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慶平



灤河源頭的豐寧,這片肥沃的土地,京都邊上奢侈的藍天白云,鳥兒輕輕地哼著節拍,花兒隨著風兒微微點頭,馬兒在嫩綠的草原上自由馳騁!人的心兒隨著仿佛躍動起來,在這一刻獲得渴望已久的自由!
別有洞天的白云古洞
白云古洞位于豐寧滿族自治縣黑山嘴鎮西側,正像是一處碩大的自然山水盆景。因為外面群山平淡無奇,唯獨在這一條山溝里,方圓四平方公里的地方,匯集了奇峰、奇洞、深澗、飛瀑、深潭和古寺、道觀、尼庵等,同時具備險、峻、奇、幽、秀全部美景要素。凡是到過這里的人,無不為之稱奇叫絕,流連忘返。
白云古洞是三大天然洞群的總稱。由白云古洞、白骨洞、仙鶴洞、無底洞、小西天等洞穴組成了白云古洞群:由八寶洞、賜福洞、二仙洞、神峰洞、打座堂等洞穴組成了八寶洞群:由哈哈洞、子午洞、修身洞等洞穴組成了哈哈洞群。三大洞群的13個崖洞石屋,似天神在山頭、山腰、山底開鑿的13個神奇迷宮,充滿了險峻與奧妙。
白云古洞風景名勝區周圍峰巒陡峭。一道天然山門,開出這樣的門才真正叫鬼斧神工。從“門”兩邊沖刷的光光的、圓圓的溝槽會讓你明白什么叫歲月?到了大月牙天,就算進入景區了,山呈絕壁相對,抬頭可見兩條優美的弧線,隨著視線飄移,你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一輪彎月。腳下雖然已經用條石鋪成甬道,但是山洪沖刷送出的碎石還鋪在路上。
洞穴之中白云古洞面積最大,有600多平方米,洞闊可容納干人。因洞頂石塊顯片片白色漬痕而得名。洞內建寶華寺,是僧人修行的場所。有常年從洞頂滴水的天井,下置一鐵鍋接水,據傳從中取多少水也不見少,沒人取水也不外溢,被稱為一奇。洞側有無底洞,洞外有神秘的石碾和僧人的墓地塔林。
哈哈洞位置最高,從對面山上看,洞口像哈哈大笑的兩只眼睛:二仙洞兩洞相通,首體相連:賜福洞為洞中一奇,深不可測,好似穿透了谷底:小西天洞口上書“別有天”,極難攀登,不亞于唐僧西天取經需闖過的一道難關:懸崖絕壁上懸有一洞,常有仙鶴飛進飛出,故名仙鶴洞……真可謂洞中有洞,景中套景,一洞更比一洞奇。
曲線天,實際是一條50厘米左右彎彎曲曲的山縫,根本看不到前面有路,也不會相信自己能從這么窄的縫隙鉆過去。第一次到這里的人絕對不敢向前半步。其實只要你大膽地向前走50米左右,眼前會突然豁然開朗,出現一片開闊的新天地。
景區內還有奇峰異石,如臥獅山、佛掌石、三山斗扣、增祿巖:山泉飛瀑有十個瀑潭和天井、人井、地井:人文景觀除寺廟外還有修真道、長壽橋、云梯、云池、棧道、打坐堂等。在約4平方公里的景區內奇峰林立,洞穴密布,峽谷幽邃,曲徑干折,古木參天:還有云池碧水,條條深澗,繁花灌木,自然風光集奇、險、幽、美于一身,形神兼備:還有傍山而建人文景觀的僧剎寶華寺、道寺青云觀、尼廟隱仙庵。
景區內古木枝藤,隱天蔽日:泉水溪流,叮咚有聲:俊鳥唱和,婉轉成韻:奇花異草,爭奇斗妍,特別是端午前后,杜鵑花、杏花、櫻桃花等相繼開放,與蒼松翠柏相映成趣,別有洞天。
蔥郁千年九龍松
神奇的古松必然會有許多美麗的傳說,相傳在900年前,從白云峽谷飛來一只仙鶴,口銜松籽,在一小樹枝頭歇腳。忽然,一陣清風掠過,松籽飄落。自此,生根發芽,成長起來。小松樹一長起來,竟生出九條枝干,而且,枝枝像龍。
九龍松位于豐寧縣城西北方向15公里處的五道營鄉,此樹栽植于北宋中期,歷經六個朝代,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從其外觀看,它有九條粗大的枝干,盤旋交織在一起,九條枝干,枝頭好似龍頭,樹身彎彎猶如龍身,樹皮呈塊狀,好似龍鱗,九條枝干條條像龍,飛騰而起,故當地百姓稱其為九龍松。
從遠處看,它就好像一個大大的盆景,換個角度,其外觀迥然不同,如從北朝南看,此樹的輪廓和長勢,同前面駙馬山山脈的輪廓走向完全一致,更尤為奇特的是此樹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地分為上下四層,與其對應的駙馬山也相應地分為上下四層,山和樹遙相呼應,相映成趣。
枝干長勢也頗為奇特,經過干年歲月,并沒有向高處生長,而是向四處延伸,而且它所有的枝干全部是盤旋、彎曲、翻轉著生長的。每年都會結出松果。松子在未成熟時潔白飽滿,成熟后里面只有一層皮。經過專家測定,樹周圍為一強大的混元氣場,如閉上眼睛,可感覺到某種東西,耳貼近樹干,可聽到一種異常的回音:而且此松獨木成林,一縷微風掠過,也能響起松濤陣陣。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此樹沒有樹冠,卻仍能生長了近1000年,至今也無法找出準確的理由來加以解釋。九龍松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松當之無愧,即使黃山之松,孔府之柏也無出其右者,故在中國河北林業志的頭一章中,這神奇的九龍松又有了“中國北方的森林之王”的稱謂。
天仙府地喇嘛山
喇嘛山原名黑山,因為遼代時有喇嘛在此居住修行而得名,主峰海拔1198米。此山地質結構特殊,地質專家在此發現了世界罕見的第四紀冰川奇觀,峰脊上懸浮的冰川漂礫冰臼蔚為壯觀,有“天下第一臼”之稱。2000年朱镕基總理途經這里時就曾贊道:“這山很美,是很好的旅游資源……”
山上景觀以裸露的花崗巖地貌為主,如柱峰、懸崖、禪洞、怪石、鞍馬石刻等,包括佛珠洞、冰臼公園、甘露禪院、窟窿山等大型景區以及蟠桃石、豬頭石、榔頭石、帽山、陰陽石、慈母攜子、鎮山印、摩崖造像、馬鞍石、月珠寺等小型景點。
佛珠洞是喇嘛山景區的第一景,號稱承德四大奇洞之一。此洞是古代冰川運動的遺跡,洞外有18塊巨石覆蓋其上,酷似一串佛珠,故稱佛珠洞。以溝壑為線,共長五百米左右,從山麓地帶一直分布到山脊、山峰。從洞門而入,一路上忽寬忽窄,忽明忽暗,上行下轉,趣味橫生。從石洞一路登上海拔1198米高的喇嘛山主峰,冰臼群一覽眼底。
冰臼公園由冰川時期冰面活動擠壓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冰臼上得到了體現,“天鍋”冰臼群里一個個圓形、橢圓形石坑非常標準和光滑,即使是用現代工具也很難鑿成。這些臼坑距今已有二百萬年。這里還有大量的象形石,如巨大的駱駝、大象、獅子等,猶如一個森林動物石雕公園。除此之外,公園內還有懸壁禪洞、鞍馬石刻、喇嘛佛、神劈石、峰上塔、疊落巖等景點。
山上巖石干姿百態,劈山石、仙人橋、一線天、崖洞等險峻峭拔;醉臥雙獅、談心巖、三仙巖、望日臺等宏大雄奇;喇嘛巖、獨秀巖、母子巖、朝圣巖、望景峰、熊巖等惟妙惟肖,呼之欲出;香爐巖、臥馬巖、玉屏峰、繡球石等小巧可愛,形神兼備。
諸峰渾然天成,橫縱俯仰,遠近高低則景致迥異。喇嘛池、南八仙、中岳、南岳、烏龍洞,別有洞天,或巖、水、林相映成趣,或自鑄一格,別成一景。山下泉水飛濺,落英繽紛,雅魯河依山流過,碧水長天,奇峰秀水,走進這里疑是走進何處天仙府地。
大自然的饋贈
千松壩森林公園位于河北省豐寧縣西北部,京北第一草原大灘東南,是壩上草原上一座以天然森林生態景觀為特色的新辟旅游風景點。2萬畝原始云杉林,棲息著野兔山雞等野生動物,出產黃芹、蒼術等野生藥材,盛產黃花、蕨菜等山野特產。不同時節展現不同的迷人色彩!
這里最高海拔可達1892米。夏季十分涼爽,年平均氣溫1℃,最高溫18.3℃,最低溫-16 9℃。由于地勢較低,主溝里有著茂密的水源涵養林,地面上常年有泉水溢出,并匯流成灤河源頭之一。
園內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成為草原上的一塊寶地。被人們譽為草原上的森林風景明珠。有大量的云杉、油松、落葉松、樟子松、楊、柳、樺、櫟、榆等珍惜物種。草本中禾有70種,莎草科46種,百合科48種,唇形科30種,十字花科27種,毛茛科39種。
每逢春夏秋三季,各種草花開放后,整個林間形成大片花海,景色極為壯麗。其中不少植物如二色補血草、金蓮花、刺五加、樟子松、甘草、當歸、蕨類、黃連、百合、麻黃、紅景天、獨活、紫草、百里香等,不僅花色鮮艷,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有藥用、食用價值。
還有數量眾多、起源古老的動物群。經調查,現已知道動物在300種以上,其中猞猁、豹、斑羚、細鱗魚、驢軸棍蛇、黑琴雞、松雞、石雞、勺雞、豺、免猻、黃羊、天鵝、鴛鴦、紅腳隼、灰鶴等均屬珍貴稀有保護動物。
目前,這里已被列為河北省級森林公園。1997年,開始建立小木屋、餐廳等旅游接待設施,是京津冀周邊大量城市居民避暑休閑旅游的又一新興目的地。
最美麗的裂痕
燕山大峽谷位于豐寧滿族自治縣西南部,距北京190公里,西北起鄧柵子,東南至洪湯寺,橫跨湯河鎮和五道營鄉,全長30多公里,是一處集山水森林、奇峰異石、溫泉峽谷于一體的自然景觀。峽谷內的景觀主要是:山、石、樹、水,這四種景觀以不同的姿態融合于一條峽谷之中。
這里的山,屹立峽谷兩側,山頂峰林地貌發育典型,頂部以下的植被覆蓋率極高,遠望去一片黛青色。這里的石,奇形怪狀者甚多,似人、似獸、如塔、如柱者比比皆是。至云霧溝門一帶,一面面巨大的石壁,上及天,下接地,將寬不足百米的山谷襯托得愈發幽深。
這里的樹,有生長在谷地之中的、華北面積最大的白榆林,白榆林屬珍稀樹種,高大挺拔,遠觀樹葉顏色微白,外觀秀麗,很有觀賞價值。除白榆以外,谷內林地寬廣,有面積達數十萬畝的大平臺林區,森林茂密,有年逾300年的古丁香,是很好參觀景點。
燕山大峽谷的水有三種:一是河,燕山大峽谷本為湯河谷地,湯河中流而過,河水清澈,一年四季不斷,河中生有珍貴的樺魚,該魚為湯河特有,個小無鱗,肉味鮮美;二是潭,在山谷中,河流在地勢低凹處潴留而成一個個大小不等的水潭,水色幽藍,水面如鏡,老木倒映,綠藻漂游,景致極美;三是溫泉,這里有著名的洪湯寺溫泉,水溫50攝氏度,日溢量1000噸,含鋅、鍶、鎘、硫等多種礦物質,洗后可祛病強身。
我和草原有個約會
大汗行宮景區是集尋古、觀光、娛樂、餐飲、住宿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景區。它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為背景,而建設的“成吉思汗行宮”,通過景區建設過程中對蒙元歷史文化的挖掘,用點滴講述著粗獷的蒙古民族創造的“馬背文化”。
大汗行宮景區所處之地蒙元時期名為涼陘,意為“涼爽的地方”,早在古代已被譽為避暑勝地,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4℃,是夏日休閑度假的首選,來這里呼吸大自然的氣息感受草原的美麗深邃。
宏偉壯闊的宮門、代表民族信仰的長生天牌坊、戰場上的金戈鐵馬的還原場景、獨具特色的議事金帳、具有強烈宗教色彩并象征神在其位的敖包和集佛教、道教、薩滿教于一體的祭天臺等建筑共同構成景區中軸線。
宮墻左側為元朝的發展史,記載了蒙古民族從原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成吉思汗開國和元朝建立并發展壯大創造一片盛世的景象。生動地刻畫出在這茫茫大草原中曾經興旺發達雄霸百年的蒙古民族征服世界,并創立了世界上最大疆域版圖的元朝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場景。右側是由600個蒙古包組成的兵營,展示了蒙古特色軍帳文化。
騎馬、射箭、漂流、高爾夫練習場、草地摩托、小蹦極、滑草、草原小火車觀光、蒙古人家、花卉觀光、垂釣,傍晚舉行一場盛大的篝火晚會,讓我們共同唱起來、跳起來,為您斟上一杯滿含熱情的美酒,唱上一曲《祝酒歌》,遠方的客人,在此有一段愉快、別樣的旅程。
大汗行宮斡爾朵酒店
斡爾呆酒店坐落于京北第一草原大汗行宮景區,是全國最大的蒙古包群酒店,共計擁有房間100間。標準雙人間位于大汗行宮宮殿區城墻內,整個宮殿區前景展于眼前,營造出一段舒適的夢之旅。豪華標準間的外形運用蒙古包設計形式。豪華套房均采用一室一廳的格局,豪華的內部裝修,運用了獨特的蒙古包設計形式,感受草原、藍天、白云、蒙古包相協調的住宿氛圍!
滿族山城的下榻地
豐寧賓館位于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縣城中心繁華的新豐路,傍依潮河河畔,秀水彎彎,人杰地靈,憑窗眺望可將山城美景和城市景觀盡收眼底。
豐寧賓館是豐寧縣城唯一一家按照國家四星級標準建設的酒店,主體面積15000m2,層高14層,整體以中式裝修風格為主,典雅大方,同時配有電腦管理系統、信息寬帶系統、中央空調系統、國內國際通信服務、有線電視系統、整體Wifi覆蓋等,滿足不同住客的需求。
賓館共設有總統套房、豪華套房、貴賓套房、商務套房、標準間、大床房等客房141間,擁有大中小型會議室4個,最多可召開500人會議。
餐飲部位于賓館的五、六層,配有專業的廚師團隊,能提供粵菜、川菜、蒙餐及當地土家菜,能容納800人同時就餐。
賓館距長途汽車站1公里,門前有多路公交車輛穿行往來,出行極為方便。周圍旅游資源豐富,距國家4A級風景區京北第一草原、國家3A級景區白云古洞、九龍松公園、佛珠洞、冰臼公園、洪湯寺溫泉、干松壩森林公園及喇嘛山風景區等優質旅游資源均在一小時車程之內。
賓館地處酒店、餐飲、商場、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體中,承德商廈、福樂家超市、縣醫院、移動通信、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環繞其中,客人在此可以放下平日的工作壓力與生活的包袱,盡享舒適、便利和輕松的出行生活。
草原深呼吸
東杉壩上草原假日酒店位于北京最近的原生態壩上草原,壩上草原自古就是皇家、名人游獵避暑之首選,歷史上的壩上草原,是游牧民族活動的“T型臺”。
地處豐寧京北第一草原,四星級酒店,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客房68間,餐廳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有會議室5個。配有游泳館、保齡球館、KTV包房等齊全的娛樂設施。
東杉壩上草原假日酒店是河北省豐寧縣政府授信認可的規模最大、硬件設施最佳的大型假日酒店。酒店總占地面積4000畝(含一個人工湖),一期工程占地面積1500畝,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置身其中視野所及之處均屬東杉壩上草原假日酒店范圍,從地形上看東杉壩上草原假日酒店位于草原高坡腹地,放眼望去頗有一覽眾山小之感。
東杉壩上草原假日酒店是壩上草原唯一一家掛牌四星級園林式假日酒店。擁有小別墅11棟,大別墅2棟,蘇式別墅2棟,主樓和中式Loft庭院各一棟,普通、商務、中西式、總統套房等280余間客房。
酒店設有會議中心、多功能廳,采用高科技數字控制處理,先進網絡支持,會議視聽設備、立體聲和同聲傳譯系統等一應俱全。蒙古包群集中經營民族風情服飾、裝飾品及草原風味食品。
2500多平方米的生態園餐廳,假山矗立,溪水潺潺,就餐環境優雅,不僅提供各地美食,更特有烤全羊、野山菇、野兔、大雁、狍子肉等草原風味美食。酒店內擁有露天游泳、草原摩托、吉普越野、KTV包房、臺球廳、棋牌室、咖啡廳、馬術俱樂部、射箭等齊全的娛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