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護理假”能否化解養老困局

5月27日,河南省審議通過了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新《條例》規定: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后,生病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20日的護理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河南省衛計委表示,此《條例》新增“獨生子女護理假”屬全國首創,體現了河南省對獨生子女家庭的人性化關懷。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已經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獨生子女的養老負擔也越來越大。那么,“獨生子女護理假”能否化解養老困局?
@白色噪音:先問問老板支不支持才最重要。
@萌死他的洛基王:人人都有父母,非獨生子女的負擔也不一定輕松。
@哩咯嘻咪咕:什么時候能真正落實到基層?前些日子我媽住院,真是感覺分身乏術,工作不能扔,爸媽也得照顧,晚上還得加班,真心累!
@野生Monster:雙手贊成,希望其他省市能效仿。
@別動我的喵:支持!我就是獨生子女一代,現在最害怕的就是父母和孩子生病,分身乏術。
@燦白的貓:老板內心獨白:離崗20天,這崗位還有必要讓你回來么?
@露水六維度:政策很人性化。在外地工作,回家照顧老人的時間成本很高。雖然每年都有探親假,但難申請,希望護理假能有效執行。
@務工青年李好看:有啥羨慕的?帶薪假甚至雙休日都很難保證,20天的護理假執行難度恐怕更大。
@泰萌萌:這是一種“重承諾”的表現,是對受到獨生子女政策影響的家庭進行彌補的措施之一。希望這項福利能多少緩解目前的養老問題。
是對計生家庭的扶助
獨生子女家庭人手缺少,在父母年老患病住院期間,面臨更大的困難,且自身難以克服,迫切需要政府、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這一假期將幫助計生家庭解決護理困難這一特殊難題,從法規上給了獨生子女一個盡孝的保障。
河南省衛計委計劃生育指導處處長
王自立
假如沒有配套的鼓勵政策或制度安排,對企業來說是很難實現的,特別是在私企。一旦強制,多了這20天的護理假,企業的生產安排、人員安排都要重新調配,產生額外壓力。
廣州某公司人事主管張海
關鍵還是責任劃分的問題。父母年輕時響應政策號召,給社會做了貢獻,當他們需要照顧身邊卻沒有子女時,自然是要求助于國家和社會,而非子女就職的企業。企業給獨生子女特殊假期,卻又得不到任何回報,顯然是錯位的。護理假固然值得提倡,但假期內的薪水不該由企業獨力承擔,可以采取社會保險的形式。唯有如此,才能體現出國家和社會對獨生子女父母的回饋。
央視特約評論員、法律顧問專家岳屾山
養老問題的產生并加劇,與社會政策緊密相關,其破解之策也在于各種政策制度的銜接完善。最緊迫的要搞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老年人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待、宜居環境、社會參與等政策,增強政策制度的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設立“獨生子女護理假”開了一個好頭。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郭志剛
社會層面的歡呼不意味著政策推行能“一諾百應”。一旦涉及單位的現實利益,護理假的落實注定不會輕松,它必然會帶來政府、用人單位和個體多方利益關系的沖突。有必要通過劃清各方權責,協調關系,來形成養老、惠老的合力。無論如何,這樣的探索是有價值的,希望盡快惠及廣大民眾,在推行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起到實際的“試點”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所研究員沈杰
獨生子女護理假可以有,但并非必須,我們也可以選擇其他路徑。讓子女有精力照顧父母是好事,但20天的假期也只能應急,最有效的還是通過市場化和社會分工的方式解決養老問題。另外,也可對獨生子女的父母給予扶助,通過提供必需的生產生活資料、辦理養老保險、發獎勵扶助金等方式,對其生產、生活、就醫等給予照顧。
重慶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部部長康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