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鈞
(四川音樂學院基礎部 四川成都 610000)
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發展研究①
王林鈞
(四川音樂學院基礎部 四川成都 610000)
該文研究的是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問題。文章在調查和分析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總結歸納了影響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與建議,以期能夠為四川省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體育場館 產業化發展 四川高校
近些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體育產業的重視與關注,體育產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呈現出了蓬勃的發展態勢。但是,與我國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不符的是,我國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多年以來卻始終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很多高校體育場館仍然是單純地依賴上級的財政撥款來維持日常的運轉和經營活動,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對于四川高校體育產業而言亦是如此。然而,綜觀目前四川高校的發展現狀可以發現,四川省無論是高校的數量還是質量都已今非昔比,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更是有了質的提升和飛躍,高校學生也已經毋庸置疑的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群體,四川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潛力可謂是巨大的。在此背景下,如果依然無視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無疑是對資源的浪費,是對高校體育產業發展的忽視。鑒于此,該文對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立足四川省高校的實際和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發展的現狀,探索適合四川省高校體育產業健康、良性發展的策略,為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表1 四川省50所高校室外體育場數量統計表

表2 四川省高校50所高校室內體育場館數量統計表

表3 四川省50所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程度統計表

表4 四川省50所高校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方式統計表

表5 四川省50所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人員配備情況統計表
根據2016年我國教育部公布的正規高校名單可知,目前四川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09所,在對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資源狀況和產業化發展現狀進行調查時,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在四川省109所高校中抽取了50所高校作為調查對象開展了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針對抽取的50所高校的體育場館管理人員共發放了調查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100%,符合該研究的開展需求。在問卷調查完成之后對調查中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了整理與分析,具體結果如下。
1.1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資源配置狀況
由表1和表2中的統計數據可知,在調查的50所四川省高校中共有室外體育場地1 066個,室內體育場館131個,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這說明,四川省地處我國西南部地區,雖然經濟發展相較于東部沿海地區較為落后,但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近幾年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已經逐步追上了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還是較為理想的,已經具備了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發展的基礎。

圖1 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服務對象
1.2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服務對象
由圖1可以看到,在所調查的50所高校中,高校的體育場館除了均面向本校學生和本校教職工提供服務以外,只有74%的學校有部分體育場地向社會個人提供服務,僅有52%的高校有體育場地向社會團體提供服務。這說明,現階段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的服務對象仍然是以本校學生和教職工為主的,面向社會開放的程度并不高,在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1.3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程度
通過表3中的統計數據可知,現階段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情況并不理想,在調查的50所高校中,有45所高校的體育場館是處于部分開放的狀態,這部分高校占到了調查高校總數的90%,除此之外,還有5所高校的體育場館是處于不開放的狀態,從整體上看來開放程度并不高。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據分析,一方面是因為高校需要承擔體育教學訓練和學生體育鍛煉的任務,所以部分體育場館資源較為緊張,并沒有多余的體育場館資源對外開放;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高校擔心對外開放會影響學校體育教學訓練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對于體育場館的開放仍然處于觀望的態度。
1.4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方式
在調查中發現,現階段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即:由學校體育院系負責管理、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管理以及由租用方負責管理三種類型,通過表4中的統計數據可知,在調查的50所高校中,絕大部分高校采用的都是學校體育院系負責管理的方式,采用這種管理方式的高校占到了調查高校總數的86%,除此之外,在調查中還有14%的高校采用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管理的方式。由此可知,現階段四川省高校在經營管理方式的選擇上仍然較為單一。
1.5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隊伍
由表5中的統計數據可知,在調查的50所四川省高校中,其中有41所高校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人員為校內職工,有9所高校的體育廣告經營管理人員為體育教師,也就是說,現階段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人員仍然是以校內工作人員為主的,而且這部分人員多數都是以兼職的形式參與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工作,并沒有高校專門配備專業的經營管理人員,這說明,現階段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仍然較低,這對于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2.1發展定位不夠科學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現階段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定位仍然是以對內服務為主的,對外服務社會的意識仍然比較淡薄,高校體育場館應主要為高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以及學生的課余鍛煉活動服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種定位雖然符合高校體育場館的特點,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是不利于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的。
2.2經營管理水平較低
經營管理水平較低是目前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發展中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一。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據分析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缺乏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四川省高校在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普遍缺乏科學的整體規劃和合理的安排,存在過于隨意的問題,以至于影響了經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二是經營模式過于單一。多數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采用的都是學校體育院系負責管理的方式,較為單一、低效;三是缺乏高水平的、專業的經營管理隊伍。根據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四川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校內人員以兼職的形式來開展的,不但專業水平不高,而且還常常會與其所承擔的本職工作之間產生矛盾,從而影響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開展。所以說,缺乏高水平的、專業的經營管理隊伍也是導致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促進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發展,在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特提出了如下幾點發展對策與建議。
第一,針對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發展定位不夠科學的問題,應積極轉變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和發展理念,在以服務于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學生運動鍛煉為主的基礎上,兼顧對外服務社會的需要,逐步地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力度,形成對內服務學校與對外服務社會之間的良性循環。
第二,針對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的問題。(1)注意建立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對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工作做出合理的布局和細致的安排;(2)要注意逐步采取多元化的經營管理方式,以此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3)要注意為高校體育場館配備專職、專業的經營管理人員,采用專人負責制、積極引進高層次的管理人員等方式來逐步提高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人員隊伍的經營管理水平。
[1]鐘錫威.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可持續發展研究探討[J].運動,2013(19):143-144.
[2]王東坡.探析高校體育場館增益性管理模式[J].經營管理者,2015(22):242.
G807.4
A
2095-2813(2016)09(b)-013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31
2015年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重點研究基地項目(項目編號:TY2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