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北京開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六中全會,雖然是一次閉門會議,卻讓世界看到中國領導層將反腐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看到這個走過95年風雨的政黨保持隊伍先進性的迫切愿望。英國廣播公司24日稱:中國政府說,過去3年的反腐運動已經導致至少100萬名官員被調查,與此同時,409名境外涉嫌經濟犯罪的逃犯從中國的反腐國際追逃中被抓回,“這些數字是在中共六中全會開幕當天被披露的”。“現在看來,約四年前出臺的‘八項規定,并非因應一時之需的‘權宜之計,更不是形式主義的‘花架子,而是刮骨療毒、制度反腐的肇始”,香港大公網這樣評價。“偉大的復興”,奧地利ORF電視臺24日稱,黨的紀律是此次會議的重點,“習近平發起反腐敗運動,目的就是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郭良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領導層目前在用反腐凝聚人心,“一個團結、廉潔和能干的黨,對中國長期發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共產黨系緊韁繩”
10月24日至27日進行的中共六中全會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習總書記將中國共產黨帶上軌道”,奧地利《標準報》駐華記者24日報道稱,六中全會在北京圍墻和樹木掩映下的京西賓館舉行。賓館外墻上豎著紅色的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近400名與會者將在京西賓館進行閉門討論。1978年,鄧小平正是在這里啟動經濟的改革開放。而從2013年到上個月,100多萬黨員因貪腐受到懲罰,“中共領導層沒有在打擊腐敗斗爭上松懈”。
“中國共產黨系緊韁繩”,德新社24日稱,這是一次重要的會議。中國共產黨要加強黨內反腐敗斗爭,提高黨的紀律,監督8800萬黨員,在過去6個月有大約1/3的省一級黨委書記被撤換。
法新社引用歐洲某智庫中國問題專家麥克阿弗的話稱:“六中全會對習近平的整個政治計劃十分關鍵。”他表示,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是中共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一次”。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海爾曼對媒體說,四年前,中共腐敗嚴重,習近平被授予權力穩定局面,打擊腐敗。現在來看,這樣一個強人是中國政界許多力量所希望的。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香港大公網24日報道稱,六中全會研究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2012年12月4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通過“八項規定”的續篇。文章稱,某種程度上,“八項規定”已經成為中共重塑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一把利器,它讓民眾更加堅定確信,只要執政黨拿出雷霆氣概,使出霹靂手段,沉疴積弊完全可以清除。日本NHK電視臺24日稱,因為實施了反腐政策,中國共產黨相當高級別的中央干部、地方政府的最高責任者、軍隊將領等不斷被查辦。六中全會將確認反腐斗爭成果,并繼續強化有關對策。
路透社報道稱,六中全會將加強“黨內監督”以確保黨員清正廉潔。逐漸擴展的反腐行動已引起某些人恐慌。但事實證明,這場反貪戰爭大快人心,因為中國公眾已無法容忍公務員濫用公款縱酒狂歡或為批準項目而收受賄賂的行徑。美國皮尤中心的報告顯示,2/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未來5年的反腐成果將更上一層樓。俄羅斯衛星新聞網稱,反腐仍將是六中全會的重要議題。在領導層積極開展反腐斗爭的背景下,可以期待此次全會在鞏固執政黨根基方面會有質的飛躍。
“‘四個全面收官之作”
24日,外媒紛紛引述中國官方報道,強調六中全會的戰略意義:“六中全會將制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并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五中全會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沖鋒號。加上六中全會,將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加系統地提升到新的高度。全會也將為明年的十九大做準備。”
美國“石英”網絡雜志24日稱,這是“一次塑造中國未來領導層的關鍵會議”。美國彭博新聞社稱,中共全會常常引入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變革,包括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中共領導人可能利用此次會議推進一些有爭議的政策,“從更廣泛意義上說,本屆全會將能管窺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導向。”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24日稱,六中全會傳統上側重強化黨的意識形態和黨建。香港《南華早報》24日稱,此次全會之所以重要,因為這是明年黨代會之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此次會議可能會對領導層人事變動亮出信號。”
新加坡《聯合早報》則稱,“全面從嚴治黨”才是六中全會的根本主題。到目前為止,各種信號顯示,被高層視為當前急務的并非準備接班人,也不是具體的十九大人事布局,六中全會的重點不在人事,而是在“治黨”,進一步維護中央權威、保證團結統一,確定最高領導人的權威,都屬題中之義。此外,高層如何鼓勵“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對于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將作何表態,也是受到關注的看點。
《聯合早報》稱,六中全會即將通過的有關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這兩個文件將使黨內法規趨向完備,為中共實施“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遵循和依據,或將標志中共反腐開始從治標轉向治本,同時也可視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收官之作。
聚焦黨務就是布局未來
英國廣播公司稱,外界或許好奇,當下中國面臨內外眾多嚴峻挑戰,何以一年一次的中央全會竟然會如此“閑情逸致地”聚焦黨務?文章說,實際上從嚴治黨同樣是立足當下、布局未來,“中國面臨的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只有黨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四年來的從嚴治黨特別是反腐已經使中共在民心和全社會信心方面有所回升,但更多的是應急之策,一方面這些措施需要制度化、規范化,另一方面還需要治本之方。六中全會所要審議的兩個文件就是這樣一種嘗試。中共把一種好的辦法制度化是從鄧小平開始的,并一直傳承下來。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來政策得以延續、整體保持穩定和發展的因素之一。
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夫羅里揚·盧佩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六中全會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的發展都極為重要。加強黨建和從嚴治黨,是中共的政治根基。沒有紀律,政黨就會形同一盤散沙,無法使出力量,會失去民心。“中國共產黨已經跳出西方眼中的共產黨的范疇,處于不斷發展中”,他說,“過去近40年,中共帶領中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未來,中共要讓中國繼續繁榮壯大,首先要建設更強大的政黨,其次要不斷加強改革。”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郭良平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其執政理念是,中國的事情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的事情,中國的崛起需要一個好的政黨領導,黨壞了,國家也就壞了。共產黨不但在政治領域執政,在經濟領域和社會生活過程中也是主導,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是核心中的核心。共產黨失范,整個社會的信心就會喪失掉。六中全會提請審議的兩個文件,體現出此次全會是一次以整黨為中心的會議,強調黨內團結和黨的思想意識統一。
治黨很重要,也很不容易
美國知名學者福山曾在比較中美兩國政黨政治后得出結論:“中共具有強大政黨能力。”英國廣播公司24日也稱,至少從西方兩個失敗的預言來看,中共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大。西方曾預言中國“加入世貿將會導致崩潰”,也曾預言中共“會在互聯網時代垮臺”。結果中國是加入世貿的最大贏家;中共對互聯網適應得也不錯,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治理能力,還推動了經濟發展。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國有4家,在互聯網的應用上中國還走在歐洲前面,在網絡金融、交流平臺(如微信)上更勝美國一籌。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4日稱,六中全會將重點討論繼續提高黨的領導作用,加強黨的紀律,對黨的內部監督不存任何禁區,同時呼吁將腐敗分子清除出黨,這有助于提高黨的威望和戰斗力。
旅日獨立學者劉剛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嚴治黨很有必要,中國共產黨正在向100歲邁進,中國的現狀是沒有任何一種勢力能替代共產黨的領導,中國要繼續發展,作為唯一執政黨的共產黨就必需加強黨建。“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未來的作用是決定性的。黨能在多大公約數上代表人民利益,決定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軟實力。”劉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反貪深得民心,必須繼續下去,循序漸進,并且日常化,同時除了反腐,黨內建設還有兩種情況要改進,一是黨的干部系統一些程度的不作為,即“懶政”,這對執政黨傷害很大;還有就是亂作為、暴力執法,這對黨和國家的形象也是很大的傷害。
“確實,把黨治好對中國非常重要,但治黨很不容易。”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研究員周少來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治黨難,難就難在黨不僅是權力中心,而且掌握大量社會資金資源,組織鏈條一長,制度環節一多,就容易出問題。中國共產黨有8800萬黨員,比英法德等歐洲大國的人口都多,所以治黨是個系統工程,任務艱巨,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也不能光靠強調理想、信念,更關鍵是要靠制度建設。他表示,這次六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就是十八大以來,我們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已經有一些成果和經驗,現在需要把這個工程提升到更全面、更嚴格的層級和水平。▲
環球時報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