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守慧
借助安全文化建設完善安全基礎管理
童守慧
安全文化是鐵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干部職工是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借助于文化的廣泛滲透力和影響力,形成人人接受并努力實踐的共同價值觀,同時依靠嚴密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勞動紀律作保證,可以增強職工安全自保的本能意識,強化在無人監控情況下的自我安全保障能力,融“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防范”于崗位行為之中,達到確保安全生產目的。
安全文化建設管理
鐵路安全文化作為鐵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長期的運輸安全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并為廣大干部職工普遍認同、遵循和接受的,以安全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識、道德規范、管理理念等因素的總和。透過安全文化建設載體,將安全問題由自然科學引向人文科學領域,并將安全管理思想引入一個新境界。從鐵路自身來講,切實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不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鐵路安全形象、提高企業效益、深化推進和諧鐵路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實現運輸生產長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最核心的、居支配地位、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容,就是積淀于廣大干部職工心靈中的安全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和價值觀。可見,廣大干部職工是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實踐證明,從“人”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入手,注重人文關懷,在注重對物的管理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人的管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種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做法,不僅不能完全消除安全管理上的漏洞,相反,容易使干部職工心理上產生抵觸和逆反情緒。安全文化建設注重突出人的觀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無限性統一起來,把管理的強制性和文化的能動性結合起來,用管理制度硬約束之外的要素,用先進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識、行為方式,培育具有現代安全素質的“人”,以此來保證鐵路運輸安全、穩定、高效、有序、可控的運行。借助于文化的廣泛滲透力和影響力,一方面,可以培育安全職業道德,不斷強化廣大干部職工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作業技能,養成遵章守紀、標準化作業的行為習慣,夯實安全基礎。另一方面,從文化層面上研究安全規律,把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安全行為、精神面貌凝結到共同的安全理念之中,體現自尊、自信、自強的安全人格,體現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接受并努力實踐的共同價值觀,營造團結、和諧、友善的安全氛圍,形成干部職工共保運輸安全的強大合力,建立起和諧、安全、可靠、協調的環境和匹配運行的安全體系,從而收到預防、避免、控制和消除安全事故之功效。以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精髓為目的,以培養職工高尚人文精神為目的,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指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堅持國學文化引領內涵發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國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國學文化在職工心中種下中華民族的根。文化的根能使職工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高尚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工作態度。
鐵路運輸高度集中、大聯動的行業特點,使鐵路安全工作沒有任何捷徑好走,來不得半點虛假,離不開嚴密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勞動紀律作保證。必須不斷強化“安全第一”的大局意識,不斷增強恪盡職守的責任意識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意識,才能確保運輸安全穩定。然而,安全問題無時不有、無處不有、無人不有、無事不有,貫穿于整個運輸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全時空和全體員工之中。實踐表明,僅靠車間干部及相關管理人員去抓安全,實行“人盯人”戰術,不僅管不過來,也未必就管得好。安全文化建設既強調規章制度對安全的規范作用,又重視安全文化對于協調人際關系和在安全中的引導、感化作用。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新理念,強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沒有管理的管理”。古代道家的老子曾提出過“無為而治”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尊重和順應客觀規律,強調自我管理,主張人在法規條文的規范下,盡情地、主動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干。鐵路多年開展的創建“自控型班組”活動,既體現了“無為”的管理思想,也順應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觀規律,在安全管理中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企業職工不僅是社會人,更是經濟人,而人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安全管理的對象是人和物,而對物的管理歸根結底也是對人的管理。對人的管理不外乎激勵和約束兩個方面,激勵的目的在于激發職工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實施符合安全要求的行為,把確保安全的價值和實現自身價值統一起來;約束則是為了規范職工的崗位行為,在規章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實施標準化作業,從事安全生產。因此,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可以增強職工安全自保的本能意識,強化在無人監控情況下的自我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克服安全管理中“人盯人”管理方法的弊端,融“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防范”于崗位行為之中。
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范。集中體現的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以人為核心,注重人的地位與作用正是人文精神的一個體現。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需求,培養職工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干部職工的健康成長,實現動客車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針對動車組在社會上關注度高、安全質量要求嚴的實際,黨組織始終把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文化作為安全管理的主題,加大人文關懷,幫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正體現職工與企業的“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濟”。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深層次的文化形式,建設安全文化就是要求企業要主動創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建立安全價值觀、安全心理、安全目標,并使之成為全體職工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不但可以陶冶職工的思想情操,更可以凈化和發展企業安全的精神世界;職工長期置身于良好的工作人文環境中,可以使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敏捷,心理素質更加過硬。
對于安全文化的宣傳,除了利用安全標語條幅的懸掛、安全理念詞條的安放、安全文化宣傳欄等傳統的宣傳方式外,我們還可以采取報紙、電視、網絡、手機、論壇、微博等載體和形式,對安全文化建設中的經驗做法進行不間斷、全覆蓋的學習交流和宣傳弘揚,廣泛宣傳本單位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強化企業安全文化的認知認同,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文化可以轉變我們的理念,理念可以完善我們的制度,制度可以提升員工的素質,素質可以規范員工的行為;行為最終決定企業的安全。鐵路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關系鐵路持續穩定發展的大計,也必將為鐵路企業的美好明天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形象。要扎實有力地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真正將鐵路安全文化建設成為干部的落實文化、職工的快樂文化、家屬的甜蜜文化、人民群眾的放心文化、鐵路獨有特質的魅力文化。
(作者單位為青藏鐵路公司西寧車輛段)
[1]李艷卿.鐵路安全文化建設探析[J].鐵道安全,201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