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強
摘 要:在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一些以往不受重視的學科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和藝術審美能力,小學美術課程也是如此。作為小學美術老師,一定要順應改革發展的潮流,改進小學美術教學方法,推進小學美術課程的變革,為教學增加新鮮元素以及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改革初探
作為小學美術老師,首先應該意識到小學美術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首先,小學美術不僅是小學生美術學習的啟蒙課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美術技能,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根據目前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發展的現狀,對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了探究。
一、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課堂教學氛圍作為大環境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學氛圍融洽積極,那么小學生就能夠保持一種昂揚積極的斗志去學習,反之,如果處在一種消極沉悶的課堂環境中,那么學生的整體學習積極性也不會太高。因此,作為小學美術老師,除了要在教學內容上保持嚴謹性和創新性,還應該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積極的課堂環境。首先,上課時,老師需要多用積極的語言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多給予學生以鼓勵,盡量避免使用消極低沉的語言;其次,老師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思想,上課時多提問學生,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中去,發揮學生在教學中參與和主導的作用。另外,作為美術老師,還要多與學生建立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默契,讓學生從心底喜歡美術老師的課堂,愿意上課。除了在上課時與學生溝通,老師還要在課后多關心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多給學生建議,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嚴師益友”的形象。另外,小學生總是會把對一個老師的喜歡轉移到這門課程上,也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的思想,所以,小學美術老師更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小學生提高對小學美術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轉換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課程
在長此以往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習慣了自己站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講的模式,這樣的教學過程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枯燥和厭煩的心理。所以說,作為小學美術老師,一定要對課程進行創新,讓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感受到教學的新意。比如,老師可以把多媒體科學地引入到教學中來,利用多媒體鮮艷靈活的畫面或動畫創設教學情境,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激發學生的靈感,給予學生美術藝術的享受,從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思路。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要注重教學主題的書面內容,還要注重多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會真實細致地觀察生活,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美術作品創作,培養學生的美術個性化。另外,在課后,很多美術老師沒有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習慣,就會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繪畫技巧不能得以應用,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繪畫技巧的進步。因此,作為小學美術老師,要嘗試著給學生安排一些有意義的作業,如母親節制作工藝品報答對母親的愛,圣誕節互送手工賀卡等等,這樣既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的美術技能得到及時的鞏固和復習。
三、激發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是小學生學習美術的啟蒙時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小學美術老師,除了上課時的教學熏陶之外,還應該多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闊視野。積累素材。比如說,老師可以把學生帶出課堂,參觀大自然中的素材景象,或者是參觀一些畫展,這樣能夠更好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在課堂中,老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美術名家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另外,作為小學美術老師,還可以通過定期舉行美術競賽等活動幫助學生提高美術繪畫能力。比如班級內部的美術競賽,老師給學生安排一個繪畫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體進行構思和繪畫,老師作為評委,給學生的繪畫成績進行打分,選出最好的美術作品,并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表揚和獎勵。老師還可以組織班級間的美術競賽以及學校之間的美術競賽,利用競賽的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水平,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每一次的競賽之后,老師都要對學生的整體表現進行一定的評價和總結,以便激發學生下一次的進步和改善。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老師應該從分析學生、分析教材的角度不斷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老師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多理解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培養師生默契,提高學生之間的競爭模式。另外,老師還要多帶領學生去開闊視野,參觀畫展,幫助學生培養審美能力,老師還要多組織學生之間的競爭比賽,利用競爭意識幫助學生提高美術水平。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切實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有金.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
[2]孫傳云.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區教學,201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