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
【摘要】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前提下,各大通信企業若要贏得市場,就必須面臨著從傳統的語音電路業務為重點朝數據分組業務為重點方向轉變。然而通過IP式的分組傳送網能使通訊企業能夠快速適應這種業務模式的轉變。文章主要對IP的分組傳送網的發展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 分組傳送網 發展設計
近年來,圍繞互聯網所開展的相關業務越來越多,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各大通信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隨著PTV, VoIP , P2P等相關技術應用越來越來廣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影響力。目前,已經有大多數業務是通過視頻等相關數據來來得以體現,這也使得通信相關業務越來越IP化發展,通信企業作為基礎網絡的傳送網,因更加重視IP分組傳送網的發展,并作出合理的設計。
一、IP化對傳送網的影響
近幾年,我國相關科技人員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所打破了LTE的格局,走向4G時代,大量的通信業務都是通過寬帶數據來進行傳送,如視頻通訊、手機電視等。當代無線數據通訊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能夠非常快速的適應數據分組,且能夠更加節約成本的往IP RAN方向發展,最終整體呈現出一種IP化分組傳送網的變化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分組業務涌現,無線通訊系統的IP化發展已經占據了無可取代的地位,然而當前所存在的能夠小規模數據輸送TDM業務所覆蓋的城域網將迎來更大的挑戰,這種數據傳送規模不論是在接收業務上還是流量帶寬上都已經以時代脫軌不在適用。當前,因許多業務都呈現出IP化的發展趨勢,從而造成業務模式徹底的發生改變。然而,必須是的傳送網與其相結合,才能夠完成根本蛻變。當前業務仍是以LTE的電路為主要傳輸途徑的3G網絡,而這也在一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數據業務所占比例減小,通訊企業越來越重視IP化分組的傳送網方向發展。然而這一轉變勢必會聯通傳送網的構造與其相關功能隨之改變。輸送網中所包含的SDH技術所設計原因就是為了能夠具有高效松松TDM數據業務,而對于傳送耗時、IP化的流量突變、傳送慢等許多不足,當前如何能夠解決傳送網對IP分組業務的更變是當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業務需求對網絡帶寬越來越高,接受速度逐漸提高,必須提高相關傳輸速度。當前,GSM的BTS基站入口大多是2.0Mbit/s的E1接口,BSC為E1或170Mbit/s的STM-1入口;當代3G的Node B基站所能夠達到的最高速度可達100Mbit/s的FE接口或STM-1接口,EZNC通常會出現GE甚至l OGE接口。當前3G網絡的基站甚至可達2000Mbit/s的GE接口。而且隨著4G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接入速度的提高會同時讓網帶寬得以提升。帶寬壓力會造成必須加強本身的輸送能力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二、分組傳送網的發展設計
相較于MPLS-TP或PBT技術的PTN,前者所使用的基站更具分組化業務,另外其所固定業務的所具成本有其使用價值比例更高,應當作為往后重點所使用方法。PTN所具備的特點主要以下幾點:首先,其所具有的基站所能夠接受的業務更多、種類更為繁多。而在對于需要較高的傳輸數據能力時,PTN能夠使用光纖的收斂來完成數據的接收。其次,PTN所使用基站所構造的網絡數據接受能力更為穩定,具有較強的規劃性,能夠更為方便額通過PTN等其他相關輸送技術所承載。以上兩大PTN的特點均是當前通訊企業最需要的地方。最后PTN自身能夠較的適用于分組化業務和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除此之外,在針對于成本較低的數據業務時,采用PTN相關技術也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而能夠起到透傳作用的MSTP也可以很好的最為以太網分組業務的傳送工具,以符合入口IP化的需要。以往的MSTP與VC兩種雙層交換,因較難實現與成本過高而被掘棄。所以,擋在在傳送網的IP化轉變過程中,應先通過使用具有較好透傳功能的MsTP相關技術,從而達到過度作用,當前MSTP能夠較好的滿足與其建設需要。在IP RAN的相關技術快速發展過程中,將來會逐漸向PBT技術的PTN為發展核心,從而達到傳送網的IP化。往后MSTP往PTN的進行轉變的方法有兩種,應結合實際需要與地域地區等其他因素而采用合適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由上到下依次的加入PTN,在PTN的聚集地區依次接入MSTP,而后在逐漸用PTN取代MSTP。這種方法比較適合用于以TDM E1業務為主的地域,通過這種方法能夠保障MSTP設備安全,還能夠實現網絡的IP化的逐步轉變。第二種法師是按照不同的基站種類選擇適用的相關技術。在新建的IP化基站采用PTN技術實現接入和匯聚;現有基站則仍由MSTP提供接入和匯聚,并逐漸在匯聚層引入PTN,最終在接入層引入PTN.實現全網平滑演進。
結語: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業務的出現網絡IP化的發展成了普遍現象。傳送網在一定范圍內與業務模式與其相關功能失去關聯,輸送網將從以TDM電路交換為內核向以分組交換為內核的分組傳送網演進。文章主要對IP化對傳送網的影響與分組傳送網的發展設計作出研究,以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李允博.光傳送網(OTN)技術發展和網絡應用[J].中國電信建設,2012,12(24):54-56
[2]劉潔,電信級以太網技術PBT和T-MPLS的分析和比較[J],電信科學,2011,12(23):24-29
[3]李健,顧碗儀,張杰,等T-MPLS分組傳送技術[J],電信科學,2011,12(2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