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力,洪升耿
暨南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基于單片機的電子溫灸儀的設計與實現
方力,洪升耿
暨南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本文筆者制作了一個自動控溫的電子溫灸儀,借助電灸頭的溫和熱力及藥物的作用,燒灼、溫熨和貼敷于穴或患處,通過溫熱刺激的方法達到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功效,同時也改進了傳統艾灸污染、不安全等弊端。
單片機;灸療;恒溫;微煙
中醫的溫灸法適應癥廣、療效迅速、安全可靠易學易用,特別適合于家庭治療和保健。但在溫灸治療中存在煙霧嗆人、溫度不好控制、易燙傷皮膚等問題。本文是設計以AT89C51單片機為控制器的電子溫灸儀,通過對電灸頭加熱溫度的調節,達到恒溫和微煙的效果。
AT89C51型單片機是該系統的核心部分,通過A/D轉換模塊采集PT100溫度傳感器測量的溫度數據,并據此通過PID運算,輸出PWM方波信號,控制加熱電路的通斷頻率,進而達到對電灸頭的恒溫控制。同時,通過按鍵輸入以及單片機實現對LED燈、蜂鳴器及OLED顯示屏的控制,實現溫度實時顯示及治療溫度時長可調、時間到聲光提醒的功能。
控制方案以單片機為核心,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通過按鍵輸入控制,輸入設定的溫度及治療時長,加熱開始,溫度傳感器采集溫度信號,A/D模塊進行模數轉換將溫度數據傳送到單片機,單片機通過對設定溫度以及采集到溫度溫度做比較,進行PID運算后輸出信號到恒溫加熱控制器。溫度以及治療時長同步顯示在OLED顯示屏上,治療時間到時,通過蜂鳴器及LED燈閃爍進行聲光提示。

圖1 系統結構圖
(一)單片機最小系統
AT89C51型單片機、復位電路以及時鐘電路組成了單片機的最小系統,其中,核心控制單片機AT89C51是控制整個系統工作的關鍵部分,復位電路保證了單片機正常有序的運轉,而時鐘電路的主要工作是產生時鐘信號。
(二)溫度采集電路
電子溫灸儀的設計的溫度采集部分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采集電灸頭表面的溫度,另一部分采集治療皮膚表面的溫度。其中電灸頭處由于溫度高達兩三百度,故采用了測溫范圍為-200℃至660℃的PT100鉑熱電阻作為溫度測量器,而皮膚表面溫度在35℃到60℃之間,故采用DS18B20溫度傳感器進行測量。通過將PT100與已知阻值的電阻組成串聯并加以電壓信號,將采集到的溫度信號轉化為電壓信號,再通過模數轉換將溫度的數字信號傳送至單片機。
(三)溫度控制電路
本溫度控制系統采用通斷控制,通過PWM技術改變給定控制周期內的加熱器導通和關斷時間,達到調節溫度的目的。系統控制電路由PSS8550PNP三極管、TIP142達林頓NPN三極管、負載電阻R6組成。當單片機的P1.4口輸出低電平時,8550三極管導通,觸發TIP142達林頓三極管導通,TIP142工作在飽和區,加熱片通電;當P1.4口輸出高電平時,8550三極管截止,TIP142工作在截止區,加熱片斷電。
(四)按鍵處理、OLED顯示
顯示電路采用OLED顯示模塊,P1.0~P1.3作為液晶顯示屏的數據線和控制線,外接單片機的VCC、GND,由單片機供電;按鍵主要負責定時設定,P3.3~P3.7作為按鍵的輸入端。
蜂鳴器報警電路:蜂鳴器報警電路由ULN2003A、三極管和蜂鳴器組成,由單片機P1.5口輸出高低電平控制三極管的導通和截止,三極管導通,則蜂鳴器報警。
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統的初始化、溫度采集、按鍵處理、定時器處理、PID運算輸出、OLED顯示屏工作、聲光報警等。程序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軟件流程圖
綜上所述,本文從系統原理、硬件設計以及軟件實現等方面對電子溫灸儀設計進行研究,介紹了新型恒溫微煙電子溫灸儀的設計思路。研制出的電子溫灸儀具有恒溫控制,溫度和時間實時顯示以及異常報警和保護等功能,將傳統中醫灸法與現代電子技術結合,提升了保健養生的產品品質與功效,有利于針灸醫術的現代化。
[1]農熠瑛.艾葉燃燒產物化學成分的分析與多功能艾灸儀的研制[J].中南民族大學,2008
[2]張洪昌,田會方,趙恒.高精度恒溫控制電路[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6(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