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國
摘要:在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不斷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而中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更是應該將素質教育深入到日常教學中來,創新教育管理機制,因材施教,為廣大中小學學生提供一個更為輕松、高效的教育環境。盡管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依然存在著諸多不足。本文主要針對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緒論
教育管理機制主要是國家按照有關法律條例制定出來的一種管理教育機構的體系。目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全國各地中小學都在努力促進課改,但是在課改過程中始終堅持素質教育,推進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創新才是重中之重。中小學教育不但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素質形成的基礎,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國教育體系不但要在規模上進行擴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整體教育管理質量,而素質教育是迎合教育管理機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在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時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全面推進管理機制創新,提高中小學教育管理水平[1]。
一、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的不足
(一)勞資分配不均,過于注重物質
由于目前我國中小學所實施的多數都是工資制,實行“課時制”,也就是把老師的工資和老師授課量多少相互掛鉤。這樣雖然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方面起到一些激勵作用,但如果僅僅憑借授課時長來決定教師工資多少,那么必然會導致廣大教師疲于完成教學工作量而忽略了教學質量,長期以往下去,教師會扭曲教學態度,而學生也會失去學習興趣,這與素質教育目標相違背。老師是一所學校在發展道路上的核心資源,如何對于老師資源加以合理利用,讓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這不但關系到學校的長遠發展,而且也會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在老師資源開發中分配機制又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二)關于校長負責制缺少有力的監督
學校領導就像是一首巨大游輪上面的船長,會決定游輪的航向。對于中小學領導體制進行改革也是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創新的一部分,而其中的核心內容便是校長負責制。這一機制可以有效改善傳統中小學校長手中沒有權利的情況,在當前中小學校長能夠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以及本校具體的自身情況,再結合教育部相關方針政策制定出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運用一定的管理手段與策略來提高辦學質量,但同時也要承擔應有的責任。校長負責制雖然有其自身先進性與科學性,然而和當前的中國教學環境卻不太相應。這主要是由于缺乏配套的監督機制,使得權力無法得到應有的約束,中小學校長僅僅依靠個人道德修養是無法在權力誘惑面前而不動搖,始終堅持初衷的。要想讓校長負責制真正得到完善,首先就需要改變當前的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金字塔模式,使得管理機制更為扁平化、更加便于溝通[2]。這樣不但可以促使校長對于一線教師的工作內容、工作需求更為了解,同時也可以促進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當前的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創新性不足
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在聘任時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師終身制”形式,在評定職稱時“能上不能下”,人事制度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這樣的人事制度機制必然會限制到那些優秀的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發展,而且教師在評定職稱時主要以論文發表量多少為評定依據,這樣就會使得教育工作者忙于發表論文而疏于教學。所以,如果中小學人事制度無法充分地調動起教學工作者的積極性的話,那么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就難以保障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創新
(一)深入“以人為本”理念,加強自主管理
在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中推廣“以人為本”理念就是要將“人”這一主體作為根本的出發點,而其中的“人”既包括學生,也包括學校老師、領導、家長,這些人都會對于學校的教育管理產生非常突出的作用。中小學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需求,將學生需求作為整個教學機制改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老師要關心到每一個同學,注重他們的個人道德培養,促使他們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素質更加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發展,所以中小學只有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念,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學生,管理學生,從而使得學校也得以實現可持續化發展[3]。
(二)拓展教育網絡體系,優化學生學習環境
如今,隨著“素質教育”口號的提出,對于中小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小學的整體發展方向、教育管理政策、教學設施等都需要不斷改進。隨著信息化變得更加普及,中小學要注重網上教學管理,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網絡學習環境。學校應該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使得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更加科學、合理。
(三)更加完善中小學教育管理監督制度以及法律法規
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制度是根本的保障,而監督是手段。素質教育時代的到來,要求中小學教育管理不但要繼續實施懲罰制度,同時還要加大監督力度,在事前進行有效預防,避免出現腐敗行為。此外,還要在全國各地都建立起教育管理監督機構,壯大監督隊伍人員,完善教育監督方面的法律法規。這是目前中小學在教育管理機制方面所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強化日常管理培訓工作
由于目前我國多數的中小學都是采取校長負責制管理,因此一個好校長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校的發展,所以非常有必要對于中小學校長進行專業而全面的培訓。在現代學校管理理念中指出,單一化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目前中小學的發展需求了,所以我們需要對于中小學教育管理進行研究,探索出新的管理機制,從而可以更好地與素質教育發展目標相吻合。
三、結論
總之,在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日益突飛猛進的今天,面對“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中小學要對于教學管理機制不斷進行創新,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此外,中小學教育管理也要強化監督與協作機制,結合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使得教育與社會各界實現統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建生.對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學周刊,2012,01:29-30.
[2]劉麗群,侯丹.試析英國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J].課程教學研究,2012,12:20-23.
[3]王振.素質教育背景下劉彭芝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