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舶
[關鍵詞]編輯能力;重構;意義與方法
信息發展帶領我們步入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膨脹速度加快、數據資源更新飛快,在對信息進行選擇的時候,人們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只有加強對數據采集的重視,保障采集數據的真實性,提高對所采集信息的編輯能力與利用效率,才能滿足人們在大數據時代的信息需求。因此,大數據時代下編輯能力的重構是一個亟須探討的議題。
一、大數據時代編輯能力重構的主要因素
1.讀者節約閱讀時間的需求。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人們每天會接觸到很多網絡、報紙、電視等新聞信息,人們每天在閱讀來自社交網絡以及大眾傳媒的大量信息時會花費很多時間,因此,為了幫助讀者節約在“快餐文化”背景下每天閱讀信息的時間,編輯需要大力發展數據信息。美國一項研究指出,讀者比較喜歡看帶有圖片的報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比較偏向閱讀圖示、照片、標題等信息,而對文字報道的關注度相對較低。讀者這種閱讀新聞信息節約時間的需求迫使編輯能力重構,因此,編輯要努力發展生動形象、輕松易懂的“輕量化閱讀”,幫助讀者查找有關信息,并進行辨別、處理,使編輯內容一目了然,更加有吸引力與說服力。
2.編輯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從編輯自身來說,身處變化發展的傳播行業,處于大數據時代,有提高自己編輯能力的需求。要利用數據的優勢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把抽象的信息變得比較具體化,使出版物表現形式豐富化。編輯能力的重構,還要能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把握社會的發展趨勢。McGhee教授提出,目前的新聞與數據有著越來越大的聯系,媒體有把復雜難懂的數據化為讀者易懂的新聞信息的責任,因此,編輯需要在大數據時代,不斷更新自身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利用大數據方法與技術把網絡時代數據量比較大的信息濃縮成比較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二、促進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的有效策略
大數據時代的新聞信息與新聞數據量以飛快的速度增長,因此,數據信息的采集與整理變得比較復雜與困難。適應這種時代特征,不能間斷創新的步伐,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來增加信息傳播方式,拓展信息來源的渠道,同時編輯工作者的素質與編輯能力也需要不斷提高。
1.提高編輯能力重構的速度。當今社會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隨之也變得飛快,人們在對新聞進行獲取的時候不僅信息量變大,獲取方式也變得多樣,因此,人們很難對所獲取信息的真偽進行正確地區別與篩選。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已經不能靠傳統的對實時發生的事件進行報道來滿足,而是需要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進行有效的預測與報道,這不僅給編輯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也給讀者對信息真實性的區分帶來了較大的困難。由于信息數據量巨大,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需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篩選,選取自己比較感興趣、對自己比較有價值的信息。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讀者接受信息的模式從被動轉變到主動,讀者能夠利用網絡對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行搜索與查找,還可以分析對比所獲取的數據內容,增加所獲取信息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2.不斷拓展編輯能力。大數據時代下編輯的工作方式與傳統的工作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傳統的編輯工作只要把握一定的規律、遵守相關政策法規、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即可,但是大數據時代的編輯工作內容變得比較復雜,不僅僅要加工,還要對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解析新信息,對一些信息補充相應的觀點,提煉出信息的價值,并且所編輯內容的表達需要真實數據做支撐,因此,編輯必須拓展信息采集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新聞創新能力,保障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提升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豐富自身的學科知識才能把編輯工作做好。
3. 對編輯工作流程進行嚴格地控制。大數據時代編輯能力的重構,要著手于對數據能力的重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要保障數據信息的公開性與可靠性,主要是因為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給讀者提供了大量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資料不僅真偽需要驗證,其很多內容具有較大的沖突性,因此讀者需要對其真偽及有效性進行判斷,同時為了提高數據信息的可靠性,需要利用可靠的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對數據信息進行搜索,為了保障數據的真實性與科學性,能夠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給后期分析工作,也可以在專業的數據站與網絡論壇對數據資源進行搜索;第二階段,整理分析已經搜集到的數據資源,努力提升所獲取數據資源的可信度、真實性與參考價值。隨著時代的變化,編輯工作者的責任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因此,編輯工作者必須摒棄傳統的評論方式,跟隨時代潮流,利用網絡技術及其他技術提高參與熱門話題討論的及時性,用符合時代潮流的思想觀點對事物進行正確地評論,不斷提高讀者對所編輯內容的關注度及閱讀興趣。
數據交流與資源共享會在未來的社會更加深化,為了適應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編輯需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重構其編輯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不斷地改進其觀察事件、分析判斷數據以及編輯的能力,以促進大數據時代下出版行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