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桂英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傳統課堂教學的評價顯現出許多問題與弊端。教師與家長通常都是以考試成績來作為評價的標準,導致教學目的有所偏差,只以分數為教學目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非常不利。針對這種弊端,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要使教、學、評從分離到相互融合,實現多樣、多元、全面的評價理念與標準,打破以分數為標準的評價模式,使學生擁有主動權,從而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科學素養。
關鍵詞:化學;教學;高效課堂
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需要增強學生自主意識,教師要綜合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筆者使用的是滬教版教材,在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時結合滬教版的教材特點進行課堂教學,使化學課堂教學創新、高效。
一、“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定義解析
“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化學課堂實踐教學與評價相融合,通過學生的自我與相互評價、教師的評價、從學案中收集學習信息等方法來了解及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來縮小學生現有學習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教學評價即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圍繞教學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收集與教學有關的信息和證據,以此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提出有價值的教學觀點。教學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與科學素養的培養與發展,促使學生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
二、“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1.教、學、評的融合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評價與教學彼此分離,評價往往是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以后才進行的安排,游離于教學之外,而且評價也不是由學習的主體——學生來實施。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學與評價緊密聯系,實現統一,促進學生的自主成長與發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學、評”相互促進,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將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的明確、評定標準的確立、彈性學案的編寫來實現“教、學、評”的相互融合,達到教學目的。
2.重視學習過程的發展
現如今,教育的價值取向問題成為影響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問題。新課改呼吁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高能力的精英人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進行評價的標準就是練習冊、周考、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分數。這樣的評價模式博得師生的好評,卻使學生的學習走向歧路,創新意識被淡化。在新型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中,評價與教學聯系緊密,不可分離。評價完全融入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基礎水平,使學生個性得到解放。比如滬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針對化學平衡及反應方程式內容的教學,可就化學平衡進行題型設計,然后對影響化學平衡的各種因素和條件進行回顧,令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全新認識,再進行自由分析討論,最后在詳細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講解,而后進行標準評定。這種以學生學習過程為重的教學方法,做到了教與評的有機結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先評后教的設計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設計缺乏目標的導向,只重視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教學效果比較差。評價要建立在清晰的目標基礎上,根據目標對教育效果進行評價,使目標得以實現。在新型教學模式下的評價,已不再是僅僅完成教學任務后的活動或者是單一的做題練習與考試。課程的標準是它首先要思考的,它的學習目標的設定是根據課程標準所對應的學習結果來設計制定的,然后確定達成目標的條件,最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與完成學習目標的距離,根據目標的需要來設計教學活動,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4.評價形式的多元化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受中考的影響,評價被異化,一方面,窄化了評價方式,只限于紙筆考試測驗;另一方面,評價內容片面,過于注重過程與知識的掌握,對學習知識的方法與情感過于忽略。選擇評價的方式往往取決于評價的內容與目標,由于評價的內容和目標按課程標準規定是多元化的,所以就決定了在“教、學、評一體化”課程教學中,評價的內容和目標要多元化。
三、設置“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流程
1.目標的設置
在教學中,教學目標的精心設定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師生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是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出發點與結束點,對于選擇教學內容、組織教學過程、制定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教學結果都起著至關重要的統領和指導作用。比如,在滬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針對“金屬和金屬材料”這一環節授課時,首先要對金屬材料屬性、化學性質、資源利用及保護等教學單元的過程目標進行確定,然后再用提問方式對每個課時需要學習的具體內容進行確定。例如,影響鐵銹腐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之間存在何種關系、對結果猜想依據是什么、通過實驗設計方案得出什么結論,等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2.標準的確定
“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評定標準是在教學目標確立以后,依據教學實際制定的。評定標準是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和準則,讓師生明白什么樣的情況為合格,什么樣的標準為優秀等,為后續工作確定方向,為結論尋找證據,充分體現評價設計先于課堂教學的特點。
3.學案的編寫
評定標準同時是學案編寫的重要依據,結合課程的特點進行學案編寫,實現對學生學習當中信息的搜集,根據整個學習研討活動進行學案填寫。
四、初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
1.創建有利情景
情景是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可借助實驗、圖片、科學資料以及活動的精心設計來進行情景創建,對學生既有的經驗、想法抑或設計問題的方案等進行激發,然后利用多元化交流形式,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2.整合有用資源
教學巡視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的同時,還對有用的“原始資源”進行捕捉匯集,整理,形成有用的新型資源,最后有條不紊地進行反饋,對相關問題進行比較、補充、修正,對學生原有的概念知識進行升級,并且形成全新的標準,然后對這種評價標準在學評共建的基礎上進行轉化。
3.優化評定標準
讓學生對自身的表現標準清楚了解,是使學生實現學習自控能力的重要條件。通過對規范用語進行整合、提煉,使制定的標準得到師生認可。學生可以對設計方案進行反思,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學習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增強。
五、結束語
構建科學高效的初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育部門及廣大教師不斷探索與研究。在教學過程中,融合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是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程度,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朱賢芬.初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2015(10).
[2]王小惠.初中化學發展性學生評價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