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順珍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位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會對自己的學生這樣說,而且會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那么什么是興趣?興趣是個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chǎn)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便會主動愉悅地去思考、探究,從這個意義上,講興趣就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nèi)力。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興趣
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使他們最樂意接受教學信息,有效地激發(fā)他們良好的學習動機。因此,興趣培養(yǎng)在課堂上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呢?隨著當前轟轟烈烈的新一輪課程改革,結(jié)合我個人多年的具體實踐,談?wù)勛约簩Υ说膸c體會。
一、找準入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果老師在教學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石”,就能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激起千層浪”,興趣盎然。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找到這個“石”呢?首先,要研究學生最易產(chǎn)生興趣的“源頭”。比如,自己身邊熟知的事物、最能觸動心靈的事物都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了解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態(tài)度、方法、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老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從適當?shù)慕嵌葘で髮W生學習的興趣點。比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知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有一定的觀察力,而且學校花園里就有兩顆古老而高大的槐樹,于是我就以樹為切入點,讓學生談自己早上、下午在花園里玩時觀察到了什么,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把觀察點移到樹上,讓學生以樹為題,說說自己見過的最大最美的樹。學生都滔滔不絕地贊嘆自己所看到的樹。看到學生興趣高漲,我順勢將一棵高大的榕樹通過多媒體展示在他們面前。學生被榕樹的大、奇、美驚呆了,更被那“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的熱鬧壯觀景象深深吸引住了,這時我趁機切入主題,讓學生邊看畫面,邊聽配音朗誦,邊思考:“這棵大榕樹有哪些特點;作者為什么把這里比作‘鳥的天堂?”這節(jié)課的教學讓我真正體會到抓住學生的學習契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地探究學習,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編寫詩歌、自由詩或順口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jié)、歸納,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我引導學生編寫自由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后,學生深深地愛上了這“鳥的天堂”。我就讓他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紛紛上臺表演,有的朗誦、有的舞蹈、有的歌唱,還有一個學生即興作詩:“榕樹生南國,枝繁葉又茂。大鳥和小鳥,把此作天堂。”獲得了同學和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這樣的教學不光形式多樣生動,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
三、語言幽默與詼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家都知道,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道理比直截了當?shù)卣f更容易被人接受。趙本山的小品有那么多觀眾喜歡,其實也就是被他那幽默詼諧的語言所吸引,讓人們在笑聲中得到了精神享受,同時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詼諧的語言能讓學生會心地笑,輕松地學習。由此,作為老師應(yīng)該把自己的語言當作火種點燃學生心底的興趣之火,使課堂氣氛充滿活力,同時又輕松愉快。
四、將語文教學融于社會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是最接近社會生活的一門學科,它像電視劇一樣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要是把語文教學融于社會生活,學生很快就會感受到課文的樂趣。可是現(xiàn)在的學生與社會接觸較少,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生的視野從課堂引向廣闊的社會。比如,我在教學《第一場雪》一課時,先讓學生收集天氣與莊稼收成有關(guān)的諺語,請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如,學生收集的“芒種不種,種來無用”“立夏不下,犁頭高掛”“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看著學生興奮不已、躍躍欲試的樣子,我順勢問:“你們想不想看到下大雪前后的景象?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喜悅的心情嗎?”把學生引入課文中,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問題。課堂上我還播放了有關(guān)的雪景,讓學生把課上學到的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這樣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激發(fā)他們?nèi)ビ^察、去思考、去探究。另外,每次觀看了我們學校的“國旗下講話”后,我都會花時間針對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比如,怎樣做人、怎樣學習、怎樣朗讀、怎樣保護環(huán)境等,以便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
結(jié)合上面幾點看法,我認為,提高學生興趣是一門藝術(shù),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yīng)該不斷地去探討、鉆研。只要我們心里裝著學生就會用全部的愛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用愛心去澆灌學生的心靈之花,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肥沃土地上結(jié)出令人驚嘆的
碩果。
參考文獻:
朱翠林.也談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J].大同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