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亮
區分熱學概念理清“三邊”關系
□楊學亮
溫度、熱量和內能是熱學中的三個重要概念,它們之間既有區別但又密切相聯,很多同學往往將這幾個概念混在一起,感覺它們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我們只有真正理解它們的本質內涵,理清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遇到相關的問題才不會再糾結.
內能是物體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是一個狀態量,只能說“具有”“增加”或“減小”.它的大小與物體的溫度、質量、體積等因素有關,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就大.物體溫度不變,但內能不一定不變.
例1(2016·泰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熱容較大
B.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
C.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內能多,溫度低的物體具有的內能少
D.0℃的冰融化成0℃的水,由于溫度不變,所以它的內能不變
解析: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相比,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的情況下,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變化小,所以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A選項正確;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物體的內能越大,所以B選項錯誤;內能與溫度、質量、體積等因素有關,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比如一杯開水比整個長江水的內能小得多,所以C選項錯誤;0℃的冰融化成0℃的水,溫度不變,但要吸收熱量,所以內能要增加,所以D選項錯誤.
答案:A
點評:內能和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冰融化、水沸騰,溫度雖然不變,但要吸收熱量,它的分子勢能要增加,內能要增加;水凝固結冰,溫度不變,但放出熱量,內能減小,所以溫度不是決定物體內能大小的唯一因素.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也是一個狀態量.熱量是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對應溫度升高或降低的過程,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來描述.
例2(2016·安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內能增加,則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
B.物體的溫度升高,則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C.物體的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D.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解析: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熱量;物體的溫度升高,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熱量是個過程量,不能說一個物體含有多少熱量;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答案:D
點評:要理解溫度、內能是狀態量,而熱量是過程量的物理意義,比如我們可以說一個物體溫度是多少、內能有多少,但不能說一個物體含有多少熱量.只能說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了多少熱量,或者溫度降低時放出了多少熱量.
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內能改變的量度.一般情況下,物體吸收熱量,內能會增加;放出熱量,內能會減小;但物體的內能增加,不一定吸收了熱量;內能減小,也不一定放出了熱量,因為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
例3(2016·菏澤)下列現象中,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是().

解析:給冷水加熱,內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壓縮空氣做功、下滑時摩擦做功、搓手取暖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在改變物體的內能.
答案:A
點評: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和做功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同學們分析問題要全面,不能只片面考慮其中的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