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機械專業是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專業,在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中實現有效溝通,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從通俗語言的合理運用、注意復雜概念的淺顯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職教育;機械專業課;有效溝通;合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9-0046-01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它需要普及高中階段的文化知識,另一個方面又要向社會輸送實用型技術人才。機械專業課是中職教育的重點課程之一,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掌握機械使用的相關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必不可少。相對而言,機械專業課所教授的知識內容比較抽象,所以有效的溝通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和關鍵。結合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就此問題進行如下研究。
一、通俗語言的合理運用
在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師生間的有效溝通,為了能夠使學生高效接受機械專業比較抽象的知識內容,教師要注意通俗語言的合理運用。對于每一門學科而言,都有其相應的專業術語,機械專業學科更是如此,為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教師應該將那些專業術語通過通俗的口頭語表達出來,對于那些剛剛接觸機械專業的中職學生而言,對這一學科還比較陌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使用通俗的語言逐漸引導其走進機械專業這一學科。教師在通俗語言的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口頭語言的正確應用。例如,在“機械基礎”課程學習過程中,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間歇運動機構”這一專業術語時,可以告訴學生,這一抽象的機械結構可以理解成飛輪,這一機械結構在自行車中可以清晰可見,就是安裝在后輪軸上與鏈條相連的那個構件,這就是間歇運動機構。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教師還應該注意日常口語語言的合理運用。例如,在課堂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說請某某同學發言,如果學生的觀點比較新穎獨特,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表揚。
二、注意復雜概念的淺顯化
與普通高中生相比,有的中職生的文化基礎偏低,他們在初中學習過程中,成績相對較差。還有的中職生對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其性格還存在著叛逆、孤僻、偏執等。當這些學生進入中職學習后,他們所存在的不良心理還會對其學習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為了能夠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教師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教師應該站在中職生的角度來感受他們的心理活動,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和關愛,通過積極開導,給予他們信心,使他們從閉塞的內心世界走出來,變得陽光自信。另外,考慮到學生的文化基礎偏低,為了能夠使學生對相對抽象的機械專業知識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專業理論知識講得深入淺出。例如,在學習“物體剛性”這一內容時,首先通過小草的例子作為引子,通過對墻頭草進行描述,然后告知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墻頭草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草的剛性較弱,而刮風時大樹之所以不會出現墻頭草這一擺動情況,是因為大樹樹干的剛性較強,以此引導學生對物體剛性有一個粗淺的認識。然后再告訴學生物體剛性可以理解成物體自身的韌性。在機械世界中,要學會對物質的剛性進行正確判斷,很多物質表面看起來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其剛性很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區別,在機械原件選用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整個機械的特點選擇那些符合剛性要求的機械原件。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我國的教育改革中曾多次強調,學校教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在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提高溝通效果,就應該注意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這些比較抽象的機械專業知識,如果教師只是根據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照本宣科,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很快會失去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教師的教學工作只會事倍功半。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學生自主性的發揮,這樣才能進行良好的溝通,教學質量才能提高。例如,在學習“輪系”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應該向學生展示一些輪系模型,并讓學生通過近距離觀看或者觸摸來真切感受這些機械原件。然后鼓勵學生針對此類機械原件發表自己的看法,發言的內容可以不限,可以是這些機械裝置的實際作用,也可以發表對這些機械裝置使用時的看法。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去汽修實訓基地觀看實實在在的機械原件,如變速器或差速器。在參觀結束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參觀感受進行總結,并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發言內容不受限制,可以是自己在實際參觀過程中的感受,也可以是在參觀后對機械改進方面的看法,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機械專業是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專業,在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通俗語言的合理運用、注意復雜概念的淺顯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機械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唐英.探討高職機械專業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J].現代企業教育,2015(02).
[2]梁鋼.淺談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中的有效溝通[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