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垚 王磊
摘 要: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的結合對提升海南區域生態經濟發展水平極具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研究,從生態經濟視角進行農業與酒店旅游業耦合關系的分析,希望可以對海南區域農業生態修復、海南區域民宿產業和海南區域經濟發展構成積極影響。
關鍵詞:海南熱帶觀光農業;民宿旅游業;生態經濟
盡管海南的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起步晚、基礎差,但依托海南自身優渥的熱帶觀光農業與酒店旅游業資源,結合熱帶觀光農業特色的民宿旅游業會因其獨特性、稀缺性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基于生態經濟視角對海南觀光農業、酒店旅游業的判斷是保證海南區域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海南地區的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耦合情況進行分析和制定優化策略,是當前海南發展區域農業、旅游業經濟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一、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海南熱帶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
海南是中國唯一地處熱帶的海島省份,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獨特的熱帶農業。海南島森林覆蓋率51.5%,擁有維管束植物約4680種,其中600多種為海南特有;喬灌木2200余種,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有8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特產與珍稀林木91種;藥用植物3100多種;陸棲脊椎動物561種,占全國動物總數的26.8%。最近十幾年來,海南的旅游產品由最初的濱海觀光旅游逐步向其他資源型旅游產品發展,其中,就有以農林資源為基礎的森林探險游、鄉村生態游等農業觀光旅游產品。但是,在觀光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海南并沒有很好的建立和借助觀光農業經濟體系對當地具備獨特優勢的熱帶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處理,導致其熱帶觀光農業市場的經營難以適應城市居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經濟收益不高的結果。盡管海南的熱帶觀光農業旅游產品發展較國內其他省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但因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所以亟待尋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
2.海南民宿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民宿作為傳統酒店行業的延伸產品,在過去四大件(床品、熱水、空調、電視/網絡)的基礎上,增加旅游服務及自然場景體驗等附加產品,從早期包括提供或代定景區門票、機票、往返接送等一系列服務附加產品,到后期的包餐制、包車制、管家帶游等服務模式,都開創了新的營銷體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酒店業新模式。目前,海南的民宿,大都零散的分布在各主要旅游景點周邊和特色鄉村里,表現形式為粗略的民居改造及個性化裝飾,相較于日趨成熟完善的浙江和云南民宿旅游業,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
3.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海南現有熱帶觀光農業表現形式單一,缺少互動性
海南現擁有文昌椰子大觀園、興隆熱帶植物園、昌江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等集農業生產、生態教育、經濟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旅游項目,形成涵蓋觀光果園、植物園、花卉園、森林公園等具有一定規模的熱帶農業觀光園。但是,現存的熱帶農業觀光園幾乎都采用大面積、大規模的集約式農場化型形式,與我國內地省份的設施農業如出一轍。單一的觀光農業形式無法體現海南獨特的熱帶田園風光農業資源優勢。另外,絕大多數的熱帶觀光農業游覽,均以游客被動聽從講解為主,參與活動也大都局限為采摘、品嘗農家飯,缺少互動性。
(2)海南民宿旅游業產品文化性匱乏,差異化不明顯
海南的民宿旅游產品,除少數盡力凸顯熱帶島嶼、海洋等主題外,大都在文化方面浮于表層、幾無內涵。大多數民宿主和管理人員把品茶、喝咖啡、戶外燒烤、售賣當地農產品等作為文化體驗,其實這些已經泛濫的模仿文化無法真正體現海南特色,從而導致海南民宿旅游業產品單一且乏味,差異化不明顯,尤其在同一區域內重復出現這類產品時,產品競爭力下降,經濟效益不高。
二、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的發展策略建議
1.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結合發展,互為補充、共同進步
縱觀目前市面上的觀光農業旅游和民宿項目,其內容與形式基本雷同,各個項目在開發和運營上存在著明顯的同質化,陷入重復開發與模仿建設的怪圈,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客觀、準確認識區域資源特性,不能最大化發揮區域優勢。
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確保了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的獨特性。觀光農業作為促進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手段,優點不言而喻,但一般而言,觀光農業的消費者不需過夜且消費在一地一個項目完成,因此,消費范圍和時間局限、消費額度不高,可持續消費差。民宿旅游業的消費者看重休閑氛圍、本土文化體驗等內容,但在實際表現形式上,大多數民宿愿意仿照浙江莫干山裸心谷的民宿風格,強調建筑的個性化,缺乏其他體驗項目的探索。目前在海南,熱帶觀光農業產品雷同,缺乏創新性和突破性,民宿旅游業也才起步,發展水平較低,若兩個產業可以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將會衍生出集聚獨特熱帶觀光農業特色的民宿旅游產品,這種產品具有產品體驗的獨特性、稀缺性和唯一性,極具市場優勢,不僅能夠促進海南區域熱帶農業經濟和旅游經濟的發展,還可以引導政府以及農民重視和促進海南區域農業生態修復,甚至成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示范窗口。
2.深度挖掘熱帶觀光農業文化內涵,打造海南特色熱帶觀光農業和民宿旅游品牌和產品
不乏政府官員及農業、旅游業從業者對觀光農業的認知仍舊局限在農作物種植、栽培以及農產品售賣上。要發展觀光農業,更應加深對文化的重視和理解,探究農業、農村、農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不同層次和角落。在觀光農業旅游的過程中,單純以參觀自然田園風光、采摘、品嘗農家飯為主的產品已經嚴重雷同和落后,無法滿足消費者對地域鄉村文化更高層次、更高品位、更專門化的需求。只有在內容和形式上,充分體現出與消費者自身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民族色彩、民間習俗,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才能激發消費者需求,全方位、多形式的引導消費。
海南有諸多保存完好、具有豐富文化品味、內涵和特色,可以并且容易打造的文化產品。不僅有世界文化遺產黎錦,還有活化石:手工制陶;海南定安、瓊海一帶的公期(軍坡)活動,其祭拜儀式、穿仗表演都極具海南鄉土特色,同時也是國內獨一無二的特色祭祀活動;瓊海樂城的“肥雞賽”、“鯉魚燈”也體現了熱帶農業背景下,民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諸如此類存在于海南鄉土的民間文化產品,不勝枚舉。由于民宿旅游業的消費者相較傳統觀光農業的消費者更具消費停留時間,這些海南特有的熱帶農業觀光產品在面對這些消費者時,也才更具消費可能性和市場活力。但是,由于傳統鄉村文化保存較好的地區,大都經濟水平相對低下,知識產權意識不強,品牌觀念淡薄,導致此類產品市場化進程緩慢,文創動力不足,甚至傳統鄉村文化面臨后繼無人或逐漸消失的尷尬境地。因此,深度挖掘海南熱帶觀光農業文化內涵,打造海南民宿旅游品牌和產品,就變得極為重要。一方面,展現海南熱帶觀光農業旅游業的多彩、多樣性,促進海南區域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當地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基于此來保護海南區域文化的多樣性。
3.注重區域農業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
歸根結底,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結合的產物是一種以熱帶農業資源和農業生產為基礎的新型農業旅游產品。因此,保護海南區域熱帶農業資源、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是海南熱帶觀光農業的發展基礎。在推廣熱帶農業觀光、鄉村文化、民宿旅游的過程中,應增強對農業資源的保護意識,避免在開發過程中將農村設施城市化;在對村民強化可持續發展、永續發展觀念教育的同時,也應加強對消費者的生態保護教育,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客源停留和增長導致的農村環境惡化及污染。也只有將農業生態資源保護置于首位,才能創造出優美的鄉村民宿景觀,提升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產品的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
4.完善、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
相較國外發達國家或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國家,目前中國整體服務水平不高、服務質量不好,而海南的實際情況,更居下游。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這點可以通過學習、教育和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制定標準化服務流程,設計績效考核標準和制度,從而調動從業人員的服務積極性來逐步完善和解決;二是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相較于第一點,這點會比較難,因為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隸屬農業與旅游業兩大專業類別,并且涉及歷史、地理、酒店管理等諸多交叉學科,因為海南區域經濟不發達、工資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引進和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難度很大,政府應該重視和給予相應的人才引進與創業就業相關政策層面上的支持。
5.“師夷長技”,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
日本、臺灣的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文創能力非常強大,通過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引起消費者注意,并善于借助先進的傳播手段,吸引更多的客源群體,保證其市場競爭力。海南本土觀光農業、民宿旅游業企業和從業者應該多學習、多借鑒日本、臺灣的文創產品創意,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強品牌觀念。
尤其,海南島與臺灣島,在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上有著極高的相似度。但臺灣的休閑、觀光農業及民宿旅游業在經過近三、四十年的發展后,現在在理論研究、產品開發、實踐等方面都取得了豐富的經驗,遠遠領先于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海南。為避免和解決在規劃、開發、建設、運營等方面出現的問題與困難,海南應該充分學習和借鑒臺灣的相關經驗,甚至可以直接引進臺灣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根據海南實際的市場環境、消費者習慣以及產品特性加以融合、改良,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熱帶觀光民宿旅游產品,這將非常有利于海南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有利于海南區域生態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海南區域文化多樣性的保護。
三、結論
海南獨具國內唯一的熱帶農業資源,通過熱帶觀光農業與民宿旅游業結合發展;深度挖掘熱帶觀光農業文化內涵,打造海南特色熱帶觀光農業和民宿旅游品牌和產品;注重區域農業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完善、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師夷長技”,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等方式,實現海南區域生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子帆.離開住宿業的民宿,你能走多遠.酒店焦點咨詢,2016.5.
[2]朱克理.海南熱帶觀光農業發展現狀與建議[J].價值工程,2010.6.
[3]胡夢姚.基于RMP理論視角的海南度假旅游產品開發研究[D].海南大學,2015.
[4]韓德軍.基于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欠發達地區土地利用模式優化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李垚(1982.10- ),女,北京,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營銷戰略、營銷策劃、品牌管理;王磊(1979.03- ),男,山東省青島市,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通商、企業組織文化、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