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沈婷婷
海驢島,我和黑尾鷗有個約會!
撰文|攝影|沈婷婷

海鷗起舞攝影:王旭明

海驢島位于山東省威海市成山頭西北的大海中,形狀甚為獨特。隔海望去,懸崖陡壁,怪石嶙峋,整個島嶼狀似一只瘦驢臥于海中,所以得名海驢島。由于島上海鷗很多,而當地人稱海鷗為海貓子,所以海驢島又被稱為海貓島。海驢島是一座融神話傳說和美妙自然風光于一體的仙山海島,也是中國領海方位點之一。


海驢島的得名還有另外一個神話傳說。相傳,當年二郎神奉玉皇大帝的旨意,擔山填海,百鳥歡躍,噙石為助。二郎神挑著兩座大山行至成山頭附近時,忽聽東海之中有驢嚎、西海之岸有雞鳴,一驚之下,扁擔驟折,兩座大山墜入海中,化為兩座海島,東邊為海驢島,西邊為雞鳴島。折斷的兩截扁擔化為兩根數十丈高的石柱,一截豎于雞鳴島后,一截栽于海驢島后,兩柱對接正是一條扁擔的模樣。而那些跟隨二郎神噙石填海的鳥兒也就成了海島仙山的主人,它們年復一年,生息繁衍,便有了今天幾十萬只海鷗定居于此的奇觀盛況,海驢島也因此被稱為海鷗王國。
海驢島上長有成片的芙蓉叢、蘆葦、野棗樹,每年春夏芙蓉盛開的時節,海鳥們就會在此繁衍生息,白鳥紅花相映成趣。據不完全統計,島上僅世界級珍稀鳥類——黃嘴白鷺就有近2000只(全世界僅有3000只左右),且全部屬于野生自然狀態。海驢島被稱為中國的黑尾鷗之鄉,每年4月到10月都有數以萬計的黑尾鷗來此繁殖,場面浩大。還未上島就能聽見嘈雜的海鷗叫聲,抬頭遠望,巖石上空飛翔著數不清的鳥影,有遮天蔽日之感,蔚為壯觀。島的四周都是高聳的崖壁,供游人參觀的棧道就修在崖壁之上,從碼頭開始幾乎繞島一周,繼而再沿臺階登上山頂的觀鳥臺,俯瞰整個小島。
山崖經過海水與海風的常年洗禮,已經變得滿目瘡痍,卻成為黑尾鷗喜愛的筑巢地。每年4月開始,它們就陸續來到這里,在崖壁、崖縫中筑巢產卵,直到小黑尾鷗能夠飛翔之后再離開。黑尾鷗是非常聰明的鳥,會找尋生態環境好的無人島。目前它們的領地逐年在增加,小黑尾鷗的數量也在增長。
山崖經過海水與海風的常年洗禮,
已經變得滿目瘡痍,
卻成為黑尾鷗喜愛的筑巢地。
每年4月開始,
它們就陸續來到這里,
在崖壁、崖縫中筑巢產卵,
直到小黑尾鷗能夠飛翔之后再離開。

爬到海驢島半山腰的平臺回望,一個馬蹄形的小海灣會完整呈現在眼前。看著黑尾鷗成群飛起,在小海灣上空翱翔,風景如詩如畫。山頂的觀鳥臺景色開闊,能夠看到整個碼頭,山頂另一端還有一座白色的燈塔。


島的四周都是高聳的崖壁,
供游人參觀的棧道就修在崖壁之上,
從碼頭開始幾乎繞島一周,
繼而再沿臺階登上山頂的觀鳥臺,
俯瞰整個小島。
西霞口村對海驢島的旅游維護非常用心。游客多了會帶來大量垃圾,所以每天下午海驢島都會有專人進行集中清理,然后全部人工背下島。雇用村里勞動力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就業。每年從3月份到11月份海驢島會停航。附近海域海產品養殖也只投苗,沒有任何的投餌和人工干預,讓它們在大海里自然生長。因為海驢島沒有黑尾鷗的天敵,鷹和蛇都不是很多,幼鳥完全可以自然孵化。
海驢島的美麗與自然讓人流連忘返,沒有過多的人工設施,沒有對島上的自然地貌進行太多破壞,人們就可以近距離地觀賞這些野生黑尾鷗,真切地感受到海驢島真正的主人是鳥。游客在島上沿固定的步道參觀,沿途可以看到成群的黑尾鷗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山坡上孵化著小寶寶。據說每年4月中旬,島上就會開滿黃色的油菜花,那會是一幅更加美麗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