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一帶一路”的理念和倡議的提出,對促進我國影視文化產品的傳播,對影視產業的發展,以及保證我國與其周邊國家文化及經濟交流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本文首先針對“一帶一路”理念進行簡單概述,進而就如何在此理念下利用平臺優勢推動我國影視文化傳播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影響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106-02
社會發展帶動科技發展,科技發展最終帶動經濟發展,但從我國影視文化發展過程中看,“一帶一路”在其中具備非常顯著的應用價值,“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不是一種機制,而是一種新型合作發展理念,是借助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基礎雙多邊機制,創造高效的區域性合作平臺。為此,如何在此理念的大背景下,促進我國影視文化傳播是其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一帶一路”簡要概述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并且,“一帶一路”不是一種機制及實際體系,例如: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而是一種新型發展合作理念,是指借助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基礎雙多邊機制,創造高效的區域性合作平臺。其思想構建源自習近平主席2013年9在哈薩克斯坦發表的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一帶一路”不僅繼承古代絲綢之路的開發傳統,更堅持開放包容的原則。其交流范疇更為廣泛,不僅有基礎設施的互通有無,也加強區域間貿易投資便利化,更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域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網絡,進而最終實現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性發展。
二、影視文化傳播現狀分析
(一)電影作品發行現狀。從總體傳播趨勢上來看,我國在生產方面數量可觀,但在電影輸出方面,發行力及影響力較差。結合相關資料發現,2014我國電影年產量超過850部,但年出口海外影片僅為78部,銷往85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合資制片為47部,所占其比率高達63.6%;海外票房及其銷售總收入為18.56億元,不到國內票房的10%。2015年上半年國產電影出口海外共計86部,出口20個國家及地區,從海外票房及銷售收入來看,相較于14年稍微有所反彈[1]。總而言之,我國電影海外票房較差,國產電影輸出艱難。
(二)電視劇作品輸出現狀。我國是電視劇制作和播出大國,年均制作電視劇15000多集,每集平均時間在四十五分鐘至六十分鐘不等,產量居世界第一。但售范圍受到受眾地域及文化限制,主要出口在東南亞地區及港澳臺等華人聚集地。其中,價格低廉也是海外銷售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電視劇出口定價暫無統一標準,對于開拓海外市場也存在一定盲區。總體上看,我國電視劇輸出慘淡,不僅在美國、歐洲等市場毫無建樹,甚至亞洲市場都不及日本、韓國的影響力。當然,2016年期間,國產電視劇集中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不僅贏得了國內觀眾較好的口碑,還引發了對國產電視劇輸出的探討。例如:由山影集團出品的《瑯琊榜》《偽裝者》《父母愛情》等電視劇,在韓國、日本等地播出時也取得了較大成功。
(三)動畫作品及電視節目輸出現狀。結合相關資料發現,自2014年以來國產動畫作品出口持穩定增長態勢,但動畫企業卻出現銳減的情況。我國動畫產業正在進行加速整合,整個產業均處于良性的轉變狀態,我國電視節目因起步晚,發展慢,創意少,絕大多數電視節目不在存在輸出條件。以此,因我國影視文化產品傳播影響力不足、傳播手段單一及專業型人才不足等因素,最終導致我國影視文化傳播現狀不容樂觀,總體仍處在弱勢,甚至部分海外市場處于空白。
三、“一帶一路”對影視文化傳播的影響
(一)對文化產生的影響。因“一帶一路”是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構建背景的新型合作發展理念,沿線國家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有利于消除在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排異現象”。其中,古代絲綢之路便是維系東西方文明,促進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而“一帶一路”更是秉持著四點原則:其一,世界多極化;其二,經濟全球化;其三,文化多樣化;其四,社會信息化,“一帶一路”為我國影視傳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有力提升其傳播影響力,改變輸出弱勢。
(二)對影視產品市場的影響。我國影視作品因其銷售范圍限制于受眾且影響較大,必須從根本上拓寬消費主體,開闊其市場,最終促進其可持續性發展,尤其是彌補了我國影視文化傳播手段較為單一。“一帶一路”理念涉及沿線區域廣泛,人口數量多,沿線不僅有東南亞、南亞及中亞大部分地區,還涉及到西亞、非洲及歐洲等的地區,總人口數約45億人。并且,沿線絕大多數國家均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猛,新興文化接受程度高。這不僅為我國電影和電視劇作品拓寬原有市場,加速整合了我國影視文化產業。
(三)對影視傳播的影響。發達國家在影視文化傳播過程中,不僅總體資金投入大,還出臺相關政策保障本國影視文化的順利輸出。例如:韓國政府在影視劇拍攝過程中,就已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從而保證韓國影視的高輸出率,尤其是電視作品的輸出率。韓國政府為支持本國電視作品輸出,政府會無償提供一定資金用以電視劇制作;當其電視節目已出口海外時,政府可承擔絕大部分節目后期制作費用,減輕制作單位壓力等等。
四、促進“一帶一路”背景下影視文化傳播發展的對策
(一)推動文化之間的融合。推動文化間融合的具體措施可分為以下兩點:其一,全面了解沿線各個國家文化背景、宗教習慣及審美標準等相關具體信息,綜合其近三年來對外購買數據,找出各個國家在引進影視作品的側重點,例如:資金投入比重,該國觀眾是否偏愛哪幾種故事類型等等;其二,結合我國文化,具有側重性地輸出或創作適合該國、該地區的影視作品,注意“揚長避短”,例如:在動漫輸出大國日本,應適當地減少國產動畫作品對其輸入數量。
(二)拓寬影視產品市場。要想使影視產品市場得到有效擴寬,需做到:其一,依據地理優勢,加強東南亞、南亞及中亞大部分地區對于我國文化的了解,積極開拓新型購買市場;其二,按地區間文化布局,可依據當地交通、經濟發展等因素,開展兼具本地特色的影視文化推廣活動,例如:沿線國家間可定期合辦電影節,不同導演間可針對某個項目進行合作,合拍商業電影系列,當地文化宣傳部門也可進一步開展影視人才培養等活動。
(三)國家應加大傳播力度。我國在“一帶一路”理念倡議下,應合理把握其帶來的機遇與變革,積極借鑒發達國家在影視文化輸出過程中的經驗,加大相關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養專業型影視人才,打造具有我國特色的影視文化傳播新格局。與此同時,加大傳播力度,擴大國內影視文化的影響力,進一步為我國影視文化的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五、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我們認識到了“一帶一路”理念對于我國影視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尤其是在我國影視文化輸出慘淡的現狀中,如何提高其文化傳播影響力,把握好新的發展機遇,最終推動我國影視產業發展,加速沿線國家及地區間的文化融合,便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手段。總而言之,需對上述措施手段進行合理、科學的應用,進一步確保“一帶一路”在影視文化發展過程中的效率及效益的全面發揮。
參考文獻:
[1]趙玉宏.“一帶一路”對影視文化傳播的影響[J].電影文學,2015,(23):4-6.
[2]銀幕穿越者.全球電影票房383億美元中國占亞太
總票房五成[EB/OL].http://www.1905.com/news/201604
21/1011100.shtml,2016-04-21.
作者簡介:
朱 琳(1987-),女,碩士研究生,助教,四川傳媒學院電影電視系,主要從事影視文化傳播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