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譚美娟 馮 毅 謝 鋒 高日玲 何四美 王慧娟
?
PDCA循環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李菁譚美娟馮毅謝鋒高日玲何四美王慧娟
目的:探討PDCA循環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256例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需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PDCA循環進行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干預,比較干預前后患者對于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的達標率及血糖變化。結果:試驗組患者對于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的掌握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在社區2型糖尿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應用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PDCA循環;社區;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
據調查顯示[1],我國糖尿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在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方面,糖尿病患者往往缺乏規范性、準確性與時效性,其原因主要包括注射方法錯誤、注射位置輪換不正確、反復使用注射針頭以及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等[2-3]。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影響胰島素治療效果的因素,本研究將PDCA循環應用于社區2型糖尿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2013年5月~2015年6月選取256例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144例,女112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6.22±5.06)歲。病程1~12年,平均(4.52±2.10)年。文化程度包括文盲48例,小學114例,中學84例,大學10例。納入標準:(1)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2)至少已接受胰島素筆式注射治療3個月以上。(3)日常活動能力正常,且謹遵醫囑,治療依從性較高。(4)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認知障礙者。(2)精神異常者。(3)無法正常交流者。(4)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5)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PDCA循環管理。PCDA循環管理作為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科學的基本管理方式,它通過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4個階段實施管理,使工作質量在不斷循環中得到提高[4],具體到本研究分為項目啟動階段、項目計劃階段、項目實施階段、項目監控階段和項目收尾階段5個環節,具體內容如下:
1.2.1項目啟動成立PDCA循環小組,由醫院牽頭、科室協助、社區支持的形式完成(由3~10名護士組成),使全科護理人員積極參與配合,充分了解PDCA循環的應用意義,進而有效的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護理中。
1.2.2項目計劃階段(P) 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即評估社區2型糖尿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現狀(每7 d對其患者的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制定干預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目標與方法(分析目前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方案或項目名稱)、獲得患者家屬及醫院及社區的支持。
1.2.3項目實施階段(D) 將PDCA循環的具體干預措施制作成表或手冊發放給小組成員,方便其閱讀查詢,培訓后將護理落實到每一位患者,然后按照要求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中實施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的健康宣教與行為干預,30 d后開始進行調查問卷。
1.2.4項目監控階段(C) 由PDCA循環小組組長定期對其實施的具體效果進行抽查與評價,如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的準備工作有哪些、注射部位應如何規范檢查、注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要素是什么、胰島素筆如何正常的存放等。并針對其調查結果及護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而且還要組織小組成員開會討論,對患者所缺乏的知識要加強干預,對自身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時改進,并且做好相關記錄。
1.2.5項目收尾階段(A) 廣泛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綜合整理分析,明確干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或隱患,及時開會研討并解決,對PDCA循環整個實施過程中的資料進行歸納存檔,再將其歸入下一個PDCA循環中,以此源源不斷推動護理質量的改進。
1.3評價標準干預后1個月,分別比較兩組患者對于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的達標率及血糖變化情況。其中“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的掌握率”評價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內容包括:(1)注射前準備工作。(2)注射前洗手。(3)核對胰島素類型和注射劑量。(4)安裝胰島素筆芯,安裝胰島素注射筆針頭。(5)充分混勻胰島素。(6)輪換注射部位。(7)檢查注射部位及消毒。(8)垂直進針。(9)針頭停留 10 s 拔出。(10)注射完畢后針頭丟棄在加蓋的硬殼容器中。每項10分,由PDCA循環小組統一閱卷評分,評分≥80分為達標[5-6]。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達標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技術達標情況比較(例)
2.2兩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比較±s)
在20世紀末,PDCA循環理論由大師戴明所提出[7],故又稱為“戴明環”,其含義為: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處理。而PDCA循環作為臨床護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種將“計劃管理理論”與“護理管理方法”及“循環改進模式”相結合的新興學科,簡單來說,PDCA循環就是對護理干預質量的結果進行總結管理,即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發揚,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分析,將其最終結果納入下一個循環管理中,進而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為解決社區2型糖尿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不容樂觀的現狀,本組患者多為當地社區中老年人,存在文化程度低,對疾病的認知度及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的掌握率低,本研究將PDCA循環應用于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的干預工作中,通過對患者及其監護人進行反復教育、檢查,評價、再教育等,取得了極為理想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經PDCA循環干預后,其患者關于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達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相關文獻結論一致[8-10],進一步印證了本文觀點。
由此可見,PDCA循環干預模式,具有目標確切、責任清晰、分工明確、效果顯著的優點,將其應用于社區2型糖尿患者胰島素注射項目管理中,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務,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熊真真,袁麗,葉子溦,等.PDCA 循環結合項目管理法在內分泌科持續護理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5):1858-1860.
[2]戴莉敏,貢浩凌,方英,等.PDCA循環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隨訪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82-885.
[3]許伍華.PDCA循環應用于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31):6566-6567.
[4]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49.
[5]吳紅英.PDCA模式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6):797-798.
[6]惠蓉,張艷,楊丹.提高糖尿病患者飲食健康教育知曉率[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2):80-83.
[7]黃薇,張越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實踐與發展趨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9):7-9.
[8]高雅杰,馬駿.PDCA循環法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醫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6):1493-1494.
[9]賁曙萍,熊德華,薛美玲.PDCA模式結合ABC管理方法在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5):2773-2774.
[10]賴美錚,吳鳳玲,彭穗娟,等.持續質量改進提高護士對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規范處理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9):2378-2381.
(本文編輯馮曉倩)
528414中山市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醫院內科
李菁:女,本科,主管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4.014
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