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得到物質生活滿足時,也越來越注重文化和藝術上的追求。可以說現代環境裝飾設計,是最貼近人們日常生活領域的,它不但使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簡約、方便、舒適,而且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藝術修養,這也成為了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審美原則。
【關鍵詞】環境裝飾;設計;審美原則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262-02
當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保障時,審美需求就會出現新的契機,這種需求往往也影響著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說,是人們審美需求改變了現代環境裝飾設計,迫使環境裝飾設計不斷尋求新的發展。如今,在享受著環境裝飾設計的美感時,也更應該思考未來環境裝飾設計的發展道路。
一、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性與自然性統一。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人文性,主要是一種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因此,我們在環境設計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服務于人、愛護于人、方便于人,可以說這就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理念,也是中華文化、博愛精神的一種展現。它本身具備的最大功能就是服務功能,這種服務性,通過對現代環境裝飾設計作品的設計過程追蹤,我們就會發現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尊重人的根本利益過程。[1]而在環境裝飾設計中,所進行的一切審美創作,也要依賴于對人文性的依托,可以說,只有從人文性出發,才能滿足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熱切追求。同時,現代環境裝飾設計也離不開自然元素的融合,人類的天性就是趨于自然,尤其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人類對于自然的追求更加熱烈,因此環境裝飾設計就需要對自然物質進行合理利用。當然,現代設計者也意識到了自然對環境裝飾設計的重要意義,并且懂得了只有尊重自然,才能使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符合當代人類的審美原則。
(二)積極性與無害性統一。也許有人對于環境裝飾設計的積極性并不了解,這其實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指現代環境裝飾設計作品需要表現出更多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能夠運用正面的、勵志的、肯定的歌頌主體去進行創造,可以說環境裝飾設計的積極性,是一種對于自我的突破,同時更突出對于自然環境以及純潔美、和諧美的向往,對于設計者而言,能夠在環境裝飾設計中,挖掘更深層次的積極含義,來滿足現代人類對于樂觀精神的無限向往。[2]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現代環境裝飾設計必須要表現出對于低俗文化以及丑陋元素的摒棄,要在設計過程中,體現出環境裝飾設計的高尚情操,進而提高居住者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
無害性,也是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特征之一,這種無害主要表現在兩點,一是對于居住人類身體的無害,不使用有害材料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二是對于自然無害,環境裝飾設計不可以污染環境,破壞自然系統生態平衡。為了實現無害性的目的,我們只有運用科學發展觀以及審美創造,才能實現環境裝飾與人類生活之間的和諧統一。
(三)實用性與審美性統一。環境裝飾設計的基本特點就是滿足人類的生活需求,也就是說在環境裝飾設計完成后,能夠滿足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工作等活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更加便利,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環境裝飾設計的實用性。但環境裝飾設計與環境裝飾生活的概念不同,環境裝飾設計除了要滿足人類正常的生活需求外,還要滿足人類對于美的感受,也就是說在實用性的基礎上,注重美的創造,而這也是對環境裝飾空間概念的延伸,通過意境氛圍的構建,為人類帶來美的感受與體驗。
二、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審美原則
(一)整體和諧美原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審美原則,離不開整體意識,所謂整體意識就是從設計到材料再到施工工藝,通過整個流程關系的和諧,保障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表現力和創造力。[3]在我國的古代哲學書籍中,也曾記載了對于美的說明。書中表示,美者,合異類共同一體也。也就是說,美是一種求同存異的共同體,而這句話也正應驗了現代人類對于環境裝飾設計的審美原則,也就是說,現代環境裝飾設計必須在達到整體共識的前提下,實現整體之美。
和諧美也是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審美原則。我們縱觀現代環境裝飾設計,可以說小到一個廣場大到一個城市,無處不體現出設計的整體和諧之美,很多設計師,在追求這種和諧之美的過程中,都將環境裝飾中的一些極小因素實現了自身各色,所以我們才會發現無論是樹木花壇還是座椅,都不會在整體的環境建設中顯得突兀,而這也是未來我們對于環境設計的發展需求,不但要將裝飾中的個體元素統一到整體的環境設計中來,還要考慮到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協調關系,從而使每一個個體,都能成為整體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進而通過環境裝飾設計中的整體,讓人們體會到設計作品中的表現力,這就是整體和諧美原則。
(二)設計動態美原則。由于每個人的審美習慣不同,而根據現代環境裝飾設計的社會服務性需求,我們要在環境裝飾設計作品中體現出特定人群的生活性,才能體現出設計過程中的動態美原則。[4]環境裝飾設計本是一個靜態的過程,但也并不是完全的靜態,它是一種相對靜止的觀念。也就是說,境裝飾設計本身是靜態的,由于所有的人類都生存在環境裝飾設計的空間之下,所以在不同人的眼中,環境裝飾設計也就發生了變化。比如在一個環境裝飾設計作品創作中,很多環境裝飾設計都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發生遷移,這種遷移也許源于創作者思想的改變,也許是由于人類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們才會對環境裝飾設計作品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而更多的時候,即使是對于同一件作品,由于觀看者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觀點。為了滿足所有人的審美需求,設計者就要在設計作品中,體現出環境裝飾設計的動態美,這樣才能縮小環境裝飾設計的局限性。
(三)藝術特色美原則。不同的環境裝飾設計作品,都蘊含了設計者不同的創作想法,因此每一件設計作品都有屬于自身的特色。我們要肯定每一件設計作品的價值,因為它們都是設計者的心血。由于現代環境裝飾設計受西方文化影響,因此很多城市的環境裝飾設計中會融入一些外國原色。例如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城市,我們經常會在其街頭巷尾發現一些古羅馬元素,或者是后現代的巴黎元素。由此來說,環境藝術其實是會出現融合的,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我們對于藝術特色之美的一種傳承,而這也正體現出我們對于歷史遺產的繼承與保護,因此,我們在引入國外元素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民族文化的傳承,這樣才能形成屬于我國的環境裝飾設計特色。也許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我們會將很多環境裝飾設計作品融入其中,而這些作品的融入,很有可能會打破原有的城市格局,為了實現整體格局的統一,設計者還要考慮藝術的特色美原則。
三、結語
環境裝飾設計和其他藝術設計相比,更能為人類創造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可以說環境裝飾設計是一種實用的大眾文化藝術,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而且也滿足了我們對藝術的審美需求。因此在未來的環境裝飾設計中,只有從人的審美原則出發,才能實現我國環境裝飾設計對于美的追求。
參考文獻:
[1]滕宏偉.陳設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J].低溫建筑技術,2014,(6).
[2]郭莉梅,肖愛.建筑裝飾設計中陳設藝術的研究藝術品與室內設計[J].科技信息,2015,(18).
[3]史慶豐,關麗娜.淺析傳統文化與現代室內設計[J].青年文學家,2013,(6).
[4]童俐.居住空間室內陳設藝術人文化設計的特點[J].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
作者簡介:
田 俊(1986-),男,漢族,四川南充人,阿壩師范學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藝術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