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華
摘 要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醫療體質改革的完善,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是醫藥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醫藥行業在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醫藥行業的發展。基于此種背景下,本文對我國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問題展開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促進我國醫藥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 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內部控制
在新醫改穩步推進的帶動作用下,2016年將是中國醫藥產業轉型之年,醫藥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同樣面臨著國際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國內品牌競爭力不強、持續快速發展能力不強等諸多困難。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企業可持續發展進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醫藥行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醫藥企業在這場斗爭中,也在不斷尋求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的新變革。本文擬對我國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問題展開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促進醫藥行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一、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未形成良好的控制環境
大多數醫藥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僅僅將內部控制僅僅把內部控制作用于財務管理,造成了制度的局限性。但實際上醫藥企業內部控制是一項為實現其經營目標、保障資產安全完整而展開的一系列控制、監管的動態機制。內部控制不僅需要風險防控,還需要制度的約束。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導致只重視經營目標的現象發生,對內部控制工作重視不夠,從而致使違規問題屢禁不止。
(二)銷售財務管理能力較弱
當前隨著醫療行業的蓬勃發展,很多醫藥企業銷售份額不斷提高,但企業整體銷售業績卻逐漸下滑,并沒有為醫藥企業帶來更高的營業利潤。究其原因,與我國醫藥企業銷售財務管理對銷售價格、銷售政策的監管與指導缺失有關。尤其在企業、醫院和藥品超市強強聯合的市場環境下,藥品銷售模式也向著多元化發展,藥品銷售渠道向多樣化發展,導致醫藥企業無法有效控制藥品的銷售價格,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同時也增加了醫藥企業銷售財務管理的風險。
(三)成本控制不到位
1.成本控制的執行強度不大。大多數醫藥企業在執行成本控制時,沒有制定相對應的獎勵及懲罰體系,致使成本控制工作僅僅只是說說而已,公司職員沒有成本控制的意識主體性。
2.成本控制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大多數醫藥企業成本控制一般只是集中在企業成本的事后核算上,對于企業生產成本的形成原因和過程關注不夠,這種事后管理方式不能對成本消耗的原因進行把握,從而使管理者對企業成本控制無從下手。另外,企業對成本的控制僅僅局限在對生產過程的控制,這種營理方式是一種片面的、粗放式管理,不利于企業對成本的總體把握,不能給企業管理者提供可用的信息,甚至可能出現錯誤的指導。
二、完善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內部控制目標
醫藥企業要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明確內部控制的任務目標。首先要提高全公司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展開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塑造企業所有人員配合內部控制工作的思想;其次要從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國家政策、經營目標、市場環境、業務需求、行業規定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符合本公司經營目標和管理理念的內部控制目標,以提高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強銷售財務管理
1.明確藥品定價。醫藥市場上銷售的各類醫藥產品,種類繁多,因此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因此醫藥企業在制定藥品定價時除了必須充分考慮進貨價,考慮進貨過程中的成本投入等,還必須考慮到以下兩點:第一,醫藥企業應該根據需求決定供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各地的差異情況,采用差異化定價方法;第二,必須實時的了解同業競爭者與本公司相比的優劣勢,進行對比綜合研究公司的定價,提前掌握對手的真實關鍵資料,在考慮同業競爭者的售價前提下,根據市場動態,及時調整售價。
2.規范內部監督。首先要設定專門的監督部門,加強對銷售價格的監管。建立銷售價格管理臺帳,對銷售價格異常變動及時分析反饋信息;其次要求會計主體根據會計準則和國家會計制度,并結合本公司經營特點,進行充分的論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最后醫藥企業的領導層應該調動會計控制相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相關人員的責任心,讓他們主動配合銷售部門,對銷售價格政策的制定與改進提供財務數據支持和建議,全面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三)強化戰略成本控制
1.建立目標成本管理制度。對新產品實施目標成本管理制度,通過銷售部門對市場進行調研,考慮同行業競爭者藥品的售價,制定合理的目標價格,目標利潤可以根據財政部的計劃適當制定,盡可能的降低,得出目標成本。再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各部件重要性進行排序,根據其重要性投入成本,最終完成新藥品的生產。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價格。
2.建立全面質量管理成本。保證藥品質量,即維持了產品的信譽又降低了因退貨而產生的成本。醫藥企業應選取有質量保證的供應商合作,且與相關的檢驗部門,建立合作關系。以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保證藥品安全與質量。這樣可以減輕售后負擔,同時提高公司信譽。
3.完善成本考核體系。計劃完成情況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同時它也反映了計劃方案制定的是否正確,關系著公司的未來。所以適當的考核體系還是必不可少的。醫藥企業應該制定績效標準,對各部門的成績進行,對表現出色的部門進行獎勵,以資鼓勵。對沒有完成計劃或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部門,查找其原因,進行分析,并做出相應的懲罰。
參考文獻
[1]關亞鳴.我國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企業研究,2012(18):30.
[2]王韜.我國醫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3(01):138-139.
[3]趙水長.醫院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方法分析[J].財會月刊,2011(08):46-47.
[4]孫永萍.淺談醫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控制度[J].企業研究,2012(05):20.
[5]丁俊生.對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完善途徑的深化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