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高波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人們開始將德育教學作為教學重點內容。高中語文教學中涉及人文、歷史等多種教學內容,涵蓋的德育內容較多,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已經成為眾多教育人員研究的主要問題。為了促進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洞察力和思考力,實現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融合點,積極探索德育滲透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關鍵詞]德育教育 高中語文 教學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70-02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方式開始從傳統的應試教學向素質教學轉變,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已經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思想道德教學內容主要為愛國主義、社會功德教育、傳統美德教育、集體教學及人文素養等教育,可以讓學生在長期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因此,高中教育并不是給學生教授一些基礎的知識和技能,而是對學生實施思想品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一)語文教學在滲透德育教育中占據重要位置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為先。語文教育是一門基礎性教育工具,具有較強的思想指導性,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德育教學發展的必然選擇。語文教學主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調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所以德育教育對語文教學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語文教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及積極的人生態度已經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應該將這些內容潛移默化地貫穿到德育教育中。”由此可見,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過程,只有在語文實踐教學中不斷加強創新和實踐,才能實現語文教育與德育的協調發展。同時,進行語文教育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將育人作為教學的核心工作,在語文實際教育中落實德育教育。
(二)語文教育的特點符合德育教育的實施
語文教材中都包含著大量的德育知識,既有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忠心、對信念的執著,又有手足之情、男女之情、赤子之心等內容,同時還有開懷的笑和和莫名的悲傷等情感。這些豐富的教學內容,給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實施德育教學時,教師必須將教材中的例子作為基礎,充分發揮教材中德育知識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其體會忠誠的友誼、堅貞的愛情,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實現教書育人的主要方式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教師的主要責任不是教書,而是育人,教育好學生才是教師的天職。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德育教育實施的主要渠道。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很多課文都具有文質兼美的特點,在學習這些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楚了解歷史的發展狀況,領悟人生真諦,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觀。所以德育知識在高中語文的滲透,不僅可以實現科學知識與語文知識的有機結合,還能促進育人教育的實施,實現教育與教書的同步發展。
二、高中語文教育中德育教學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要求不嚴格
為了促進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順利開展,進行語文教育時,教師必須嚴格管理學生,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其改正。但是當前,很多教師語文實施教學時,對學生的管理較松散,不能嚴格要求學生,或者進行語文教學時,認為學生年齡較小,松懈管理,導致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所以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認識到管理不當對學生學習造成的影響,提高教學管理質量,避免對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
(二)教學對自身要求不嚴格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指導者,可以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對學生的今后工作與學習都會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授課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時,在生活中還要規范自己的舉止,避免不良行為或者習慣對學生思想品德造成的影響。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有很多教師不愛崗、不敬業,上課經常遲到或者缺課,沒有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言行舉止較粗魯,教學方法不正確,導致實施語文教育時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德育教育的順利實施。
(三)教學組織方法有待提升
只有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選擇合理化方式進行教育,才能正確地安排教學過程、優化教學組織,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科學的教學組織,不僅可以體現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還可以加快德育教育的實施。一旦教師沒有引起思想重視,或者組織的教學方法不得當,就很難實現學生內心活動與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所以實施教學時,教師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課堂教學環節組織的作用,利用恰當的方式實施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現代化人才。
三、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中滲透的途徑和方法
(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
實施語文閱讀教學時,必須在深入了解文本內容掌握教材德育素材的基礎上,合理選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滲透點,才能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感悟和體驗,促進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將德育知識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不是強制性地進行德育知識的灌輸,而是在語文教學中,讓師生共同探討,發現語文知識的魅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感悟能力與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正確的辨認語文閱讀中的德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與辨認唯物主義能力。同時,還可以利用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知識構建學生健全的人格,在長期教育中感化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高中語文教材中既有控制充滿積極精神的《論語》、魯迅先生的《燈下漫筆》,也有朱自清先生的清新典雅的《荷塘月色》及史鐵生關于生死的《我與地壇》等。在語文閱讀教育中滲透德育知識,就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心靈與作者對話,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二)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
德育教育的實施必須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項活動中。寫作中是高中語文的教學的重點,也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白居易曾經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兒作。”進行高中寫作教學時,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地滲透德育知識。語文寫作實際上反映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是了解生活、積極感悟生活的主要環節。在寫作中滲透德育教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識,豐富學生的閱歷。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出發,選取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透過現象本質看問題,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將其引入到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利用成立教學小組,或者開展作文競賽等活動,讓學生暢談體會,交流并探討自己德育作文集,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實現寫作與德育教育的結合。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知識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特點,給學生滲透德育知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現在很多學生普遍缺少刻苦自律、服務集體和勇于奉獻等品質。學生看待問題時,經常被事物表面所迷惑,不能深入剖析事物的內在本質。課堂教學是滲透德育教學的主要的場所,只有以教材為本,才能促進德育教育的實施。教師進行課堂知識教學時,應該向學生介紹課本發展的時代背景和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并了解課本內容實質的基礎上實施思想教育,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獲得獨特的體驗。例如,講解《師說》一文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了解教師的含義,然后再體會學生應該具有的思想素質,給學生之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語文課堂教育中貫穿德育教育時,教師必須加強形象感染、感情熏陶及潛移默化等作用,提高學生的對社會注意道德品質的感悟與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德育教育的實施
隨著新課改的順利實施,語文教育中開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實施德育教育時,也要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及學習特點進行了解,認真研究學生的思想變化,為學生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目前學生的思維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語文中滲透德育教育時,不能采用傳統的方式實施教育,必須在把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實施教育,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滲透德育教育時,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得到情感共鳴,積極接受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思想道德準則。
(五)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很難實現德育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學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利用課外教學活動促進課堂德育的實施。例如,向學生推薦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文化作品,閱讀完成后召開讀書會;舉行作文寫作或演講競賽;根據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學生中開展演講比賽或辯論賽;給學生播放愛國主義影片,并對影片進行評價等。這些活動的順利開展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四、結束語
語文教學是素質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必須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各項教學活動中,深入研究高中語文教學標準和要求,了解高中學習的學習思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德育教育,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優秀的現代化人才,促進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中的實施。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給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小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藝術[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03).
[2]趙博文.德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10).
[3]王冬梅.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群文天地,2011(11).
[4]郭紹永.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J].中學語文,2015(09).
[5]劉文娟.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2(05).
[6]郭同福.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06).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