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相比企業而言,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發展顯得相對較慢。事業單位是國家的職能部門,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使命,因此,加強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鑒于此,文中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及相關策略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 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問題
引言:
伴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和經濟的不斷增長,事業單位也應與時俱進,及時轉變觀念,改革創新,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各種機遇與挑戰,不斷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和經濟效益,加強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迫在眉睫。一方面,由于事業單位主要運用財政資金行使社會職能,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容易造成資金短缺,單位發展陷入困境,因此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完善財務機構設置,任用高素質財務人員,加強財務分析,節約運營成本和人員開支,提高辦公效率和財務管理效率,以便使有限的資金更好地用在為人民服務上,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日益繁榮的今天,事業單位在履行服務職能的過程中,掌握著大量的公共資源,在巨大利益的誘導下,違反財經法規、挪用公款、貪污腐敗的現象不斷出現,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容易滋生腐敗,造成國家經濟損失,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約束,可以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和工作作風,預防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在財務管理方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利于促進各項財務制度的完善。有些事業單位,尤其是基層部門,沒有健全的財務內控制度,有的單位即使有,也沒有隨著單位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完善,造成財務管理不嚴,資金使用不當,財務信息失真,進而影響單位部門的決策和單位健康發展,因此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迫在眉睫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現狀及存在一些問題
在社會形勢改變的影響下,我國的事業單位在財務內控上也進行相應的調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經過深入的觀察就能發現,當前的事業單位財務內控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事業單位自身的工作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抓住財務內控中的關鍵環節,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
1.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
事業單位在計劃經濟時代就已經存在了,事業單位的經費來自國家財政撥款,因此必須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上報經費支出。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政府對事業單位的管理中,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則無法發揮相應的作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比較薄弱,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性。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第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落后、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措施單一、控制理念過于陳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活動的實施效果。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導致一些管理制度長期處于不更新狀態,無法為財務內部控制提供有效保障,而單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不強,因而無法實現企業自上而下的協同管理。第二;內部會計控制包含的內容不全面。現在,大多數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都沒有關于對外投資的內容,從而增大了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的風險性;第三,內控會計控制的范圍比較小。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主要針對的是預算資金,對于其它資金的控制則比較少,從而使得內部會計控制的形式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
2.會計核算過程不規范
和普通的企業相比,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過程存在較大的問題,從而影響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規范性。第一,會計核算過程中缺少對原始憑證的管理。原始憑證在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代表著一定的經濟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對原始憑證填寫、保管等做出了非常詳細地規定。但事業單位在原始憑證管理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管理體制的特殊性,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無論是在原始憑證填寫的過程中,還是在原始憑證審核的過程中都不夠嚴謹,從而使得原始憑證管理工作不夠規范;第二,會計賬簿管理不規范。會計賬簿中有很多重要的數據和信息,對于財務活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國家對會計賬簿的編制和管理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賬簿編制的過程中仍是存在隨意設賬、資產記錄簡單等問題。
3.固定資產管理不合理
固定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和企業相比,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第一,事業單位比較重視固定資產購置,但卻忽視了固定資產管理。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本身存在比較大的缺陷,從而使得盤點制度無法按照預期目標執行,使得一些固定資產憑空消失。而且,在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事業單位難以做到公開化、透明化;第二,固定資產賬面不夠詳細,其中錯賬、假賬的比例比較高;第三,固定資產使用和保管存在較大的問題,假公濟私的現象比較嚴重。
4.財務人員素質水平比較低
事業單位的用人制度比較特殊,相比于企業來說,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素質總體水平比較低,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第一,有的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懶散懈怠,耍小聰明,難以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完成財務工作;第二,有些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內部分工不合法、國家法規明文禁止的不相容崗位的相互分離,比如記賬會計和現金出納不能一人兼任,都不能做到,讓記賬會計兼任出納報銷,人為地造成管理漏洞和風險。第三;有的事業單位財務人員,不思進取,只想捧著鐵飯碗混日子,對現代會計知識、信息技術,網絡管理等新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有限,工作十幾年還是會計專業技術的初級職稱。第四,由于缺少完善的監督機制,從而使得財務人員比較容易出現貪污行為,從而嚴重損害國家的利益。
二、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策略
1.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
鑒于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較多的問題,必須要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第一,要充分發揮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作用。按照我國會計相關法律的規定,單位負責人在單位財務活動中是第一責任主體。因此,在內部會計控制的過程中必須要強調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此外,還應加強對單位負責人以及相關領導的培訓力度,使其可以掌握專業的會計知識;第二,在內部會計控制的過程中要實施內部牽制制度。首先,要將財務職務細分,嚴格按照崗位職責相分離的原則安排工作任務。
2.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
第一,要健全崗位責任制。事業單位應明確規定各個崗位的職責范圍,確保會計人員可以按照相關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務。第二,要加強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第三,要加強對單位銀行賬戶和現金的管理。任何單位都不能私自開通銀行賬戶,國家財政部門必須要加強對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的監管,控制費用支出。
3.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
第一,事業單位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應明確固定資產的等級,同時還應建立固定資產驗收入庫制和清理盤點制;第二,要明確固定資產的類別,對于經營性固定資產和非經營性固定資產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第三,要加大對固定資產的監督和管理。
4.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
第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使其可以認真完成會計工作;第二,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使其可以勝任會計工作;第三,要引進高水平的會計人才,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水平,實行人才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通過開展人才吸納工程,增強財務隊伍的建設與管理,為財務管理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5.建立完善監督體系,加強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
要實現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切實發揮財務內控制度的作用,就要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加強單位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的職能作用。從內部監督來看,事業單位要重視單位內部審計管理,設立審計部門,建立健全財務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通過內部財務審計結果,對財務管理中薄弱環節加強控制,對發現的漏洞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補救,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外部監督來看,要充分發揮國家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加強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監督與指導,完善財務內控制度。
三、結束語
總之,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從而影響了財務管理的水平,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有關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