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欣欣

摘 要:古鎮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資源,古鎮的建筑是古老的見證,是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古鎮旅游的重要旅游景點。現在越來越強調旅游需求多元化和旅游者參與體驗,靜態的古鎮觀光游已經不能滿足旅游者對參與體驗型旅游產品的需求,古鎮旅游產品亟需優化和提升。針對三河古鎮在旅游景區、市場狀況以及經營管理方面問題的分析,進行產品、項目的優化設計提出具體的措施,從而促進三河古鎮的發展與知名度的提高。
關鍵詞:三河古鎮;旅游產品
一、三河古鎮簡介
三河鎮地處合肥、巢湖、六安三個城市交界處,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匯,位于國家5A級旅游景區黃山、九華山的黃金旅游線上,合銅公路穿鎮而過,京九鐵路、合銅黃高速傍鎮而過,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三河歷來商賈云集,素有“小上海”、“小南京”和“皖中商品走廊”的美譽。
二、景區資源優勢
三河廬南水鄉古鎮,文化豐富,歷史悠久,現今仍保留有“鵲亭”、“鵲橋”、“三河大捷”遺址,厚重的歷史形成了古橋、古河、古圩、古茶樓、古城墻、古街巷、古廟宇、古炮臺等“八古”景觀。
三、三河古鎮存在問題
1.旅游景區線路單一,同質化嚴重,過度商業化,缺乏深度游。古鎮內主要的聯票景點都是名人故居,內容單調,且缺乏參與性活動從而沒有吸引力,留不住游客,三河古鎮內街區林立,街區風貌千篇一律,每一家店鋪賣的東西幾乎都一樣,并且店鋪裝飾缺乏獨特性,缺乏特色旅游商品,處處充斥著“人人皆商”的濃重的商業氣息。在景區內旅游商品包裝較簡陋且未與當地的特色文化相結合,未展示本地區特色的民俗文化。
2.景區內基礎設施不完善,道路標識不明確。景區內沒有茶館涼亭供大家休息的地方,在古鎮中通往各個景點的指示標志都不明確,現有牌示解說不詳細,容易迷路。
3.景區與居民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景區與居民區之間界限模糊,游客猶如在自家小區中游玩,無法起到徹底放松自我,娛樂身心、緩解壓力的作用。
4.景區內軟件設施不達標。三河古鎮就按照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標準,逐步完善景區硬件設施建設。但在一些軟件設備建設不足如:導游講解及其他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沒有激情,缺少感染力。部分工作人員是由當地居民組成,缺乏一定的專業素養,在軟件管理上并未達到5A級別。
三河古鎮以觀光旅游為主,缺乏體驗式旅游,滿足不了游客多樣化的需求,留不住游客。旅游產品的檔次也較低,激發不了游客的購物欲望,總體來說三河古鎮市場潛力巨大,提升空間很大。因此如何進一步提升游客滿意度也是景區發展的重中之重。
四、總體發展優化方案
針對三河古鎮目前的景觀建設狀況,對古鎮的旅游開發提出以下建議:
1.旅游景區經營管理開發
(1)制定明確的戰略定位
打造皖北最大的生態水鄉,定位于“水”文化。三河處于小南河、豐樂河、杭埠河的交界處,三河緣于水、靈于水、活于水、名于水,因水而生、因水而興。以此打造獨特水文化,開展水上文化節,舉辦水上趣味運動會等使更多的游客參與進來,提高其參與度和滿意度。
(2)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推動旅游多樣化發展
三河古鎮歷史悠久,素有“廬劇之鄉”之稱,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現在保存著當時的大本營、古城墻、古炮臺等遺跡,眾多的名人故居,同時三河飲食遠近聞名,被譽為美食后花園。因此這些都可以對其包裝打造成為其獨特的三河名片,且利用這些文化推廣讓游客參與進來使其進一步了解三河文化。
①打造廬劇文化。三河是廬劇的起源地,因此舉辦廬劇文化演出,推廣廬劇,加強其影響力,廬劇的主要受眾人群是中老年人,應將主要客源定位在中老年群體,在此基礎上,創新廬劇的表演形式,爭取獲得部分年輕朋友的喜歡,擴大客源,同時游客可以和這些演員學習廬劇,進一步深入了解廬劇的文化內涵,增強游客的體驗性與娛樂性。
②打造美食文化。“三河菜系”是徽菜之精品,三河也素稱為美食后花園,在《走遍中國》之三河-土菜不土中講到三河特色飲食如炸米餃、炸響鈴、河蚌燒豆腐、三河小炒等,由此我們可以對三河美食加以整合,食物不僅僅只是食物,我們可以深入挖掘美食背后的一些文化和故事,使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到三河美食文化,以此引起游客的興趣,刺激消費。同時游客可以觀看、參與三河一些美食和傳統工藝(米餃、羽毛扇等)的制作過程,積極融入其中,增加游客的參與感。
(3)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綜合水平
加強一些休息游憩的休閑場所的建設如:茶館、涼亭等,規范景區內部的道路標示,在導覽圖上明確標識聯票景點以及旅行路線,且指示牌是設計與布局應與整個環境背景相協調。實行WIFI全覆蓋,使得游客可以下載隨聲導游方便游覽,將智慧旅游積極融入其中。
(4)提高旅游產品質量,打造高品質旅游
三河獨特的美食可以利用中央電視臺這個平臺進行包裝,提高羽毛扇、口杯等工藝品的品質,進行產品組合,使旅游商品種類系列化、包裝精細化、產品多樣化、價格合理化、市場正規化,提高其檔次;聘用專業講解員涉及普通話講解、外語講解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2.市場營銷策略
(1)大力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
①設計景區形象標志、形象定位和形象塑造。三河古鎮以水位中心,打造生態水文化,制定景區口號與LOGO樹立整體形象,同時向不同的細分市場分別推出不同的形象如:學生為其主要目標市場,打造三河歷史悠久、名人故居眾多,探索三河的歷史發展脈絡。
②利用傳統的營銷渠道和創新的營銷渠道進行宣傳如:通過大眾媒體、專業媒體等,制作宣傳畫冊與宣傳片,突出三河古鎮的歷史與人文特色,VR技術、互聯網各種旅游交易會等進行推廣宣傳,由此提升三河的知名度和整體形象。
③三河古鎮由于西遞宏村的遮蔽效應未能較好體現三河獨特文化,因此可以加強與其他景區或城市合作,開拓新的旅游線路以此推出三河古鎮文化,如:南京--合肥--三河古鎮--兩日游,萬佛湖--三河古鎮--一日游等,提高其知名度。
(2)制定品牌策略與產品升級
①品牌有助于宣傳自己的產品,樹立市場形象,建立顧客忠誠,從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三河是“廬劇之鄉”,深入挖掘廬劇文化,打造廬劇品牌優勢。
②對于旅游產品優化升級:a.擴充產品內容,除了在宣傳冊或報價單上標明的正式提供的產品,還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和控制成本,以相同的價格為顧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供給要素。三河古鎮聯票上標明的四個景點都是名人故居,內容單調,因此可以適當加入其它的游覽項目如:“三河大捷”的遺產遺跡,傳統民俗節慶,大型主題活動等;b.產品功能的提升,三河古鎮可以發展多項主題活動,如:三河廬劇之旅、名人故居之旅等并在推廣主題活動時加入參與性的活動項目,提高游客的參與度與滿意度;c.服務質量的優化,高品質的服務有助于旅游區提高顧客滿意度,三河古鎮可以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在旅游區信息提供、售后服務等環節體現專業化、人性化,提高旅游者旅行經歷的整體滿意度和安全度。
五、結束語
古鎮不僅僅具有較高的旅游價值,更是歷史的載體,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開發旅游開發過程中注重古鎮的保護性開發,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博.肥西三河古鎮的旅游發展戰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0:36-43.
[2]劉雪玲,黃民安.古鎮參與體驗式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以閩北和平古鎮為例[J].湖北文理學院報,2014.
[3]馬勇,李璽.旅游規劃與開發(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P186-197.
[4]張婷.安徽省三河古鎮景區廬劇旅游項目開發研究[J].河北:河北旅游職業學院院報,2011.
[5]王保群.徽韻生態水鄉肥西三河古鎮[J].環境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