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已經變成經濟社會中的主導力量,人們對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關注。“智慧城市”的概念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公眾接受。現如今,大量農村人口開始涌入城市,這樣必然會帶來一系列不利于城市建設的問題,這些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針對鄭州城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對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經驗進行總結與梳理,結合鄭州的實際情況,對鄭州的城市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啟示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河南智慧城市建設西方經驗借鑒研究” (項目編號162400410490)的階段性成果]
一、引言
智慧城市(smart city)這一概念發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后來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和數字城市(digital city),在2000后慢慢根據時代的發展演變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二、鄭州市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分析
“黨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在三化協調基礎上加上信息化,信息化可以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也可以支持智慧城市和現代農業的發展,使河南的產業結構發生新的變化。”這是李克強總理的一段話,使我們認識到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性。隨著鄭州市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城市框架日漸拉大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斷擴增,未來承載的人口不斷增長。在鄭州的城市建設方面應多學習美國的智慧城市建設經驗,揚長避短,多做實事。具體內容如下:
(一)鄭州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
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根據目前的發展狀況及趨勢,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求;2.促進城市產業轉型與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3.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創新社會管理的需求;4.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
(二)智慧城市與新型城鎮化需求要相輔相成
黨的十八大提出:“將新型城鎮化作為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引擎,要求用新型城鎮化這臺發動機給經濟持續增長添動力。同時,新型城鎮化之新在于產業與城鎮化的融合、信息化與城鎮化的融合。”由此可見,智慧城市是信息化與城鎮化的融合點。2013年7月李克強總理指出:“信息消費是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在十二五期間的后三年,要求實現信息消費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的目標。”因此,智慧城市就是信息化與城鎮化的融合點,智慧城市與新型城鎮化需求要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三)城市發展趨勢與智慧城市的方向
當今,世界各國城市建設的主導思想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宜居、方便、舒適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與目標。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的會議中指出現代城市發展“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也是鄭州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參照。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務必要處理好環境與人口之間的關系。
(四)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競爭力的關系
智慧城市依照“以人為本、智能運行”的發展理念,以信息化、智能化為管理手段,實現資源共享、城市運轉高效、便捷服務等各項設施完備的高品質城市。城市建設反映了城市的綜合水平,相當于城市的一個名片,彰顯著城市的國際競爭力。目前,智慧城市已經成為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世界各國也開始意識到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并在各自智慧城市建設中彰顯特色。比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都積累了許多先進經驗。鄭州市提出要建設成為“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生態文明、具有國際化的美麗都市這些目標都離不開智慧城市的建設。
三、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
美國在2015年9月14日,正式頒布了一項新的智慧城市倡議,預計投入超過1.6億美元進行研究并開始實施超過25項以上的新型技術合作,利用各種有效措施減少交通擁堵等城市問題。美國智慧城市建設是企業起主導作用,這對中國來說,有很好的借鑒價值。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經驗。
(一)城市信息化
1.構建現代化城市電網
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經濟復興計劃進度表報告》中宣布:“美國計劃在未來的3年之內,為百姓家庭安裝4000萬個智能電表,同時投資40多億美元推動電網現代化建設。”同時,美國的博爾德市啟動了“智能電網城市工程”,改工程把現有的設施改造成為動態、強大的通信網絡和電力系統,并提供雙向、高效的通信服務,博爾德市將成為全集成的智能電網城市。
2.聯邦智能交通系統
聯邦智能交通系統包括兩大智能子系統:智能基礎設施與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基礎設施由十三項管理措施組成,主要包括:動脈管理、意外預防系統、高速公路管理、道路天氣管理、道路維修和作業、運輸管理等。動脈管理主要包括交通控制、停車管理、道路管理、自動執法系統和信息傳播;高速公路管理包括交通與基礎設施監控、道路管理、信息傳播和自動執法系統等;道路天氣管理包括道路和天氣條件的監控、檢測以及預測等。
(二)智能道路照明工程
2009年4月,圣何塞正式啟動了智能道路照明工程,這種新型技術不受燈具的約束,并且可以高效地為各種室內以及戶外照明市場實現節能、降低成本、實施遠程監控和高質量服務。智能道路照明工程使用了智能控制聯網技術,以新燈具的效率為基礎,通過對已經破損、失效路燈的早期檢查、停電檢測,以及智能調光功能來改善服務和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使城市街道更加安全和美觀。這一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節約了能源,還給城市帶來了安全和美景。
(三)推進多城市合作模式
美國有20多個城市——高校合作組織將開始啟動MetroLab網絡,2016年將要建設6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MetroLab網絡總投資100萬,由約翰和凱瑟琳·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資金,要充分利用高效專業資源來解決各個城市與地區之間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該網絡提供合作平臺,幫助建立新的城市——高校的合作關系,分享成功項目、協調城市和高校的研究工作。
Envision America是一個新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的基金組織,組織了一項針對美國城市問題的挑戰賽,致力于通過加速解決空氣污染、廢水、廢物、能源等問題的技術部署,最終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10個獲勝的城市領導參加了2016年1月在夏洛特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頂級專家紛涌而至,主要研討開發智慧城市的方案。他們獲得了全年的技術支援與資金支持,并取得良好效果。
四、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啟示
近年來,鄭州市政府也在積極探索智慧城市的各種方法,并且也取得了顯著效果,這些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1.城市綜合實力增強;2.信息基礎設施逐漸完善;3.數字鄭州建設基礎牢固;4.現代新興產業逐步發展;5.科技創新正在健全。但是在比較了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后,我們還要取長補短,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早期,云計算、社交網絡、大數據等概念占據了主導地位,有的城市甚至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簡單地將智慧城市理解為數字城市,并認為,智慧城市就是數字城市。直到智慧城市引入人文科學的概念以后,智慧城市才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并逐漸被廣大居民理解并接受。
首先我們要知道智慧城市的目標是“讓城市獲得解決自身發展困難的能力”,并非我們所說的“數字城市”。由于城市的發展狀況、背景、基礎設施等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努力,利用不斷完善的工具,最終的目標就是服務于城市可持續發展;其次,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信息技術的突破致力于實現放心食用的食品、永不擁堵的道路、取之有道的新型能源、方便快捷的基礎設施等城市的核心問題。
(二)智慧生態基礎
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特點是具有多樣性,這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基于食品、時尚、教育、保險、物流、能源、零售和酒店等,美國還擁有較好的相關服務行業的產業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中,大學比較引人注目。有很多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大學城,并且包括多家科技機構與相關科技工作者。另外,企業的力量也不容忽視,有的公司還在世界500強之內。總之,多元文化為城市提供了智慧源泉,并且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實現了良性循環。
(三)綠色可持續發展
美國政府逐漸意識到,經過改革節省下來的能源成本和減少環境污染有助于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并且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政府為了能夠實現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開展了一些列的新舉措,比如:促進公共交通、改造城市建筑物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哥倫布市,2010年,美國哥倫布政府利用高達740萬美元的節能津貼進行了一些列有效的改造措施,主要用于減少建筑物中的能源浪費問題。現如今的哥倫布市,綠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總結美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特點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城市的建設都是以巨大的經濟條件作為基礎,又結合城市的自身特點、基礎與發展需求,因此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的過程中,戰略定位應有所差異。在戰略層面上,美國基本把“寬帶技術”的提高作為發展與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在經濟層面上,美國政府聯合企業等組織投入了大量資金來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并提供技術、資金的全方位支持。
最近,《河南省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工作方案(2015—2017)》由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文件中提出了河南省智慧城市發展的藍圖,這些都為鄭州的城市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鄭州市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信息化、城市化、農業化等方面。鄭州市智慧城市的建設任務艱巨而復雜,那么解決它就必須以長遠的態度來應對,同時也需要政府、規劃設計者、相關科研人員以及每個市民共同協作。
作者簡介:
宋昊陽,許昌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