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偉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進行淺談。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思維;重要性;問題;策略
教育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僅是使學生學會必要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初中化學是初中階段學生的重點科目之一,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授外,要更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化學作為一門理科課程,比較重視學生解題思路和思維的培養。在實際的初中化學學習中,學生在進行基本知識點的學習之外,還要通過一定題目的訓練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應用,從而使學生在考試中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但在實際的題目訓練中,考查的是對知識點的準確及合理的搭配應用,這就需要學生具備創新思維的能力,以使學生對題目能夠進行正確的解答。此外,如今社會最看重的就是創新,通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帶動學生整體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畢業工作時能夠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二、目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教師不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我國傳統教學思想中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一教學現象帶來的弊端,在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中逐漸暴露出來。雖然相關人員采取措施,使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如今大多數教師在實際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仍未做到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完全重視,甚至一些教師仍遵循傳統教學中重視教師地位的教學思想,這就無法對學生缺乏的能力在本質上進行專項教導,從而不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2.缺乏科學的教學模式
在教育部門對學生創新思維的不斷強調及新課程標準改革提出后,越來越多的初中化學教師,認識到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學習上所帶來的幫助,并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采取教學措施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理論體系的指導,這就導致出現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使得不能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實現此教學目標。如果在“金剛石、石墨和碳60”的教學中,教師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就會嚴重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具體措施
1.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組成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幫助和引導的作用,真正決定學生成績和學習成果的主要因素來自學生,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及學生的利益出發對學生進行全面健康的培養。如,講解“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二課時“氧氣”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講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有高錳酸鉀加熱分解、雙氧水加催化劑二氧化錳分解、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加熱分解及電解水的方法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氧氣制取方法的原理教授給學生并向學生介紹這些反應所需藥品的狀態、所需實驗器材的操作注意事項等,由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觀察到氧氣在不同方法、不同條件下制取的現象及原理,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氧氣制取過程提出疑問,然后由老師進行解答,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創新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對教學方式進行科學的創新
針對因缺乏科學的教學模式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阻礙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問題,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以及對教學方式的科學創新進行解決。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師生間良好的互動交流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準確,從而依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及對知識、能力需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創新,進而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如,講解“元素”一節時,對元素周期表進行學習,元素周期表中隱含著許多化學元素之間的規律,如元素周期表每個周期中的元素具備相同的電子層、每列元素的最外層電子隨著周期數的增加而有序的增加等,教師在該部分知識的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對元素周期表感興趣的地
方,從而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在教學內容中增加學生對其感興趣的知識的推測、猜想和驗證的環節,進而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不僅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國化學事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落實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教學目標,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童舒陶.基于科學素養提升的初中化學教學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22).
[2]文濤.略論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途徑[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
[3]沈鷹峰.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