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苓
摘要: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是比較普遍的,是任何數學教師都必須面對且無法回避的現象。所謂課堂動態生成,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現時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具有不可預測性和即時性的特點。因此,沐浴在課改陽光下的小學數學教師要端正態度,成為開發者、創造者,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凸顯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使學生的生命得到尊重、個性得到張揚、價值得以體現,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對傳統教學的超越,更是我們新的追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動態生成
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學是封閉與開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教學不應是預設教案的機械執行,而應在預設的基礎上動態生成。因此數學教學應重視動態生成。倡導數學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需要轉變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認識,需要樹立課堂教學效率觀,需要創設寬松自由的課堂環境,需要形成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需要教師臨場應變的教學機智。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數學家波利亞說過:“為了使學習富有成效,學生應該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并在學習中尋求歡樂。”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顯示含有圓形的實物,如自行車、向日葵、天壇、碗、圓桌等,并配以輕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美麗的圖畫。這時,學生們喜愛的史努比出現了:“伙伴們,你們發現影片中哪種幾何圖形最多?”“圓形。”“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找找看,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圓形的?你想知道圓的哪些知識?”史努比的提問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像這樣,采用卡通動畫等形式呈現學習材料,能激活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知識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讓學生動手操作,成為知識的實踐者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引導學生實踐操作。“兒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動手操作是小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一做、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使他們品嘗到求知的樂趣,促使知識的內化,完成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例如,教學“圓的面積”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把課本上提供的兩個圓剪下來(已經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然后分別剪開,再拼一拼。學生操作后,我引導他們觀察:“拼成了一個什么形狀?”同時啟迪想象:“如果把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甚至更多的份數,按這樣剪開后再拼起來,會拼成什么樣的圖形?”由此引導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想象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的過程,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
三、練習設計趣味化,讓學生成為快樂的學習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因此,練習設計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穿插其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究者。例如,學習過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后,鞏固練習時,如果單純地出幾道習題,讓學生一味地列式計算,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環節:準備四張撲克牌,把它們反貼在黑板上,排成一行,將第一張和第三張交換位置,再將第三張和第四張交換位置,然后翻開看結果,讓學生猜猜這四張牌原來是怎么放的。接著,給每桌發四張撲克牌,任意交換兩次位置,翻開看結果,請同桌猜猜原來四張牌是怎么放的,猜對的為勝。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可謂事半功倍。
四、課后延續自主參與熱情
教師不但要在課內激發和維持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更要將課內迸發出的參與熱情有效地延續到課后,以促使他們在課外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并由此體驗到數學知識散發出的無窮魅力,進一步激發其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從而使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始終處于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氛圍之中。例如,復習“公倍數和公因數”這一單元時,考慮到知識點較多且難點集中,為進一步幫助學生疏導、理解知識要點,復習結束前,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課后請你運用學到的知識設計一些問題,下節課由你來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是‘最佳小老師。”這一富有創造性的提議立即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并在課后引發了不小的參與熱潮。
總之,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沒有激情的行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是比較普遍的,是任何數學教師都必須面對且無法回避的現象。數學教學應重視動態生成。倡導數學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需要轉變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認識,需要樹立課堂教學效率觀,需要創設寬松自由的課堂環境,需要形成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需要教師臨場應變的教學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