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晶晶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經典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已經不能再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伴隨著人們緊張的生活以及對于田園生活的內心渴望,休閑農業應運而生。本文采用管理學中SWOT分析方法,對河北省發展休閑農業現有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發展建議,認為河北省發展休閑農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關鍵詞:河北省;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家樂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地日益提高以及對于壓力釋放的需求,休閑農業逐漸成了人們放松度假的時尚選擇。
河北省一直是我國農業大省。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無論是從經濟總量還是從經濟結構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耗能較高、要素配置效率低、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因此,河北省農業要想在新的經濟形式下獲得長足發展,就需要順應需求,構建現代產業方式,著力發展現代休閑農業。
京津地區在發展休閑農業上成效顯著,河北也應在充分分析市場形勢的基礎上采取其先進之處來贏得自身更好地發展。
二、河北省休閑農業現狀
河北省目前的農村休閑農業的發展情況較好。其發展基礎主要表現為鄉村生態旅游、農家樂休閑住宿等。據統計,河北省開展農村生態旅游、休閑農業的鄉鎮近300個,村落約1400個。其中,以休閑農業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園區、觀光園區總數達到227個;年營業收入超過500萬的有30余家;每年接待游客360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達到65億元,分別占全省旅游接待和收入總量的36%和11.7%;休閑農業帶動就業26萬人,占全省旅游就業的13%。在發展鄉村旅游的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其它地區高2-3倍。
三、河北省休閑農業發展的SW0T分析
1.優勢:地理位置獨特農業資源豐富
河北省發展休閑農業的主要優勢為:地理區位優勢獨特、農業資源豐富。目前,河北省休閑農業已經從最先以接待為主的“農家樂”以及以觀光為主的農業園區的模式發展到集“觀光、休閑、體驗、科技”于一體的休閑農業綜合度假區的形式,出現了一批精品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如秦皇島集發、承德周臺子、廊坊金豐農科園等。河北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產品有20余種,主要有“風景觀光型”“民俗娛樂型”“主題休閑型”“紅色旅游型”以及近些年興起的以休閑娛樂和康體療養為目的的“康樂型”。另外,全省各地每年都舉辦賞花節、采摘節、踏青節、草原節、民俗廟會等十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節日活動。
2.劣勢
(1)產業發展緩慢政策推動力度不足
相對于四川、湖南、京津等先進省市,我省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推動力不足。目前已有多個省出臺了休閑農業發展指導意見,并將休閑農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之一,列入重點發展規劃。河北也應積極學習、取長補短。從政策上對農村休閑產業開發加大扶持力度,將休閑農業的發展列入重點工作議程。
(2)產業布局分散居民消費水平不高
我省休閑農業因地理環境制約,造成發展分散,不便于實施聚集性管理的布局。而且雖然我省旅游資源豐富,各地區景色、民族、特色迥異,但由于居民消費水平差異較大,不能像天津、北京那樣發展精致型休閑農業,需要形成不同檔次、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的差異化布局。
(3)市場定位不明品牌化建設有待創新
北京、天津兩個城市各區域發展休閑農業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主題性:北京將休閑農業定位在“都市、休閑、養生”的發展方向,天津市則定位在“海濱、度假、高端”的發展方向。而相對北京與天津而言,河北省在市場定位方面則缺乏明確特色定位,因此就難以依據客戶消費心理與河北自身特點,打造出具有省域個性的休閑農業品牌。
3.機遇:借力政策東風主動謀求發展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在經濟發展與城市化水平上,河北省與京津兩大城市有著明顯的差距。但是,河北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故可以將京津的消費人群引入河北。同時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突破思維上傳統地域限制,戰略性轉變發展點,促成休閑農業發展的新契機。
4.挑戰
(1)資金不足,產品單一。目前,河北省休閑農業大多是商戶個體經營的模式。由于資金來源主要局限于個體商戶,休閑農業和相關旅游產品的發展就受到資金制約。因此,休閑農業發展規模小,產品單一,層次不高等問題成為目前農村休閑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2)周邊同業競爭激烈。雖然河北省農村休閑及旅游產品種類豐富,但其周邊的京津地區,以及河南、山東、山西等周邊各省的旅游資源也相當充裕且開發力度較大。這些來自同行業的競爭對河北省休閑農業的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構成了威脅。
(3)宣傳力度不足,缺乏品牌意識。宣傳力度不足,品牌效應差就會造成產品缺乏特色和競爭力。將產品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是發展河北休閑農業面臨地一大挑戰。
四、完善河北省休閑農業推進模式的建議
1.創新經營模式
積極開發、引導休閑農業走“三位一體”模式。即:開展以政府為推動主體,以農民為主導對象,實行企業化經營的綜合管理運作模式。分別表現為:
(1)政府層面:在充分尊重農村自身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政府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強化對休閑農業及生態旅游業的引導和支持。各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形成聯動,從部門和專業視角指導、監督、管理休閑農業的發展,同時也應注意對當地自然生態的保護,合理開發利用。
(2)農民自身:①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將居民增收作為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核心目的;②因地制宜,根據當地資源類型發展特色農家樂及休閑觀光園等,實現增產增收;③堅決杜絕不合規范的大拆大建以及破壞原有生態和人文景觀的行為,維護農村的生態景觀和農民的切身利益。
(3)企業方面:促進休閑農業發展市場化,積極建設產權明晰的現代化企業,遵循現代企業制度以及市場經濟方式,科學經營和發展農村休閑農業,從而加大農村休閑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2.實施品牌戰略
當今社會是一個注重品質的社會,而品牌則是反映產品品質的綜合表現。因此,實施品牌戰略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地形具有多樣性,自然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不同地區可以利用當地有利的自然生態以及人文景觀推出不同的休閑主題。典型的城市有保定、邯鄲、秦皇島、張家口等。可以利用當地特色,大力開發“文化”“避暑”“皇家”“草原”“狩獵”等特色鮮明的主題品牌。這對打造河北休閑農業品牌具有積極作用。
3.擴展營銷模式
好的產品和品牌都離不開推廣和營銷。就河北省休閑農業來看,品牌的營銷和推廣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經營企業和個人可以采取散發宣傳手冊、旅游指南、通過媒體播放廣告宣傳片等形式進行宣傳。同時,可以借助互聯網搭建自己個性化旅游服務平臺,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當地休閑農業和相關服務產品的良好形象以及知名度。
(2)旅行社是聯結旅游資源和消費人群的紐帶。因此,經營主體應當與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旅行社對接合作,以此帶動河北省休閑農業和相關旅游市場的發展和完善。
五、小結
本文通過對河北農村休閑農業的SWOT分析,明確其現在及將來一段時間發展的優點和不足以及未來發展的路徑方向。筆者認為,河北省發展農村休閑農業的潛力較大且前景廣闊。此外,還可以借發展休閑農業拉動當地交通運輸業、餐飲業以及農產品深加工等行業的發展,最終達到提高農業生產附加值、實現農業增產增效的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麗麗,王錦旺,蔡麗紅.河北省休閑農業發展研究--以環首都經濟圈為視角[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37(3):109-114.
[2]趙巧峰.河北省休閑農業發展SWOT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4,12:1-4.
[3]陳念東,陳勵穎,謝志忠.觀光休閑農業開發規劃與模式選擇探討[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49-50,52.
[4]王克柱,劉順伶.保定市休閑農業發展概況[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7):234-236,243.
[5]王孝德.三峽黃金旅游帶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模式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7.
[6]吳愛麗.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研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2,(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