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報道|攝影|沈婷婷
把最好岸線還給自然把最美海景留給市民
——“海疆生態行”走進威海
現場報道|攝影|沈婷婷

5月9日,由國家海洋局主辦的2016“海疆生態行”系列主題宣傳采訪活動在首站威海啟動。活動以“堅持綠色發展、實施生態管海”為主題,將重點報道海洋生態保護方面的特色和亮點。
威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述濤曾指出,要把最好岸線還給自然,把最美海景留給市民。海洋是威海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美麗的沙灘、獨具風情的海灣、蜿蜒迤邐的岸線是威海宜居城市、文明城市最鮮明的特色。合理保護和開發濱海資源,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海岸帶,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內涵的重要舉措。

威海灣風云-2010年11月8日威海港攝影:陳世杰
威海市三面環海,海洋國土面積11449平方千米,海岸線985.9千米,占山東省面積的1/3,全國的1/18。近年來,威海市強化生態立市、海洋強市理念,立足打造藍色休閑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堅持陸海統籌、市域一體、環海發展、大力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了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環境優良、海洋文化繁榮的良好格局。2005年,威海市被列入國家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區,下轄三市一區均成為海域使用管理示范縣,是全國唯一一個海域使用管理“一片紅”的地級市。2013年,被國家海洋局授予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核心是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系,而開發和保護的前提是科學的區劃規劃。威海按照陸海統籌、人海和諧、開發利用與管理保護并重的思路,科學制定各類海洋規劃和涉海規劃,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歸航攝影:徐波

大乳山景區攝影:王曉光

港灣之秋攝影:秦炳建


2004年,威海在全國率先編制了《威海市海岸帶分區管制規劃》,將全市1046平方千米的海岸帶全部納入規劃范圍,以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的,確定了“陽光海岸”“自然海岸”和“發達海岸”的規劃目標,將全市海岸資源劃分為12大類,制定針對性的用地管制規劃和政策,形成了由政策管制、分岸段管制、用地管制和重點管制區強制性管制等構成的管制體系,保證了海岸資源保護開發與全市發展戰略、產業布局的一致性。各區市也分別制定了各自的《海岸帶控制性詳細規劃》,提高了海岸帶規劃管理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配套出臺《海岸帶管理與保護意見》《海岸帶執法巡查辦法》等,建立了聯席會議、岸段負責等10多項工作制度,構建“日常巡查+重點布控+技術監控+協管員”四位一體的網格化執法監管體系,確保規劃落到實處。

悅海公園攝影:王曉光
威海立足科學的區劃規劃,本著在開發利用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利用的原則,集中、集約、高效地使用海洋資源,以期通過最少的海洋資源占用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佳的生態效益,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海洋資源環境的和諧。
威海嚴格控制灘涂圍墾和圍填海等改變海洋自然屬性較大的項目,凡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海域使用規劃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退辦。對海洋生物的自然產卵場、繁殖場索餌場和鳥類棲息地和破壞沙灘、礁石、島嶼資源造成較大影響的,或用海面積和占用岸線超過實際需求的,責令調整,符合要求后方予以受理。優化圍填海工程平面設計,堅持保護自然岸、線控制人工岸線、限制順岸平推式填海,鼓勵建設離岸人工島群,暢通水交換。凡不符合設計要求或造成岸線和海域資源浪費的平面設計方案,一律重新設計。
海洋既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又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因此,威海積極實施最嚴格的海洋保護管理制度,寧可少開發、不開發,寧可慢發展、緩增長,也不能破壞海洋資源,損害海洋生態環境。用海項目限制性進入、污水排放雙向化控制、垃圾防治國際化合作、海岸景觀生態化建設都是威海保護管理的亮點。
2015年,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決定威海與紐約締結為“姐妹城市”,分享減少垃圾流入海洋方面的實踐結果,拉開了兩地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的帷幕。威海成立市長掛帥的防治海洋垃圾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印發了翔實的實施方案,大力推行收集利用、生態消減、群防群治同步開展的防治模式,著力構建城鄉一體統籌、海陸全域覆蓋、廣泛交流提升的防治格局,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國際合作的樣板。

威海始終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原則,以創建國家生態市為抓手,對海岸帶資源實行全區域、全方位、全過程的保護、修復和提高,增強海岸帶區域的生態承載能力。
對與規劃不相符的近海養殖、低端制造、違法建設項目等,逐步予以搬遷、拆除。對遭到破壞的岸線資源積極修復。不斷加大灘涂資源修復力度,運用工程技術手段恢復沿海生態及沙灘資源,先后恢復桑溝灣、乳山河口、黃壘河口等近岸植被,有效增強了海岸帶生態承載能力。去年,大乳山生態修復項目作為全國3個代表之一登上聯合國氣候大會舞臺。對生態脆弱區、禁止利用區實行最嚴格保護措施。通過工程、生物等技術手段,增加海洋生物資源量。

美麗石島灣攝影:孫文東
威海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生態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市長任副組長的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威海市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落實了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經費投入等保障措施,保障了示范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威海完善海洋綜合管理制度體系。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沙灘保護管理辦法》《海域使用權轉讓出租管理辦法》《海岸帶執法巡查辦法》《關于規范市區近岸海域養殖管理,保障市民及游客正常親海活動的通告》等管理制度,形成了系統完整、實用高效、創新領先的海洋綜合管理制度體系。目前《威海市海岸帶保護條例》《關于加快推進威海市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等正按相關程序推進。同時完善海洋綜合管理組織體系,構建了威海市海岸帶綜合協調管理框架及維護和諧的市民、游客親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