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慰
[背景與主題]上學期在學區音樂教研活動中,我有幸展示了一堂音樂欣賞課,選題為四年級下冊的《森林的歌聲》。在農村學校,音樂欣賞課一直是大家比較困擾的問題,欣賞課上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者,特別是器樂曲,沒有興趣可談,以至于教師對平時的欣賞課多半是課堂最后五分鐘的任務。為了扭轉孩子們上欣賞課被動的狀態,我收集了許多老師優秀的欣賞課案例,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重視情景教學,利用環境、情感、言語等因素將學生帶入音樂作品的情景中,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于是我借鑒他們的情景教學,也要給我們農村的孩子一雙會飛的翅膀,讓他們在想象的天空翱翔。但是否所有的辦法都適宜,都可以幫助學生呢?
[案例描述與分析]情境一:我闖禍了!第一次的試教出現了弄巧成拙的尷尬場面后,第二次試教我在課件上做了許多的修改,音樂欣賞的目的是讓學生“聽見”音樂,乘著音樂的翅膀翱翔。我想學生一定要對作品有許多的了解才會有所感悟。
在開始導入時我就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作品的創作背景,描述著音樂探險家們在怎樣的情況下深入深山林中花了五年時間精心制作了音樂作品……從孩子們眼神中告訴我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聽音樂了,有幾個學生也已經開始說著悄悄話了。于是我先停下來開始播放音樂,到中間一段用動物的叫聲的間奏處,我又開始滔滔不絕了:“新穎而又充滿創意的制作概念,加上優美動聽的旋律,使自然音源與音樂節奏調性相互配搭著,沒有一點修飾,沒有一點剪輯,有的是一種清涼又純凈的空間……”正當我不厭其煩地做著講解時,有個學生不耐煩地說出了心聲:“老師,先讓我們聽完,你老是打斷我們,我們本來聽得津津有味地,可現在什么感覺都沒了。”“是啊,是啊,剛發現森林里有好多小動物的叫聲呢,被你講話聲遮蓋了。”幾個剛才都比較入神的學生都皺著眉頭應和著……我大吃一驚,接著迎面而來的是滾燙的臉。
呀!本以為學生不能一下子走進作品的主題和意境,所以邊聽邊解釋邊提醒來幫助他們,沒想到竟然影響到了他們的想象,這真是適得其反!
[分析]為什么在我的課堂上會出現這么尷尬的情景呢 ?我的講解,提示,其實是對學生不信任的表現,生怕學生聽不懂,看不明。而事實上,這些農村的孩子同樣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有著自己的個性,自己的見解。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先給作品定位,為什么學生一定要按照我的思維走呢?當他們靜靜地聆聽音樂時,就說明他們已經被音樂吸引住了;當他們靜靜地聽時,就說明他們已在想象的空間里翱翔了,而我的插話突然把他們的空間增加了許多的限制,他們的思緒也會因為我一再重復的話而中斷。
音樂欣賞的目的是什么?音樂課的主體是誰?音樂欣賞課其實就是借助音樂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得以飛翔呀,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想象力是非常可貴又是值得珍惜的。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這些靈動的,活躍的,童趣的想象力都不會在音樂欣賞課上得以發揮呢,或者孩子們都不能乘著音樂的翅膀飛翔,或許真的是我們老師禁錮太多,定勢太多。
情境二:簡潔話語配搭簡潔課件,成功了!在公開課上,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課前精心設計好的。在開始導入,我就用了非常簡潔的一段話引出“今天我們要來欣賞的音樂作品可是作者深入深山林中花了五年左右的時間精心制作的,這樣的音樂把我們帶到怎樣的一片森林里呢,聽完后,請你們和老師一起分享。”學生們安靜的聆聽著,當聽到動物的叫聲時他們高興地跟著一起學,但沒有感覺到他們在搗蛋,所以沒有加以制止,旋律再次響起時,他們又安靜了下來認真地聽著。
聽完后,學生們都非常踴躍地發表自己想法,其中有個學生描述著小動物們在開音樂會,我趕緊補上一句“開音樂會都用上了哪些樂器呢?”很自然地過渡到了第二個環節,我分段讓他們聽出每段的主奏樂器,他們都很聰明,特別是當他們不知道樂器名字時居然把樂器的演奏姿勢告訴我,順水推舟,我把三段的次序顛倒,讓他們通過樂器的演奏姿勢來分辨三個主題音樂。
在我的鼓勵聲中很快進入了下一個環節,給動物的叫聲加上節奏。我只是提示了一下:“每種動物都會唱歌,但他們唱的節奏都不一樣。”只見在小組討論后,學生們講到,飛鼠的叫聲很輕但一直在叫,就給他們設計為“xxx x”,山羌只是偶爾叫一下,設計為“x oxo”,而青蛙叫設計為“xxxx”。
接著我邀請學生帶著你們的作品加入到音樂會中,要求是聆聽全曲并且分組為每段出現的主奏樂器表演,中間的一段動物叫聲中,則讓學生把剛才設計的節奏帶進去表演,每個孩子都很認真地參與,也讓我看到了在他們臉上成功的笑臉,
最后我通過課件播放了幾張破壞了的森林圖片,學生們一看就叫了“呀,如果這樣,哪來這么美得音樂可聽呢?”“所以我們要怎么做呢?”“保護環境”“……”,
[分析]孩子們在優美的旋律中走出教室,個別學生隨著音樂哼唱著主題旋律,這節欣賞課成功了。我想,雖沒有了華麗的翅膀——精美的課件,豐富的言辭,但孩子們從音樂中得到了想象,得到了喜樂。每個環節的設計都是給足孩子們思考的“空白”,讓想象陪孩子們在音樂的海洋中自由飛翔。
過于華麗的翅膀幫助不了學生飛翔,所以我折了翅膀,讓想象陪著學生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