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琳
全球精英:到成都去!
文本刊記者陳琳
“國際知名獵頭公司關愛通的總經理潘軍曾看過一篇《到成都去》的文章,看后對整個成都的雙創背景深有感觸。他說,成都這樣的發展速度和創新土壤,注定了未來會有更多的精英選擇在成都發展。”

2016年6月,作為中國強勢崛起的“雙創”高地,成都再一次成為全球的聚焦之城。6月24日上午,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在成都新會展中心開幕。高端人物的對話、高科技產品的展示體驗、高水平團隊的同場競技,以及實現全球創新創業的全鏈條、全要素交易,都在創交會上逐一精彩上演。
在本屆創交會期間,人才交易是重點之一。共舉辦了人力資源技術與服務大會、國際高端獵頭專場交易會、世界500強企業專場交易會、外籍人才招聘會、高層次人才交易會、海創薈等一系列人才交易活動。創交會是一場精英的聚會,全球創新創業人才在會上深入交流、思想碰撞。每個論壇和活動都告訴全球雙創人才:成都充滿了“機會”,就業的機會、發展的空間、成功的可能。
外籍人才招聘會
外籍人才招聘會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辦。40余家國內外知名院校和企業,以及300余名外籍人才參會,同時還將舉行西南地區TEFL inChina培訓資質簽約儀式。
高層次人才交易會
2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70余家創新創業人才服務機構將集中展示全球最新創新創業人才服務成果。
人力資源技術與服務大會
800余位來自國內外領先企業的CEO、總經理、CHRO(首席人力資源官)、人力資源職業經理人及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學者參加大會,共同探討在“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技術與服務變革趨勢。
創交會現場,24家國際知名的獵頭公司在展館的人才交易區吸引了絡繹不絕的人流。
英智、REForce、科銳國際、任仕達、萬寶盛華、HRoot……這些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成都資源而來,他們有的希望與成都的政府部門達成戰略合作;有的希望大量招攬成都的高端人才;還有的,則是看上了成都大量的創業企業資源,希望尋求人力方面的合作。
“成都一直是西部人才核心聚集的地方,人才環境不容小覷。”英智中國中部及西南區業務市場總監袁媛、HRoot的創始人唐秋勇等一眾獵頭公司大咖對成都的人才環境贊不絕口。袁媛說,近幾年成都的人才環境、產業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5年前,英智在成都開設了分公司,為成都大中型企業做高端人才的服務,拓展成都市場。成都對我們而言,無論人才資源還是企業資源,都已不可或缺”。
除了24家國際知名的獵頭公司在現場推介展示與人才進行對接交流之外,最具特色的還數外籍人才交易會。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支持下,此次的“外籍人才招聘會”作為創交會子活動之一,首次登陸成都。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名外籍人士來到招聘會現場尋覓工作機會。
“來了成都三次就喜歡上這座城市了,我現在就是想到成都來工作。”來自以色列的歐米今年28歲,此前已經在西安交通大學孔子學院學習了10個月的中文。成都是他最喜歡的城市之一,希望有機會能夠留下。
來自法國的23歲小伙羅賓遜也在現場投了幾份簡歷。羅賓遜說,他是學習國際貿易專業的,現在想留在成都發展,“在中國,在成都,經濟在快速發展,有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
據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李海介紹,參加本屆外籍人才招聘會的用人單位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廣東、貴州以及西安、深圳、成都等十余個省市,中華英才網、英孚教育、江南模塑科技、中電科航空等40家用人單位提供了500余個招聘崗位,涉及語言教師、專業教師、企業管理、高級工程師、生物醫學、材料研究、環境工程、計算機、市場營銷人才等。
“這樣的外籍人才線下招聘,我們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都是第一次參加。”中華英才網的市場部工作人員謝璇稱,現在有外籍人才需求的企業越來越多,但在國內,外籍人才招聘渠道卻不多。這次交易會,給了他們難得的集中接觸和選擇外籍人才的機會。
李海說,外籍人才招聘會此前只在北上廣深開設過,成都是國內第五個開設外籍人才專場招聘的城市。根據他們后臺的檢測和數據分析,近五年來,在成都工作的外籍人才的增長比例在省會城市中排在前三位。李海稱,這次的交易會結束后,國家外專局會統計分析交易成果。只要交易情況良好,那么未來將考慮長期在成都開設外籍人才交易會,形成長效機制。
此次創交會上,來自殼牌、馬士基、仁恒置地、太古地產、沃爾瑪等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也齊聚蓉城攬才,向各類人才進行推介展示。在創交會人才交易區的世界500強企業專場交易會上,500強企業的HR們紛紛交流起成都人才環境和人才趨勢的變化。
延長殼牌(四川)石油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業務經理張雯雯已經在該公司HR崗上工作了10多年,幾乎親眼見證了10多年來成都人才素質的飛躍。她告訴記者,公司剛在四川成立時,絕大多數管理人員都是從總部或各地分公司暫調。而如今,不僅本土高層次人才紛紛從北上廣回流,許多北上廣深的外地人才也愿意平薪甚至降薪來蓉。
仁恒置地(成都)有限公司分管人力的總經理助理高本紅也感慨,仁恒的中高層都是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招聘,而非常多的高端人才被招募后,表示愿意選擇成都的分公司,甚至扎根在成都。
宜家高新店的HR劉慧就是一名“蓉漂”。她告訴記者,宜家入駐成都多年,深切感受到了人才素質的急速提升。“成都給了企業好的市場,好的發展潛力和好的人才,那么相應的,好的人才也能享受到成都好的發展機會。”
不僅高層次人才愿意扎根成都,世界500強企業及外資企業也愿意選擇落戶于此。據相關部門統計,來川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299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強219家。
“高校云集的成都,每年有數十萬大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使成都成為人才富集之地。”中意人壽四川省分公司總經理助理楊運峰說,成都的政商環境和人才優勢非常適合企業在成都的發展。
多場人才交易會讓更多本土人才堅定信心,在成都扎根,也吸引海內外人才于成都就業創業。不僅如此,在本次創交會上,還傳來一個“重磅”消息。在創交會人力資源技術與服務大會上,成都高新區對外透露,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新區)于6月25正式啟動運行。四川省成為繼上海、重慶、浙江、江蘇等之后,全國第8個獲準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的省份。
成都高新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園的總體布局為“一核一區”,即“一個核心區,一個政策覆蓋區”。“核心區”打造總面積為9平方公里的產業園核心區,“政策覆蓋區”推動形成總面積達130平方公里的產業園政策覆蓋區。建成后將擁有“一中心、兩平臺和一基地”,即一體化的政務服務中心,線上、線下運營平臺,高端產業信息產品集散中心和區域人才培養發展中心。
據介紹,產業園將實現十個方面的功能,包括:選(人才招聘、選拔)、育(人才培訓、培育)、用(人才使用、配置)、留(人才激勵、認可)、出(人才流動、轉職)、習(見習、實習)、研(政策和人才研究、人力資源技術開發)、融(創業企業融資、跨界融合服務)、裁(勞動仲裁、知識產權仲裁)、服(政府公共服務)。針對產業園的功能需求,成都高新區將加快引進相關類型市場主體和專業化服務機構,并對入駐企業和機構提供房租補貼、裝修補貼、招商獎勵、融資扶持、人才獎勵、引才獎勵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動力。我們堅持實施人才優先戰略,著力打造西部人才高地,構建產業發展和人力資源服務業互生共長的現代產業格局。”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區擁有各類人才總量25萬,其中,高層次創業人才1483人,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908家,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85人,占全省38%;四川省“千人計劃”219人,占全省37%;省頂尖團隊21個,占全省40%,人才規模、人才質量居中西部城市前列。據悉,“十三五”期間,成都高新區將投入150億元支持創新創業,其中包括設立50億元領軍人才專項資金,大力實施“高新人才計劃”,向全球延攬頂尖人才和團隊,力爭到2020年,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萬人,引進“千人計劃”等國家級人才100名。

▲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成都是一座識才愛才、重才聚才的城市。”成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元坤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整合匯聚政策資源,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這標志著成都將著力打造多元化、多層次、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投入更多資源助推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創新發展。
人才是創新創業之路上決定性的要素之一。成都對人才的吸引力,在本次創交會上大放異彩,更使成都在創新創業方面的所作所為、經驗價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事實上,成都早就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2014年,成都就確立了“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的目標,并于2015年啟動實施了“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推動資本、成果、人才、技術等創新創業要素匯聚,逐漸成為一座創客涌流的“創業之城、圓夢之都”。
尤其是“菁蓉匯”平臺的打造,讓“有錢人的口袋”與“創業者的腦袋”無縫對接。2015年,共舉辦系列活動超過160場,吸引了40多萬創客參與,獲得意向投資超100億元。成都市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著成都市“雙創”活動的不斷深入,“菁蓉匯”已成為成都的新名片。
成都還加大了對創新型人才的扶持力度,制定了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新十條”“人才新政十條”在內的7大類,48項政策,包括“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的推出,也讓海外人才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了解成都。
正是在極具“引力”的人才聚集政以及成都良好的條件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更多人才選擇西進成都,在此謀職工作、創新創業。這里已經成為創業創新的熱土,“成都創業,創業都成”已經深入人心。
如今,隨著創交會的成功舉辦,成都又多了一張“全球創交會”的城市名片。成都立志將“全球創交會”打造成為“國際化、國家級、永久性”的創新創業年度盛會。
創交會已經落幕,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全球創新人才的互通將為成都再一次掀起雙創熱潮。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新華網、成都商報、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