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近日,藝人陳冠希在自己的微博上,突然對同行林志玲“爆粗口”,由于這兩位在過往并無什么交集,于是引發媒體和觀眾的一些熱議。
在現今移動互聯的時代,熱點很多,此起彼伏,通常只要某個明星發個微博或是段子,就能熱鬧一陣,當然這樣的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觀眾們緊跟著又會撲向下一個熱點。
這樣的事發生在冠希身上,其實并不奇怪,因為他所塑造的藝人形象,就是這樣,而他喜愛和追求的音樂風格,也是這樣。
很多人提到陳冠希,只知道他是那個“艷照門”里的陳老師,卻不知道陳冠希老師,其實也是華人流行樂里一個出色的說唱歌手,他很熱愛嘻哈文化(Hip-Hop)和說唱音樂(Rap)。
陳老師雖然帥氣,但卻是一個“個性藝人”,在音樂事業上,他早期也是按照香港音樂工業的生產流水,在“按部就班”打造歌曲,但亮點并不多,人們只是記住他那張年輕帥氣的臉。許多歌曲和他本身的個性,并不和諧,加上他的唱功并不突出,加之在國外成長的經歷,也使他在唱一些旋律性的中文歌時,咬字和氣息很怪。
這說明那時的香港音樂工業,已經漸漸失去了早期的活力和創造力。如果一個歌手總是唱著不合口味的歌,也確實是種煎熬。
后來陳老師自己成立了公司,并全面參與制作了兩張專輯,《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和《CONFUSION》,這兩張專輯的制作水準很高,里面有不少可聽性極強,具備流行度,同時也體現音樂人態度的歌曲。
說唱音樂,現在已是西方流行樂里一種比較主流的類型,在華人世界,也有不少優秀的說唱藝人,比如臺灣的熱狗、麻吉等。但因為說唱歌曲的特性,歌里會常見粗口,以及相當數量的色情、暴力、拜金等有違主流文化認知的詞匯,所以在文化產品沒有分級的內地,通常是以某種地下音樂的形式存在著。
我們看見,現在這樣類型的藝人和音樂,是可以在電視選秀舞臺上進行表演的。那可能就是需要出現一個天才型的饒舌藝人來引領了,不說粗口,也一樣能把饒舌樂做得漂亮,說得漂亮,充滿力量。
的確,有時你要表現自己的態度,也不是非要“爆粗口”不可。
推薦冠希老師的幾首歌曲:《 Mr.Sandman》《Running》《I Can Fly》《Salute》《極愛自己》《I Never Told You》《記得我嗎》《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