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幣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的審議,納入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根據決議,自 2016 年 10 月 1 日起,人民幣被認定為可自由使用貨幣,這一決定是個非常重要的象征,它象征著人民幣向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邁出重要一步,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里程碑。那么這一決議又會對我國的經濟和外貿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關鍵詞 人民幣;SDR;外貿
一、SDR的構成及背景
SDR是Special Drawing Right 的縮寫,簡稱為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 1969 年 9 月創設的一種儲備貨幣工具,用來補充其成員國官方儲備的國際儲備資產。SDR的份額和對應的貨幣籃子由IMF每五年調整一次,目前SDR的規模約為2040億單位,在人民幣加入之前,其貨幣籃子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4種構成,比重分別為41.90%、37.40%、11.30%、9.40%。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后,人民幣成為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自由使用的五大貨幣之一,其所占的比重分別為美元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英鎊8.09%。
SDR的發行總額為2040億單位,相當于2870億美元,而全球儲備總額約為11.4萬億美元,SDR總量只相當于全球儲備總額的2.5%。事實上,全球儲備貨幣主要以美元、歐元的形式存在,分別占64%和21%。美元和歐元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儲備中的地位,是它們在SDR中占有重要權重的原因。既然SDR并不是真正的儲備貨幣,需要外匯儲備的國家并不會去積累SDR,而是會直接積累美元、歐元等儲備貨幣,造成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經貿往來會受到美元、歐元的影響。人民幣加入SDR,是近14年來SDR籃子首次擴容。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入籃”是中國政府主動啟動的。中國抓住機會向IMF提交文件,要求IMF對人民幣能否加入SDR進行審核,從而啟動人民幣“入籃”進程。加入SDR既要考察貿易量全球占比,又要考察貨幣可自由兌換程度。作為全球貿易大國,中國早就符合貿易門檻,但過去不符合金融門檻。為此,在申請“入籃”的同時,中國連續推動金融市場準入改革,達到了IMF的要求。這一過程表明,人民幣加入SDR的實質,不是為了追求象征意義,而是旨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戰略決策。
二、加入SDR對外貿經濟的影響分析
(一)人民幣加入SDR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
IMF長期以來主要由歐美等發達國家主導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IMF中的話語權較小。人民幣納入其貨幣籃子則意味著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領域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獲得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進一步認可,對于提升我國在現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和爭取更多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國際金融權益將起到積極作用。
(二)人民幣加入SDR后,會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
首先,人民幣加入SDR,提高了人民幣的購買力。人民幣加入了SDR后,成為了國際儲備貨幣,在國際間結算中匯率的影響較小,特別是在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邊境貿易中,可以直接用人民幣結算,而不用采取兌換中間貨幣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民幣的購買力,與原有的邊境貿易結算方式相比,人民幣加入SDR之后,人民幣的購買力得到了加強。
其次,人民幣加入SDR,降低了邊境貿易中的人民幣采購成本。在邊境貿易中,原有的結算方式為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或者英鎊燈中間貨幣,然后再參與到邊境貿易結算中。這一過程不但兌換程序復雜,同時也影響了人民幣的購買力,直接推高了邊境貿易中的采購成本。
(三)人民幣加入SDR后,會促進外貿的發展
人民幣的國際化從貿易結算起步,到直接投資、金融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特別是隨著人民幣貿易融資品種和范圍的擴大,將成為推動我國貿易進一步發展的新動力。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金融是貿易的助推器。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除了抓住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實施鼓勵出口政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金融在支持對外貿易增長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加入SDR之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不再是只盯住美元,人民幣的走勢對大宗商品市場會有更重要的影響。大宗商品用人民幣計價,就能夠規避匯率風險,有利于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我國公司或個人,可以在對外經濟交往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減少了匯率風險,使對外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傊?,人民幣加入SDR后,對國內外貿經濟產生了重要促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人民幣加入了SDR后,奠定了人民幣國際化地位,使得人民幣成為了國際化結算貨幣的一種,為外貿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降低了貨幣成本對外貿經濟的影響,使得外貿經濟在整體環境和外部市場方面獲得有力支持?;谶@一現狀,人民幣加入SDR后,降低了我國外貿經濟的門檻,最大程度的維護了外貿企業的利益,為推動我國外貿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保障。
另一方面,人民幣加入SDR后,降低了外貿企業的結算成本。人民幣加入SDR后,使人民幣成為了國際化貨幣,國內外貿企業在對外結算過程中,可以將人民幣作為主要結算貨幣,不但省去了外匯兌換的繁瑣程序,同時也降低外匯匯率變化對結算金額的影響。正是這種有力因素,使得我國外貿企業在結算過程中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成本,對提高外貿企業的發展實效和提高外貿企業的結算效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最后,人民幣加入SDR后,降低了外貿企業的結算風險。在人民幣國際化之前,外貿企業在結算過程中面臨一定的匯率風險,如果匯率出現大幅變化,意味著外貿企業的利潤會受到較大影響。其中人民幣升值之后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導致了外貿企業的利潤近一步縮水,對外貿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以后,人民幣成為了國際化貨幣之一,對外貿易中可以用人民幣結算,直接降低了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
三、結論
綜上所述,人民幣加入SDR無疑代表著人民幣國際化之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有利于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有利于降低外貿企業的結算成本和風險,這些對促進我國的外貿發展和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都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影.人民幣加入SDR問題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4
[2]趙冉冉.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我國推動人民幣加入SDR的動機及路徑[J].國際金融研究.2013
[3]何慧剛.人民幣國際化:模式選擇與路徑安排[J].財經科學.2014年02期.
作者簡介:
陳晨(1992—),性別:女,籍貫:河南平頂山人,學歷:研究生在讀,就讀于安徽大學;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