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梅
摘要:財務分析在預警風險、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并提供決策依據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企業財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分析內容、作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強化企業財務分析手段的途徑。
關鍵詞:企業;財務分析;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一、概述
所謂財務分析是指企業財務人員根據一定會計期間核算及財務報表數據,在采用專門的分析方法后,對企業以往在籌資、投資等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償債、運營、使用效率等能力方面進行評價及管理的活動。財務分析通過將企業會計數據進行對比及計算后,為會計報表使用人預測未來企業財務狀況及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例如,投資報酬分析是指企業投入資本后所獲得的回報,常用資本金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報酬率等指標來衡量;現金流量分析是通過現金流量比率分析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獲利能力以及財務需求能力進行財務評價,通常用銷售現金比率、現金債務比率、現金再投資比率和現金滿足內部需要率等指標來衡量;盈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標是銷售利潤率指標,該指標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與產品銷售凈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獲利能力等。
二、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發揮的作用
(一)評價企業以往經營業績以及財務收支情況
企業通過對資產負債率、現金比率等分析指標的計算后,可以直觀的評價會計主體在一個會計期間的現金流狀況、資本保值增值及資產周轉情況,為企業管理層尋找經營管理漏洞及考核部門、員工業績提供數據支持,同時,會計報表使用人可以利用財務分析結果,清楚地了解被投資企業經營業績,并為下一步投資日期、金額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二)財務分析可以有效降低經營及財務風險
一是降低經營風險。企業可以通過對成本利潤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財務指標的計算與分析,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降低資金成本及提高產品收益的途徑。例如,通過將當期“凈利潤”與“主營業務成本”當期發生額進行對比,可以計算得出企業每付出一元成本所得到的回報額,并將該指標與其他同行業企業進行橫向對比,可為企業尋找降低產品成本途徑提供線索。二是降低財務風險。企業當期收入及利潤均大幅度提高時,并不代表企業擁有可以隨時變現的資金可以清償即將到期債務,通過將“現金”、“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年末余額與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發生額及“長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債務余額進行對比,可以及時了解企業真實的償債能力,進而為管理層選擇內、外部融資提供參考依據,并督促企業及時采取措施以降低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開展。
(三)財務分析幫助企業改進生產工藝、降低產品成本
企業最終經營目標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通過財務分析手段,及時發現企業在材料采購、產品制造及銷售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企業管理層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出整改意見,促使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最終實現經營目標。例如,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當期發生額與平均“存貨”進行對比,可以計算得出企業存貨資金是否被過多占用,促使企業采取最佳訂貨量等手段降低存貨占用資金,提高存貨周轉率。
(四)企業財務分析為金融機構及潛在投資人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首先,金融機構及其他債權人在向企業提供貸款時,可通過對企業資產負債率、現金比例等財務指標的計算,充分了解企業償債能力,以保障債權人合法利益,降低貸款風險。其次,廣大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每股凈利潤、股利支付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指標的計算與分析,進一步了解企業獲得能力及股利支付政策,為投資人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據。
三、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分析水平的途徑
(一)保證財務分析基礎數據準確性、及時性
一是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企業應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要求,建立符合自身經營特點、組織結構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通過建立不相容職位分離、審批授權、復核、內審等制度,提高企業會計核算規范性,并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完整,提高企業資產使用效率及降低人為貪污舞弊行為發生的機率。二是運用網絡計算機技術,提高會計信息及時性、準確性。具備條件的企業應聘請軟件公司設計財務核算系統,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及網絡在提高會計核算準確性、及時性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擺脫傳統會計手工核算在準確度、及時性方面的束縛,提高會計核算效率,為財務分析提供及時、可靠數據。三是加強內外部審計。首先,企業應成立內部審計部門,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執行情況及企業會計核算質量進行審計,在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的同時督促各部門落實整改意見。其次,各地財政、審計部門應抽查轄區內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作為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對象,對于檢查中發現的虛假會計處理、記賬不及時等違規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提高企業遵守相關財經法規意識,督促企業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及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二)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企業應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自身行業類型及經營特點,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財務分析指標,指標不但應對現金流量、經營業績等財務情況進行分析,而且還應對客戶滿意度、應收賬款催收等非財務情況進行分析,以便財務人員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全面的財務分析數據。同時,為徹底解決企業財務分析方法落后、單一等問題,企業應針對各種財務分析指標制定不同分析方法,以提高財務分析效率及準確性。
(三)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綜合業務能力
財務分析指標能否作為企業領導者決策依據,取決于企業財務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一是企業應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財經法規、財務管理及稅收政策等方面相關知識進行培訓,以提高企業財務分析人員運用分析方法的能力。同時,企業應鼓勵財務人員到基層生產車間、銷售及倉儲部門鍛煉學習,以便其掌握企業生產工藝流程,提高財務分析準確性。二是企業內部應建立業績考核制度。對于在日常財務分析工作中表現突出及通過自我學習創新分析方法的員工給予精神、物質方面的獎勵,并將財務分析工作成果作為部門業績考核及員工晉升參考依據,以鼓勵財務人員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觀,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促使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財務管理氛圍。
參考文獻:
[1]華偉.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分析的作用探討.財經界(學術版),2013(01).
[2]王偉.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分析的作用.中外企業家,2014(08).
[3]谷海晨.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現代商業,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