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彪
[摘要]學生興趣減退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的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至關重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創新 培養興趣 政治教學
當前政治課教學由于教材本身抽象乏味及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等因素,學生興趣減退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的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質量。心理學認為,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可以使人積極地觀察和認識事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至關重要。
一、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處于樂觀的情景中可以產生愉快的情感,樂觀的環境、心情愉快,興趣會油然而生。也就是說如果給學生創造了學的情景,把學生帶入引人入勝的境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良好的環境可以喚起學生對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政治課由于理論性較強,和社會現實生活及時事政策的聯系緊密,學生要學好并不容易。這就要求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生動靈活的課堂環境或愉快合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受到教育,提高其自我學習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有助于成功。在學習上,當學生克服困難、突破難關獲得某種知識的時候,心里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就會產生極強的求知欲,學生的求知欲強烈,學習的積極性就高,而求知欲的產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形成向著目標奮斗的信心和興趣。中學生自我意識強,而中學生普遍的自我定位偏差,心里也渴望別人的肯定、尊重、鼓勵。因此,在政治教學中,要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激勵。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即使他們只有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使他們時時享有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形成興趣的不斷鞏固和發展,成功也才能始終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希望之星。隨著知識的深化,成功的機會越來越多,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越濃。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認知、情感、行為這三種心理活動的有機統一體。心理學家認為,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喜歡老師,也會喜歡他所教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以善教的藝術去折服學生,而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樹立什么樣的形象至關重要。小到穿著打扮,大到言談舉止,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親近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時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p>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教學效果。
推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而在教學工作中應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也要由在臺上唱“獨角戲”的演員轉為“導演”,安排、布局整臺“戲”,教師又好比打仗中的指導員,隨時都要做出英明、果斷的決策。因為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時,可能會在學生當中出現意想不到的創新想法,如果教師拘泥于標準答案,這樣就很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除了專業知識要過硬以外,還要具有豐富的課外知識及文化修養。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如果教師知識面廣,組織能力強,那么,政治課也會變得跟有吸引力,會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也能改變以往課堂被動的,單向灌輸的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使之向主動的、雙向交流的、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轉變。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要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這當然決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理論修養,才能將政治課講深、講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