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夢雅
試想,你有一條條紋圍巾,公交車到達時間可以顯示在圍巾的條紋上。或者一件隨時匹配自動更新臉書動態的襯衫,或者是一條可讓你每天隨意變換色彩和圖案的裙子。
上述說法已不是什么幻想。來自美國伯克利信息學院的研究人員新開發出一種變色的“智能紗”,它可使織物變成如同電腦顯示器般。這種智能織物可使服裝或其他紡織品具有動態變化的色彩或圖案。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功能,這種織物甚至可以與個人網絡相連接,它遇到你在社交網上的意中人時可巧妙地變換色彩。
這項奇妙的技術被取名為“落潮”項目,由伯克利信息學院研究人員與谷歌先進技術結合,與其部門“變色花”項目成員共同創立。研究人員解釋說,將其取名為“落潮”的原因是相比快速變化的傳統屏幕媒體,該織物的顏色變化更像是潮汐的起落變化。
“落潮”的核心技術包括導電絲,涂有變色漆,通電后的它逐漸升溫并改變顏色。該項目成果在2016年的世界人機交互大會上展示,并獲得了最佳成果獎。項目團隊與包括5名時尚設計師在內的17人不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他們對智能紗市場的目標人群以及用戶進行了調查并邀請用戶體驗。
最初幾名參與者對“落潮”項目持懷疑態度,他們紛紛表示不愿意把“屏幕”穿在身上。這個想法讓他們聯想到過去的發光服裝:閃爍的圣誕毛衣和兒童鞋,或是在嘉年華和游樂園發放的燈光護目鏡。
然而“落潮”遠非通過發光屏變色的織物。消費者通過觸摸織物樣品便能改變色彩,這改變了參與者過去的認知,其中一位表示它的觸覺更像是布而不是塑料,這使它更受人喜愛。
“落潮”精妙的顏色變化特質終于贏得了參與者的認可。他們表示其幽靈般的熱變色材質具有可喜的綠色環保特征,并且也可營造令人放松的禪境體驗。參與者認為,可以用“落潮”變換的色彩迷惑他人,也通過服裝的顏色圖案變換取悅人們,這樣的體驗“落潮”給人們帶來了愉悅、快樂,以及某些大家共知共享的東西。
伯克利研究人員與谷歌聯手,通過先進技術的交流,創辦了項目組成員內部技術孵化器。該項目組的“變色花”項目是以自然和舒適的方式將傳感器和反饋設備嵌入面料和服裝。其生產平臺還包括將導電纖維織入的時尚織物,加入更小、更靈活的計算元件,反饋裝置(如觸覺反饋和發光二極管)信號等等,也可與服裝交換數據程序,與軟件編程接口。
然而,據伯克利信息學院報道,近期人們在市面上還找不到擁有“落潮”技術的服裝。雖然該計劃正在尋找可穿戴的計算機技術商家,但目前不適合大規模使用。盡管如此,“落潮”技術不僅有助于引發聯想以及揭示人們關于計算機服裝化的真實想法,也對傳統相關行業起到促進作用,促使紡織業朝更快更新的領域拓展。
(據印度《技術紡織物》http://www.technicaltextile.net/news/colour-changing-smart-thread-turns-fantasy-into-reality-180157.html?page=1最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