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義杰
網約車合法符合供給側改革要義
文/劉義杰

7月28日下午3點,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等七部門公布《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針對備受關注的私家車參與網約車運營,新規明確私家車符合條件可轉化為網約車運營。新規給予網約車合法身份,將網約車車輛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此前征求意見稿要求網約車登記為出租車。
網約車的時代已經到來,6月28日,“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滴滴方面表示,網約車訂單量已經接近出租車。這一數據顯示,網約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方式。當網約車成為時代的浪潮,順應這一趨勢也就是眾望所歸。
網約車一路走來,可謂十分不容易,其不僅時常被地方部門取締,而且網約車司機也時常面臨著高額罰款。與管理部門不同,人們對網約車卻持著支持的態度,數據就是明證,前段時間,青島等地出租車罷工,卻引來公眾嘲諷也是證明。
當一個時代到來,一個新興事物產生,政府要做的就是,支持其發展。這次規定出臺,給予了網約車合法的身份,更是鼓勵私人小客車合乘,這種積極地姿態符合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關鍵作用的改革精神。其監管的姿態和措施,也符合政府部門市場管理服務者的定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出租車市場存在著很大問題。“車難打、氣難受、價不低”,出租車服務質量不行是市民的感受;出租車司機份子錢高,工作強度大,是出租車司機的感受。對這一局面進行改革和改善,是多數人的訴求。而要化解這一難題,必須靠市場手段,引入網約車,通過競爭的手段來進行改革,不僅比行政手段效率高,也更加符合市場的規律。而這一改革的方向,符合供給側改革的要義。
網約車合法性地位確定,是頂層設計的破題。具體執行如何,必須靠地方相關部門的有效執行。尤其是在對網約車資格審核這一問題上,按照新規,網約車車輛要求:7座及以下乘用車;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星定位裝置、應急報警裝置;技術性能符合運營安全標準。車輛應在公安機關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并取得當地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發放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不管是配件的設置的審核,還是運輸證的發放審核,都涉及權力部門,涉及權力部門也就會面臨權力尋租、簡政放權等問題。如何保證地方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新政,如何確保地方不拿著雞毛當令箭、過多地干預網約車,都是很大的問題。
總的來說,網約車合法這一新政的出臺,是經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可以將其作為改革樣板,并督促和保證其有效實施的項目。以此在為出租車市場困局破題的同時,也為其他方面的經濟改革提供經驗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