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生
【摘要】 新課改視野下的初中數學改革,要求我們轉變教學理念,建立新型教學體系,加強基礎教學,提高學生生活實踐,轉變評價方式,實現教師身份轉換。教師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注重建立完整有效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 新課改 初中數學 創新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教育領域如火如荼地開展,它切實提高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從而能夠有效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學科基礎性、工具性及數學邏輯思維的發散性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對于數學規律、數學事實和數學實踐的充分認識,強化數學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社會生活的理解功能。
一、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轉變
新的課程標準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應該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轉變陳舊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這種教學的創新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轉變教學理念,建立新型教學體系
新課改的教學標準是倡導實現全新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在新教學體系中的服務功能,突出特點就是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體系,它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學會引導學生,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教師必須轉變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大包大攬的習慣,真正將課堂講解還原到課堂教與學同步的節奏,滿足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之間的平等交流,真誠互動。
1.2加強基礎教學,提高學生生活實踐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學習掌握生活和生產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它涉及到數學理論、數學實踐和數學事實,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必要的應用技巧,真正做到數學知識服務于學生的生活實踐,初步掌握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分析理解現實社會。我們的教師一定要提高對于基礎教學的正確認識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做到教學知識的有效理解和貫通,提高對于生活實踐中數學知識的有效認知,為學習更加高深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1.3轉變評價方式,實現教師身份轉換
在傳統的應試教學中,教師在每個學期進行規模不等的考試考核,通過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的階段學習成果和學習態度,而其具有非常鮮明的片面性。在新課改視野下,講評方式已經擺脫了單純以考試論英雄的時代,它更加側重通過全方位、全時段的評價體系來全面衡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具體解釋,就是通過靜態的考試習題轉變成動態的評價體系,教師要善于研究評價體系方式,將課本的教學知識向評價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促進動態評價體系的完整建立和實施。
二、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
在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應該涉及到課堂教學環境,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能力,建立完整有效的評價體系,才能真正的將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落實到實處,具體做法如下所示:
2.1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新課改的重要措施就是將課堂教學回歸到學生學習理解的本質,它注重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也對于課堂教學環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學校、教師一起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能夠在放松的狀態下學習。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態度,尊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技術來打造豐富多彩的視聽盛宴。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初中數學的定義、概念、公式和定律,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來整合教學內容,做到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有效傳達。
2.2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尋事物本質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就要求我們的初中數學老師一定要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特征,在不同學習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組織學生個體和團隊帶著問題去思考,帶著問題去學習,培養學生通過掌握的基礎數學知識來創新高深知識、生活實踐和邏輯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轉化。
2.3注重建立完整有效的評價體系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需要教師建立完整有效的評價體系,它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階段考試和期中、期末考試中,而評價的重點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它還應該涉及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習思維的提高和團結互助的能力等。在實踐操作中,教師應該注重將恒量評價和變量評價相互結合,做到統一評價和區別對待。教師應該注重匯總評價和過程評價相互結合,通過匯總評價來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通過過程評價來恒量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
總結: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為我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點亮了一盞明燈,引領了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的風潮,它需要初中數學老師認真領會總結,將教學實踐與新課改的思想理論進行充分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發揮新課改應有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肖科.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現代經濟信息.2014(18)
[2]王益龍.創新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體現[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