發的旅游產品有夏季避暑觀光、農家采摘、戶外露營、山地騎行、垂釣等旅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