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攻堅就業援助暖心
——四川省2016“春風行動”專項活動綜述


自2016年2月中旬至3月底,四川省各地開展了以“搭建供需平臺、促進轉移就業”為主題、結合精準就業扶貧工作的“春風行動”活動,為進城務工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員“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各地通過將招聘會辦到鄉鎮、社區,辦到園區,共舉辦專場招聘活動1150場,為131.2萬人提供免費就業服務,本地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21萬人,實現跨地區有組織勞務輸出9.8萬人。
為切實組織開展好本次春風行動,為農村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家庭勞動者轉移就業搭建更好的服務平臺,各級人社部門積極協調扶貧移民、總工會及婦聯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形成了全省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多方聯動的工作格局和職責明確、任務到人的工作機制,確保“春風行動”有序進行和扎實開展。
各地采取內外結合、現場和網絡結合等方式,抓住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回家過年的時機,利用橫幅、社區墻報、公告欄、LED顯示屏、報紙、電視廣告、廣播、宣傳單、QQ群、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宣傳媒介,對就業創業政策和專項活動內容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宣傳。為進城務工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員“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實現“街道有標語、報刊有文章、電視有圖像、網絡有資訊”,努力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村社、車站、碼頭和人員密集的區域發放宣傳資料,全省發放春風卡、農民工維權手冊、外出務工知識撲克牌等宣傳資料348.5萬份;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和問卷調查,為求職者免費提供職業介紹和擇業指導,營造了社會都來關心、關注農民工就業的良好氛圍。
春風行動活動期間,各地結合本地區位、資源、產業等實際,積極組織開展了主題明確、成效顯著的專場招聘會。一方面,各地深入園區、企業收集就業崗位,了解缺工信息;在網絡、媒體平臺上動員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主動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挖掘符合農民工的就業崗位,指導企業根據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和自身經營狀況合理確定用工條件和薪酬待遇,提高了招聘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對務工需求深入摸底調查,掌握各類求職群體一手資料,主動引導求職者轉變觀念,樹立信心,增加求職成功率。在招用工對接方面,有針對性地搭建對接平臺,注重組織用工缺口較多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對外出務工需求較多的地方,積極開展省內外的勞務合作。同時,利用四川省公共招聘網、本地公共招聘網及微信公眾平臺,廣泛發布就業創業政策,實現線上招聘,將現場招聘和網絡招聘相結合,提高求職用工對接覆蓋面和成功率。全省活動期間組織專場招聘活動1150場,提供免費服務131.2萬人,本地企業吸納農村勞動者就業21萬人,實現跨地區有組織勞務輸出9.8萬人,接受創業服務人數5.1萬人。

▲各地開展“春風行動”送崗位
成都啟動了系列培訓就業行動計劃,培訓各類城鄉勞動者6.72萬人,培訓合格率要求達90%以上;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50萬人次;幫助8800人實現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5000人;開展動態幫扶百村萬戶貧困家庭開展就業和致富技能培訓,確保每戶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具備就業技能,力爭每個貧困戶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就業培訓的主要對象為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普通高校畢業生(含藏區“9+3”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以及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職職工。瀘州市合江縣在活動期間組織鄉鎮、村社對2.2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入戶摸底調查,篩選出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勞動者,組織參加專場招聘活動;德陽對扶貧對象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實現“村要建檔立卡,鄉鎮要建臺賬,縣區要有花名冊”,舉辦精準扶貧送崗下鄉專場招聘會11次,并根據扶貧對象的個體特長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品牌培訓,定期跟蹤指導服務。
為解除外出務工者的后顧之憂,各地紛紛開展“送溫暖”活動。通過召開返鄉農民工座談會、看望留守老人兒童、發放慰問品及慰問金,讓農村務工者真真切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殷切關懷,讓他們工作安心、家里放心、致富有信心。蒼溪縣舉辦返鄉農民工創業明星表彰活動,為創業喝彩、為標兵點贊,近三年超過3500人回蒼投資興業,創辦各類經濟實體,投資總額超過29億元,吸納就業3萬多人,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自貢市開展“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及部分農民工座談會”等特色活動,宜賓市召開春節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座談會,并為優秀創業代表送去獎金7萬余元,與定點扶貧村貧困戶代表座談,組織脫貧帶頭人進行脫貧項目考察使他們提高了認識、開闊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各地均重點就春節后城鎮新增就業、節后人力資源市場供需、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園區企業用工、當地重點企業用工等情況進行調查了解,開展就業形勢分析研判工作。同時,全省對20個市州199個產業園區3400家企業開展了企業用工情況的按月監測,及時動態掌握園區企業的用工及缺口狀況,為做好園區用工服務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開展了18個縣,180個行政村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為做好新常態下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工作夯實了基礎。
各地抓住春節期間農村勞動者返鄉高峰這一有利時機,根據地域經濟發展特點、產業發展需要和人力資源市場需求情況,組織開展各類培訓,積極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競爭力。綿陽根據返鄉農民工在外務工的技能需求組織開展電工、焊工、砌筑工等技能提升培訓;瀘州依托企業需求,重點開設了酒店餐飲、家政服務、酒類包裝等市場前景好,就業率高的專業進行了培訓,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儲備式”“對接式”“定向式”培訓;巴中有針對性開展了農民工建筑、裝飾、電工、核桃、生豬、土雞等技能培訓;阿壩州推進“一場兩園十大工程”建設,鞏固“三百”示范工程建設成果,采取送培訓到鄉、到村的形式,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等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春風行動期間,各地以優化就業環境,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為重點,積極引導企業通過適度提高工資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條件、拓展職業發展空間等舉措,吸引更多的農村勞動者就業;加大對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的清理整頓力度,嚴厲打擊職業介紹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顒悠陂g提供勞動維權服務和法律援助8.3萬人,推薦誠信用工企業5366個,誠信服務機構652個。綿陽市勞動監察部門、司法部門、法律援助機構積極聯動,開展勞動維權服務工作,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瀘州人社局聯合工會、工商、公安、住建等部門對建筑施工企業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雅安石棉縣組建4個工作組深入全縣16個鄉鎮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專項檢查活動,清理兌現農民工工資760人共計1698.3萬元;勞動仲裁受案7起,調解結案7起,涉及金額18.6萬元;案外調解1起,涉及金額4萬元。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廖文浩江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