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
快餐、甜食和汽水或致腸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吃巧克力或者餅干、蛋糕等其他甜食都會提高患腸癌的風險。這是醫學科學上首個揭示高脂肪和高糖分飲食與結直腸癌腫瘤之間關聯的研究。不過,并非所有休閑食品都需要被列入黑名單,這項英國的研究指出,如果喝足量的咖啡,也可能會產生保護效果。
腸癌在所有癌癥中危險性排名第二,致死率僅次于肺癌,在英國,腸癌每年導致1.6萬人死亡。過去的各項研究已經發現,食用培根和香腸等加工肉類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但該研究則強調,其他很多頗受歡迎的食品也存在加速腫瘤出現的危險。
英國愛丁堡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研究者,向同一地區內的2000名腸癌患者和3000名普通志愿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飲食情況。最終,科學家收集到一份包含170多個項目的食品清單。
通過對這份食品清單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吃“高能量食品”最多的群體,比很少吃這類食品的人,罹患腸癌的可能性高出18%,高能食品包括甜點、巧克力、餅干、蛋糕、糖果、堅果和薯片等。
研究者特別強調,即使是對于日常保持運動、體重指數未超標的健康人群,“高能量食物提高腸癌風險”這一結論仍然成立。
不過,發現中并非所有的結論都令人擔憂,例如,咖啡就可能對維護腸道健康有所幫助。數據顯示,喝足量的咖啡可以降低8%的腸癌風險。咖啡帶來的益處可能源自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它通過保持腸道活躍而起到保護作用。
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索多拉托博士表示,她的研究目前尚未徹底證實高糖、高脂食品引發癌癥的結論,還需要更大型的研究加以確定。但她強調說:“知曉這樣一個結論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工業化國家,其國民對這類食品有著巨大的消費量。”
該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于《歐洲癌癥預防雜志》上。格拉斯哥大學營養學教授麥克林則指出這項研究中存在的一個缺陷,即參與測試的癌癥患者可能無意中強調了他們認為有害的食品。他說:“我們還不能說科學已經證明甜食和快餐食品會引發腸癌。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非常明確一點: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運動,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
同樣參與研究的還有來自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杰西卡·哈里斯。她表示:“只靠這一個研究并不足以明確甜食和快餐與癌癥有關,但限制高糖分、高脂肪飲食仍然是明智的做法。高糖高脂飲食會讓你的體重增加,而我們都知道肥胖是腸癌的高風險因素之一。降低結直腸癌患病風險的最好方式,就是少喝酒、多運動、均衡飲食和保持健康的體重。”
多喝含糖汽水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新加坡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長期多喝含糖汽水,那么即使沒有導致體重增加,也會增加人們患糖尿病的風險。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及其美國同行報告說,這項研究所依據的基本數據來自該醫學院1993年至1998年開展的新加坡人健康調查,當時有6萬多名年齡從45歲至74歲的人通過問卷調查提供了飲食與生活習慣資料。研究人員在1999年至2004年進行過追蹤調查,聯絡了其中4萬多名原本未患任何慢性病者,結果發現其中2273人得了糖尿病。
通過分析被調查者的飲食習慣,研究人員發現,每周至少喝兩次汽水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喝汽水更少的人高出49%。這是在考慮年齡、吸煙、飲酒等與糖尿病有關的患病風險因素后得出的結論。
研究人員還發現,5年內體重增加3千克或更多的人,假如每周至少喝2次汽水,那么他們患糖尿病的概率會比體重發生同樣變化但不喝那么多汽水者增加70%。5年內體重減少、沒有改變或增重少于3千克者,如果每周至少喝2次汽水,那么他們患糖尿病的概率會比體重變化相同但不喝那么多汽水者增加20%。
新加坡專家指出,上述發現表明,對于體重增加較多的人,多喝含糖汽水對他們的健康影響會更顯著。
糖分是胰腺殺手?癌癥風險高九成
瑞典一項科學研究卻發現,糖吃得太多,會增加某些癌癥的發病。甚至嗜糖比嗜煙更可怕,甜食就像毒品一樣,會讓人上癮,繼而慢慢損害人的健康。
科學家對8萬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記錄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和癌癥的發生情況。結果顯示,與很少喝甜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兩杯甜飲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要高90%;每天吃5小勺糖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要比不吃糖的人高70%;每天吃用甜的水果醬涂抹的面包片的人,患胰腺癌風險也比不吃甜食者增加50%。這一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引起了營養界和醫學界的普遍關注。
事實上,糖與癌癥的關系遠遠不止于此。一項針對膽管癌患者的調查發現,吃糖較多的人膽管癌的發病風險明顯增大。另一項在21個發達國家進行的調查則表明,精制糖的攝入量是老年婦女患乳腺癌的一個可能誘因。“甜食與某些癌癥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它們卻可能是潛在的源頭。”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出了這樣的警告。
女性多吃甜食更易患心臟病
意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攝入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可能增加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向15171名男性和32578名女性發放飲食調查問卷,以此展開研究。
結果顯示,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最高的女性罹患心臟病概率是攝入量最低女性的2倍。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將導致人體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從而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還采用“升糖指數”和“升糖負荷”兩個指標,衡量食物攝入對血糖的影響。
調查顯示,攝入水果、蔬菜、全麥等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引起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變化較小,攝入面包、甜點、甜麥粥等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引起血糖和甘油三酯變化較大,攝入升糖負荷最高的食物的女性罹患心臟病的概率是攝入升糖負荷最低的食物女性的2.24倍。
沉迷甜點或導致注意力分散和記憶力衰退
研究發現,沉迷于對甜點的渴望是件很費腦筋的事情,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集中思考其他事情。
科學家稱,全身心對抗巧克力或草莓冰激凌的欲望,可能會導致從簡單的記憶力衰退至車禍等系列事件的發生。
這項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們對一些具體的食物和品牌的渴望。據稱,有些人在渴望食物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有饑餓感,還是因為想要吃某種品牌的餅干或某種味道的冰激凌。
澳大利亞研究小組對食欲是否會影響人們專注于其他事物的能力展開了研究。他們發現,在接受系列測試的過程中,那些喜愛巧克力的志愿者們,在伸手可及的范圍內放有打開的巧克力的情況下,他們的反應慢于那些在沒有擺放巧克力的區域內接受同種測試的志愿者,而且他們的記憶力也比后者差。
這些來自墨爾本弗林得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相信,當人們渴望一種食物時,他們腦中就會形成該食物的記憶圖像。該圖像會限制執行其他任務的大腦區域的能力,包括算術和記憶力,而其后果卻不僅僅是這些。
墨爾本弗林德斯大學研究員在《心理科學近期趨勢》期刊中寫道:“雖然因對個別食物的渴望而產生的認知影響可能很小,但實際上,在日常情況下,認知資源的小幅減少都會對人體最佳狀態產生不利影響,從而降低工作效率或增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當人們渴望某種食物時,人腦中就會出現它的記憶圖片。在這種情況下,在大腦中填充其他記憶圖片,例如想象彩虹的形態,也可以減輕食欲。研究員伊娃·肯普斯說:“簡單的視覺工作就可能有助于抑制食欲。”
另外,美國《神經病學》雜志刊登德國一篇研究文案發現,吃太多甜食也容易導致健忘,而保持較低血糖水平有益大腦健康。
該研究發起人為柏林查理特大學附屬醫院的阿格尼斯·福里奧博士及其同事,他們對平均年齡為63歲的141名沒有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的參數者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測試了參試者血糖水平,并讓他們接受記憶技巧測試,然后還對參試者進行大腦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測試以測量其大腦海馬區域(負責記憶的大腦區域)的變化情況。結果發現,血糖水平維持在較低水平的參試者,更可能在記憶力測試中獲得較高得分。研究還發現,血糖水平高的參試者在聽完15個單詞后,30分鐘內很難記住這些單詞。參試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每增加7毫摩爾/摩爾,能記住的單詞就會遞減兩個。
福里奧博士表示,研究結果表明,人體血糖水平升高會造成認知減退,導致記憶力減退。即使血糖水平屬于正常范圍,適當降低血糖也是有效預防與衰老有關的記憶力問題和認知能力減退問題。不過,研究人員告誡,血糖正常的人群切勿因為這項研究結果而擅自服用降糖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