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瑜
摘 要:習文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有先認識漢字,了解漢字的用法,才能正確地組詞造句,最終完成文章的創作,由此可見識字的重要性。趣味識字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通過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漢字的讀寫技巧。論述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趣味識字;小學語文;實踐應用
小學生活潑好動、缺乏耐心,他們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再加上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很難準確地理解語文知識,這些都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并結合生活實踐,用趣味識字法組織教學工作,使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主動、高效地學習。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小學教育是所有教育形式的起點和基礎,打好基礎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十分必要的。小學生的思想單純、天真活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可以綜合參考小學生的生活環境、識字基礎以及其他因素,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以此來調動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新奇的體驗,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例如,在學習《人有兩個寶》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反復朗讀詩歌,并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教師可以為課文量身設計一套動作,讓學生一邊朗誦詩歌,一邊學習動作,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模仿和學習中,進而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
二、設計豐富趣味的識字形式
趣味識字教學的核心在于“趣”,因此教師的一切教學工作都應該圍繞著“趣”展開,讓學生從識字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樂趣,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播放圖片和動畫,通過觀看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學生認識漢字的組成結構,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比如,學習有關動物、人物、車輛、建筑等漢字時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以動物為例,教師在播放狗、貓、牛、羊這些動物的圖片時,應在旁邊標注漢字的發音和寫法,并為動物配上相應的音效,這樣學生在模仿小貓、小狗的叫聲時就會不知不覺地學會漢字,看到漢字時腦海中也會產生動物的形象,有助于訓練學生的聯想能力,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漢字的水平。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榮譽感和好勝心,渴望獲得教師的關注和認可,所以教師可以用競賽的形式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主動學習漢字,為自己爭取榮譽。教師可以在每個單元課程結束后組織一次漢字競賽,考查學生對本單元生字的掌握程度,或介紹學生閱讀一些優秀的課外讀物,并從中選出生字進行考核。教師在競賽過程中應加入游戲的元素,比如,猜謎語就是比較適合小學生玩的益智游戲之一,教師可以用猜謎語的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例如“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是“廣”字,“一加一”是“王”字等,這類謎語比較簡單,小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出答案,同時他們還會被這種新奇的教學形式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猜謎中,這對于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漢字普遍不是單獨出現的,它們往往在不同的語句環境中有不同的含義,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不同的語境,通過組詞造句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漢字的學習要領。例如“畫”這個漢字既可用作動詞,又可用作名詞,教師應該造兩個不同的句子,讓學生辨別。比如“這幅畫真漂亮。”“他畫的和真的一樣。”這兩句話中前一個畫是名詞,后一個畫是動詞,通過這種對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快速了解漢字的正確用法,日后學習用漢字進行組詞造句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三、結合生活實踐,進行識字教學
生活中處處充滿學問,處處皆語文,如果小學生能夠將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事物與識字進行聯系,就能有效地鞏固已學的知識,進一步加強識字記憶。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字形與生活經驗進行聯系,例如,“看”字下面是“目”字,容易和“日”字混淆,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例如,孫悟空怎樣看的,學生會立刻模仿孫悟空的動作,然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點撥,“看”字下面是一個“目”字,即眼睛,我們都是通過眼睛來看。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自然能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
趣味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不僅要讓學生真正地學會漢字的發音和寫法,還要讓學生學會漢字的正確用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并將這種興趣延伸到所有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使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能順利開展。教師應該深入研究趣味識字法,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和學術性,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下良好而扎實的語文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憲華.芻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創新[J].求知導刊,2015.
[2]董曄.關于做好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幾點見解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