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開局,印度海軍現役最大的作戰艦艇——“超日王”號航母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先是作為旗艦參加2月6日在維沙卡帕特南舉行的印度國際觀艦式,接著又開赴鄰國斯里蘭卡訪問,彰顯印度在次大陸以及印度洋的“領袖地位”。
可惜好景不長,6月10日,美聯社援引印度海軍發言人D·K·夏爾馬上校的話說,“超日王”號發生有毒氣體泄漏事故,造成一名海軍水兵和一名文職工作人員死亡。鑒于該航母是二手航母,在“老東家”俄羅斯服役以及轉交印度過程中就屢屢發生惡性安全事故,人們擔心,這件“大國玩具”在印度人手里是否真能掌控得住。
今年5月31日剛剛履新的印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曾公開抱怨,專業人才的缺乏將令快速擴張的印度海軍出現“軍艦等人”的尷尬局面。據他透露,為了操作越來越多的艦艇飛機,印度海軍人員規模需要擴大近一倍,卻面臨難以招募到合格人員的局面。二十多年來,印度職業教育沒能跟上形勢發展,導致大量優質教育資源向工商管理、信息物流等領域轉移,機械、電子、核物理等專業乏人問津,況且,民營企業能比軍隊提供更具誘惑力的崗位和待遇,優質人才也就更難流向印度軍隊了。因此,蘭巴領導下的印度海軍要克服的困難實在不少。
從1990年“安達曼”號巡邏艦因為操舵失誤遇風暴沉沒,到2006年“普拉哈”號護衛艦被貨輪撞沉,再到2013年剛剛完成改裝的877EKM型潛艇“辛杜拉克沙克”號因艇員違反操作程序,為鉛酸電池充電時沒能及時消除并發的氫氣,結果誘發火災,繼而導致更大規模的爆炸,如今想來,“軍艦吃人”的根源多半還在“人性”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