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縣小河職業中學
——發力職教改革提高人才質量
目前,職業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巴中市南江縣小河職業中學順應職業教育發展潮流,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升高等職業院?;A能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先后獲得“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中職學?!薄叭珖械嚷殬I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學校”等稱號。

▲小河職中全景
強化辦學條件保障。小河職業中學辦學30多年,各級黨政在招生、就業、項目、編制等方面都給予職業教育政策支持,尤其是在辦學條件改善上不遺余力。僅災后重建、“國示”建設就投入各類專項資金達1億1千多萬元。如今,學校占地230余畝,建筑面積86000余平米,專業實訓樓4幢,實訓室71間。先后獲得“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中職學?!薄ⅰ叭珖械嚷殬I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學?!钡确Q號。
強化師資隊伍保障。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學校確立了優化隊伍的師資建設目標。面向企業和“211”“985”大學引進優秀人才,給予安家費和專項津貼,全額補助教師在職讀研、提升培訓、項目研發等費用;先后組織226人次參加各級培訓,其中到德國、新加坡培訓16人次、企業實踐100余人次;邀請名師、專家及企業精英、技術骨干來校授課;實施青藍工程,以老帶新;以賽課、技能大比武等交流為平臺,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先后有教師馬建華等6人分獲國家級一、二等獎,何倫鋒等18人獲得省級獎勵,袁俊益、何斌、楊志成等已成為知名專家。
強化學校生源保障。小河職業中學借力良好的招生環境,依靠自身的辦學水平和口碑,讓“愿讀職中、想讀小職”在學生和家長中成為風氣。2015年秋季招生甚至超過了1700人,達到了學校容納上限。學?,F有在校生5368名,81個教學班,部分專業出現了超大班現象。
解決學校文化建設問題。引“企業文化進校園”,實施“7S”管理,開展優秀企業文化展示周、校企共同舉辦技能節,實現了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高度融合。確定特色發展的目標規劃,不斷完善基于學生的三個自信(對國家、學校、自身)為核心的特色育人模式。為農村基層培養儲備干部,實現“精準扶貧”,創新開設了“扶貧攻堅火線班”。
解決學校發展定位問題。學校始終堅持“立足農村、面向農業、服務農民”的辦學宗旨,不斷加大專業建設力度,創新培訓模式,服務“精準扶貧”,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助推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一是依托“南江黃羊”“巴山土雞”“南江金銀花”等品牌,開展農民特色種、養殖技術培訓,服務“一村一品”戰略;二是針對文化層次較高的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現任村社年輕干部開展輻射式培訓,通過農村實用技術、農業投資與效益評估、農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成為農村扶貧攻堅帶頭人;三是主動與建卡扶貧村和邊遠鄉鎮聯系,根據基層需要的“菜單”,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現場講授畜禽養殖、疾病防治、大棚蔬菜管理等實用技術,讓農民得到實惠。近年來,學校先后培訓轉復軍人、失地農民、返鄉民工、下崗再就業人員11211人,特別是縣畜牧局機關、基層獸防站工作人員以及縣內的養殖大戶,90%均是學校畢業生,是農村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

▲現場實訓教學

▲實訓樓
解決學生學習出路問題。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先導、以能力提升為目標的育人方向,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一是通過職教對口的“單招”“統考”,或套讀西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相應專業,為學生搭建高校直通車。學校職教對口本科升學人數連續15年居全市第一,2015年46人,占全市近三分之一;二是努力實現學生對口就業、優質就業,就業率達100%,選送學生赴新加坡接受精密加工ITE項目訓練。目前已有何明寶、黃威、董尚元等20多人在新加坡就業,年薪20萬元左右。
創新辦學模式,匯聚各方資源。先后與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基地、四川北牧南江黃羊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建實訓平臺;與上海恒翔電梯、團結電力公司、四川七彩林業等企業合作,實施“訂單培養”;與西南科技大學、川北幼兒師專合作,實施中高職銜接,引進優質教學資源;與新加坡ITE工藝教育局上?,F代應用技術培訓中心合作,異地分段培養;在政府主導下,與本地行業企業合作,組建南江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共享各方資源,推動校企共同發展。
創新培養模式,適應市場需求。學校對接企業需求,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課程體系。目前各專業均已形成了獨具專業特色、適應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共同開發課程標準39門,專業核心教材24本,特色教材4本。同時,引進NFTE和SYB創業培訓模式,扎實開展創業教育,學校先后成立了“禮儀服務公司”“星星創業超市”“禽孵化中心”“電力、電梯安裝隊”“鼎峰計算機廣告服務公司”等經濟實體進行創業體驗,成立巴山土雞研究院并輻射農戶養殖進而組織合作社,集教、產、研于一體,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研訓水平,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有效指導了農民的致富技能。
創新教學模式,秉持“行動導向”。建立巴山生態牧業等82家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廣泛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采取項目式、引導式、情境演示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練。制定專業成長階段式菜單,督促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并拿到相應資質證書,學校為此建立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心、普通話等級測試中心、巴中市高級人才培訓基地、巴中市職業技能鑒定站。近年來,學生先后共獲得國家級省級獎12項、市級獎30項,雙證書獲取率達98%。
南江縣小河職業中學李勇胡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