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雁翎
臺灣的智能紡織工業已躋身世界先進研發之列。該地區以創新的紡織品為特色,致力于將紡織工藝與電子應用相結合,提供功能化的創新產品,以滿足全球市場的需要。這就是為什么臺灣在短短數年間走在了世界智能紡織水平前列的原因。
這些企業力圖利用可穿戴技術步入國際市場,通過創新智能紡織,數以千計的臺灣紡織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比如他們已在測壓、測溫、觸覺傳感等技術領域領先世界。這些紡織功能元素讓服裝具有更高的互動性與回應性。其尖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夾克、手套、圍巾等戶外服裝,以及可加熱式的服裝和鞋襪等等。
首屈一指的LED紗線模塊
臺灣的高科技紡織企業在世界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其產品研發采用照明模塊,其特色是使用LED紗線、直流電插座,以及合二為一的電池與控制器模塊。比如他們生產的防水服具有耐久性、柔軟輕便、可水洗折疊等等。來自臺灣的新產品往往與眾不同,他們致力于用創新技術,即將安全性、工藝性和舒適性相結合,讓產品能在各種情況下確保性能。例如,他們生產的LED纖紗在任何一種天氣或夜間條件下,都能在100米開外看見。臺灣研發的“熒光系列”服飾具有高可視性,采用了可水洗折疊的LED紗線,主要產品有LED夾克和LED反光安全背心等等。LED夾克由100%聚酰胺制成,可選熒光有黃色、藍色、白色。LED反光安全背心由100%聚酯制成。LED模塊甚至也用在了手套、雙肩包、鞋帶、裝飾品、定型線以及寵物用品上,比如寵物雨衣、項圈、皮帶等。
可加熱的紡織品模塊
臺灣高科技紡織品的最新產品還包括一系列加熱模塊。該加熱模塊配備了獨特的加熱元件、紡織電纜、電池、控制器和充電器,還能顯示狀態、調節溫度。研發人員使用一種創新的復合纖維,它能更高效地導電和傳熱,讓紡織品更加經久耐用,甚至利用軟加熱元件讓穿者更舒適。而衣物的加熱最多只需10秒就能完成。
臺灣的智能化紡織企業以創新高科技復合纖維技術為主,已取代傳統的印刷電路板材料,大大改善了加熱元件的功能,并提高了安全性和完整性。例如,加熱背心等部分產品具有加熱模塊,其加熱區多位于后頸部、胸部及背部,電池則位于服裝的左側。
為更有效地利用熱量,順應市場的需求,臺灣的加熱背心由四層構成,包括最外層、第二層、自動頻率控制(以下簡寫AFC)熱墊層和基礎層,可選紅、藍、黑三色。手套、圍脖、圍巾、襪子、鞋子、旅行用枕頭和毛毯也可加熱。所有的可加熱產品都已通過島內和歐盟的認證。
電子與纖維的水乳交融
利用電子紡織模塊,包括紡織電纜、彈性紡織電纜、紡織連接器、紡織傳感器、導電墊等,新產品實現了將功能性、創新性和安全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例如,紡織電纜設計為扁平、光滑、輕便,以保證穩定有效地傳輸數據或實現電源轉換。高導電襯墊擁有小于5歐姆/平方米的高表面電阻率,由聚酯和導電紗組成,兼容電子紡織品,色彩可任意選擇。最后,紡織連接器可洗、可伸縮,并能根據制造商的要求輕松地與紡織纖維融為一體。這是臺灣的可穿戴技術領先世界的獨特一面。
臺灣的智能紡織模塊是為智能服裝而設計,如衣服、褲子、襪子、手套等,其理念是基于導線和連接器。其中一種稱為iQmax的技術就將電子器件技術與紡織材料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據臺灣亞洲纖維公司稱:創新智能紡織品是最適合智能生活的傳感裝置,它廣泛應用于人體健康管理和評估及家庭健康護理記錄。它通過整合技術,從全新的視角使紡織品更加功能化。制造商利用iQmax使智能服裝的功能更簡便,正如其理念:更好的護理帶來更好的生活。
如何評價臺灣的智能紡織企業
一個地區的紡織產業發展的程度象征著它的技術實力與水平。臺灣的紡織企業的新品研發從未離開過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理念。臺灣的智能紡織企業并不十分龐大,卻以小博大,小而精。就拿亞洲纖維公司來說,該公司創辦于1973年,僅用4年時間就躋身全球市場,并在衛生清潔和防靜電產品領域引領亞洲。其主要產品包括:AFC清潔用品(用于清潔環境或潔凈室)、AFC高科技纖維(用于生產過程中的靜電防護)、AFC醫療保健用品(用于手術隔離和醫療保健)、AFC戶外用品(用于功能性非織物、針織物、機織物、短纖維、長絲運動服裝和戶外服裝)。如今,該公司向全球62個國家出口產品,在世界各地擁有多家分支機構,是日本、歐洲和美國的主要供應商。
綜上所述,臺灣的智能化紡織業的發展具有以下特點:1.緊緊把握全球高科技紡織品市場的脈動;2.不斷評估自身的發展水平;3.避開與發展中國家的惡性競爭,進而向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看齊;4.對市場的敏感度極高,臺灣紡織產業的發展十分具有靈活性;5.從纖維材料發端開展基礎性材料研究。
(據美國《紡織創新網》最新資料http://www.innovationintextiles.com/asiatic-fiber-corporation-introduces-new-iqmax-brand-of-smart-textiles/#sthash.CCZQSifi.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