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危機致使美國諸多的金融機構陷入困境,諸如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銀行申請破產保護,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國際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獲得美聯儲再貸款救助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的宏觀經濟跌入低谷,同時與美國經濟聯系緊密的 經濟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關鍵詞 金融危機;救市行動
金融危機不僅嚴重影響了美國宏觀經濟的表現,并且還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當時的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并且與美國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然而然的不能夠避免金融危機的影響,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的宏觀經濟表現不盡人意。
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啟動了“量化寬松”計劃,以刺激陷入低谷的宏觀經濟。同樣,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日本也采取了諸多的措施,推動經濟的發展。
一、危機期間,日本經濟發展現狀
1.“失去的十年”,日本經濟復蘇緩慢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的發展可謂是風靡全球,“日本奇跡”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諸多的發達國家更是將日本作為以后幾十年里的“假想敵”。日本的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強勁的表現,得益于日本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然而這種干預在造就“日本奇跡”的同時,也為日本經濟以后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同時一些特殊的制度,例如主銀行制度,也在為日本經濟保駕護航,然而這些制度僅僅能夠在特殊的環境中才能夠發揮作用,當其賴以存在的環境發生變化之后,這些特殊的制度不但不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反而還會毒害經濟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發展就為以前的高速發展買單。
日本經濟在進入新世紀之后,開始有了復蘇的跡象,GDP增長率開始緩慢的爬升,各項宏觀經濟指標也在穩步上升。但是,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的破滅對日本經濟造成的不僅僅是皮外傷,已經對日本經濟的根基造成了動搖,經濟發展不能夠迅速的恢復“元氣”,前期政策上的失誤也不能夠在短時期得到矯正,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使得日本不能夠跟上世界經濟發展的步伐,傳統行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這些限制條件的存在致使日本經濟不能夠在短時期內得以恢復,此時期日本經濟的防御性也大打折扣,當危機再次來臨時,本就脆弱的經濟還能夠抵得住狂風駭浪的擊打嗎?
2.金融危機爆發,經濟復蘇迎面一棒
2008年,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爆發金融危機,危機在短時間內迅速的席卷全球,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美國的日本,要想避免金融危機的影響,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之,日本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從上世紀90年代的衰退中恢復,本就脆弱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再次走向衰退。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快速發展之后,進入9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走下坡路,雖然在這一時期,日本經濟也表現出上升的跡象,但這只是曇花一現,縱觀整個九十年代,日本的經濟表現不盡人意,進入21世紀之后,日本經濟開始緩慢的復蘇,但是金融危機的發生再次使得日本經濟觸底。
二、危機期間,日本采取的救市行動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還沒有恢復過來的日本經濟再次走向低谷,股市低迷,出口疲軟,面對這些不利的因素,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采取了多項救市措施。
在刺激經濟的諸多措施中,降息,增加市場的流動性是最常用的手段,金融危機過程中,日本銀行將利率水平降至0.1%,日本重回“零利率”時代,借此擴大銀行信貸規模,向市場投放大量的流動性,刺激經濟的發展;同時,日本銀行還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并且日本銀行一改常態,對超額準備金部分付息;危機時期,銀行業通常表現出“惜貸”,面對這一現象,日本銀行采取了兩項特殊的手段:一是買進商業銀行的股票,補償因股票價格下降給銀行造成的損失,二是購入商業銀行持有的次級債,轉移商業銀行風險,但是這兩項特殊手段的實施,沒有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銀行的“惜貸”問題;在二級市場上,日本政府大量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希望借此提升公眾的信心,穩定股市,防止股市出現大面積的崩塌現象,同時對股票市場上的惡意做空行為進行嚴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三、危機期間,我國的救市行動
金融危機之前我國的經濟保持著飛速的發展,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開始出現轉折,我國的宏觀經濟能否成功的實現軟著陸,對危機時期的救市行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出口導向型企業大面積的破產倒閉,我國的股票市場出現暴跌等,面對諸多的不利影響,我國政府以及中央銀行積極的展開救市。我國政府結合自身的基本國情,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采取一攬子計劃調控宏觀經濟的運行。救市伊始,面對中國政府的四萬億投資,國際上一片指責,因為這會造成人民幣的貶值,從而不利于其他國家向中國出口商品。然而,這是對我國救市行動的扭曲,我國的救市行動并不是簡單的四萬億投資,我國以擴大內需為主,同時結合投資與出口相結合的方式,刺激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救市行動不僅僅局限在眼前,將當期的與遠期的目標相結合,將保增長與調結構相統一,謀求更長遠的利益。
至2009年底,我國的宏觀經濟各項指標趨于正常,救市行動成效顯著,同時,我國政府的救市行動不單推動了我國宏觀經濟的復蘇,對世界經濟的復蘇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培道,張婧.日本泡沫經濟與金融監管[J].現代日本經濟,2009(2): 18-25
[2]付麗穎.次貸危機中的日本經濟動向[J].外國問題研究,2009(1):54 -58.
[3]張東,魏巍.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從國外銀行危機看中國銀行業風險管理[J].商業文化,2007(11):233 -234.
作者簡介:
韓秋陽,(1990—),男,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蘭州財經大學 碩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