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暉 姜云岐
摘 要:近幾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愈來愈明顯,企業并購的浪潮也得到了進一步推進,并且逐漸呈現出來范圍廣、數量多、跨國化等諸多特點。從實踐方面來看,國外很多大型企業都是通過并購實現企業的做大做強,同樣,我國也有一些大型企業通過大規模的并購來降低成本擴張。在本文的研究過程當中,筆者主要結合相應的實踐成果,分析了企業并購過程當中的財務風險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管理
一、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相關概述
企業參與并購的過程相對來說較為復雜,其中所涉及到的要素有很多,其中不僅存在著原有商品經營的風險問題,還存在著一些與企業并購相關的特殊風險。關于上述風險,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企業并購資金短缺,融資成本上升,在并購之后,企業的整體價值呈現出來下降的趨勢。基于此,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強調的就是并購過程當中,對于資金的需求所帶來的種種風險。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看,企業并購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并購的始終,所以,其是企業并購活動當中財務調查、財務分析和財務評估等諸多方面所帶來的風險問題。
二、我國企業并購業務的經營環境分析
1.政策環境
自2012年至今,我國上市企業并購重組、跨境并購以及產業內整合等交易形式已經得到政策的支持。并且從近幾年來我國的相關政策來看,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之間的并購交易行為,這也為企業帶來了諸多的并購機遇。我國在2013年10月8日起,開始實施的上市企業并購重組分道審核制,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上市企業的并購重組,從實踐層面上來看,這一制度的落實,使得并購重組的審核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尤其是對于鋼鐵、水泥等行業當中存在的產能過剩的現象,這項制度能夠有效地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在優化資金結構的同時,又能夠實現整個市場當中的資源配置。
2.市場環境
當前,我國的并購市場交易量呈現出來大幅度增長的趨勢,并且民營企業發起的并購趕超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地位,但是外資并購仍然處于一個較低的位置。從空間分布上來看,背景、上海、廣東、江蘇、浙江依舊排在一個領先的位置,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十分明顯。在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將會呈現出來新的局面,但是這也在客觀上帶來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使得更多的傳統企業不得不進行轉型,從而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我國資本市場的容量和深度都不及發達國家,所以企業并購標的的選擇范圍相對較小,信息搜尋的成本較大,所以,建立多層次的股權市場對于我國來說迫在眉睫。
三、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類型
1.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
在企業進行并購的過程當中,要想取得成功,那么重點就在于能否對于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行一個準確地評估,從而保證雙方都能夠對于接受這樣一個價格。但是價值評估的準確性和并購企業所用信息質量的高低有著直接的聯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對于目標企業來說,其估價需要由并購方來進行估計,而這一過程當中,又會涉及到目標企業未來的收益情況和相應的時間預期,這些就會加劇并購過程當中的風險。從實踐層面上來將,并購企業和目標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極其不對稱的情況,如果想要準確掌握目標企業的真實信息,那么是一個極為困難的問題。如果不能夠對于信息有一個充分的掌握,那么就不要盲目進行并購決策,避免風險的滋生與蔓延。在整個目標企業的評估過程中,由于信息層面的不對稱,其所要面臨的風險挑戰與壓力也會不斷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企業并購的過程中,如何從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入手來進行科學的研判與分析,從而減少這種層面所產生的風險。
2.并購過程的不確定性
在企業并購過程當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有很多,無論是國家政策層面的影響,還是并購方經營管理、籌資狀況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企業當中的各種預期存在著偏離。與此同時,企業并購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領域比較多,其中不僅有法律、財務,還有技術和環境等方面。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都會使得并購過程當中存在著種種財務風險,這就給決策人員帶來一定的約束力。這種約束力在市場上的不可控因子的影響下,其對風險的產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風險的不可控在客觀層面上也為企業的并購風險埋下了一定的伏筆。所以,在今后的企業并購中如何將這種并購過程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風險控制到一個比較低的閾值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3.并購活動實施階段支付方式不合理
并購活動能夠成功,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支付方式,企業不僅需要考慮到交易雙方的結構特征,還應當結合相應的并購動機,選擇科學合理的支付方式,當前,我國企業在進行并購的過程當中,絕大多數采用的都是現金的支付方式,但是就支付方式本身來說,其往往會使得企業會面臨著流動性風險和債務償還風險。如果在一個企業當中,如果資產負債比率很高,出現融資渠道不暢通的情況,那么對于企業來說,其中就會在并購之后承擔較重的財務負擔,導致資本的安全性較低。支付過程中的不安全是整個企業并購風險中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現代金融貨幣支付體系的促進下,其所面對的提升空間也將不斷的提升。
4.融資渠道狹隘
企業的支付方式和融資方式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性,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直接關系到企業并購的成敗。但是,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操作方面,我國并購活動都存在著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市場方面還不完善。企業在對于并購資金進行籌劃的過程當中,并沒有豐富的渠道,這也是我國當前企業并購發展的桎梏所在。
就企業并購活動本身來講,這是一種產權交易活動,其會直接涉及到并購融資的相關問題,關于融資支付方式的選擇,會直接給交易帶來不確定性。關于融資風險,主要強調的是一個企業能否按照足額來進行資金的籌集,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并購的順利進行。一般來說,為并購所融通的資金,不僅需要滿足并購支付中年的額需要,還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并購過程的順利,還不能夠超過支付價格,以免帶來資金的閑置,或者是資源的浪費,更不能夠因為并購的存在,使得企業承受者較大的負擔。
5.整合期財務風險
對于參與并購的雙方面來講,無論是財務資源還是財務制度,都存在著較大的不同指出,所以,在并購之后,財務管理面臨著較大的問題,也就是說,需要在企業并購之后進行財務整合,如果不能夠恰當地整合,那么所隱藏的財務風險很可能就會爆發,以至于并購方并不能夠應付這樣的局面,最終帶來并購的失敗。在進行整合的過程當中,并購企業的財務風險的類型具有多樣化的特征,所以,這些因素共同帶來了財務風險。
四、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1.科學選擇目標企業
在進行企業并購的過程當中,相關參與者應當按照相應的科學的路徑,選擇恰當的方法,對于目標企業進行選擇,在必要的時候,應當情專業咨詢機構、產權交易所等社會中介組織來幫助進行。以此為基礎,從產業關聯度和經營狀況等方面著手,以此來針對目標企業進行考察和評估。在進行選擇的過程,需要參考并購企業產品經營情況、產業關聯度和持續經營能力等方面,這樣一來,就能夠有利于并購之后的管理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幫助企業創造價值。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這也有利于針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使得收購成本能夠得以降低。
2.降低定價風險
信息對于交易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在前文的闡述當中,筆者指出,企業參與并購的過程當中,普遍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并且從以往的實踐經驗上來看,企業價值評估所帶來的風險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所以,對于并購企業來說,需要對于目標企業的信息進行相應的搜集,有必要選擇具有較高資質的公司,從而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尤其在對于目標企業的各個方面的信息進行搜集,在這一過程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標企業的相應債務債權問題,或者是有無負債的情況,從而全方位保證財務信息的全面、真實、有效,避免出現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資產不實的風險問題。因此,不僅需要對于政府當中各個方面的信息來源進行利用,還需要動態地看待目標企業的價值問題,尤其是對于目標企業未來收益方面的評價,應當予以高度的重視。
3.降低支付風險
作為并購活動當中重要的環節,關于支付方式的選擇有著重要的意義。伴隨著當前經濟的高速發展,并購案例也在不斷增多,如果單純依靠現金支付,那么顯然不能夠與企業并購的需求相契合,因此,應當對于支付方式進行改變。在關于支付方面,不僅需要涉及到現金支付,還需要進行債務的承擔。一般來說,支付方式和并購企業的融資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關于相關支付方式的選擇,不僅關系到在并購之后企業的相關財務負擔問題,也關系到相關經營控制權的讓渡。
對于參與并購的企業來說,需要充分考慮到交易雙方的資本結構,在必要的時候,需要結合并購的動機,來進行支付方式的選擇。事實上,收購方對于支付方式的選擇知識一個對于財務風險進行規避的過程,主要原因就在于,每一種支付方式都存在著相應的風險性,有的風險是顯性風險,而有的風險則是潛在風險。針對于不同的風險,應當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得風險能夠得到抑制。
為了能夠將這種風險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上來,我們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多種支付方式相結合,使得支付風險能夠得到有效地降低。所以,從當前全球角度上來看,混合支付方式受到廣泛的重視,而我國關于并購操作和制度方面也處于一個發展的狀態,對于并購企業來說,應當從全局的角度著手,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進行多種支付方式的組合。如果在并購企業當中,自有資金較為充足,并且資金流入量極佳,那么就可以采用以自有資金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相反,如果并購企業財務狀況并不理想,企業負債率呈現出來較高的情況,資產流動性較差,并且財務風險較大,那么就可以采用換股的方式,實現資本結構的優化與完善。
4.合理選擇融資方式
從我國一些成功的案例上來看,很多都采用多樣化的籌資方式,以此來實現對于風險的分散。
對于投資組合來講,其所選取的投資項目相關性應當盡量小,如果相關性較大,那么就很難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上來。
對于并購方來說,其本身是否具有融資能力,或者說其是否存在著融資方式,這對于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雖然當前我國企業融資渠道比較匱乏,但是還是應當摒棄傳統的思想觀念,需要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使得融資渠道能夠得到拓展,保證融資結構合理化。
融資問題主要強調的是收購企業通過對于金融工具進行利用,從而對于資源進行籌措,在這一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目的有兩點,一個是相應的融資額度,另一個就是相應的融資方式。而上述兩者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不僅有并購資金的需求量、融資環境,還有不同的融資方式。在逐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企業所面對的不穩定因素在增加,對于收購企業來說,需要結合自身狀況選擇恰當的融資渠道,在制定融資決策的過程當中,也應當以一個開闊的視角來面對,從而全方位推進重組和整合。
具體來說,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合理安排融資方式。在對于不同的融資方式進行選擇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考慮到企業當前的資本結構,還需要考慮到企業融資之后的資本結構。(2)科學決策資本結構。關于資本結構的決策,應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風險的最小化,在并購融資過程當中,關于自有資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都需要保持一個科學的比例。從過程上來看,應當對于企業自由資金的數量和時間進行測算,其次,需要推算出來企業的負債能力和負債融資。一個科學合理的融資需要讓企業吧負債規模控制在企業償債能力范圍當中。(3)拓寬融資渠道。在對于融資決策進行確定的過程當中,應當保證視野的開闊,對于多樣化融資渠道進行探索。這樣能夠做到內外兼顧,從而保證企業在經過評估之后,就開始實施并購行為。
5.降低財務整合風險
降低財務整合風險,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調查工作,大量的實踐經驗足以表明,很多并購公司因為沒有做好前期調查,導致財務風險的滋生。財務整合事實上就是一種對于財務協同效應進行創造的過程,并且并購方和目標企業之間的差異越大,就越是會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在對于目標企業進行選擇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保證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符合,或者是在企業之間形成一種互補關系,實現協同效應。其次,在進行并購實施的過程當中,需要考慮到雙方的差異性,結合現實情況的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溝通體系,從而消除差異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降低財務整合風險還應當從企業內部著手,逐漸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并購之后,其生產規模會不斷擴大,競爭也會逐漸激烈起來。尤其是對于跨國并購的企業來說,其不僅要面對國內的市場,還需要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當中來。所以,充分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得到優化,是加強企業整合的重要環節。
五、結語
總的來說,本文主要從財務角度著手,對于企業并購活動進行探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當前我國企業并購過程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希望企業和政府能夠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并且從多方位著手,有效降低財務風險,這樣一來,能夠切實增加我國企業并購的成功率,在滿足企業自身戰略發展需要的同時,也能夠與宏觀經濟發展的需要相契合。
參考文獻:
[1]郭漫.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其管理研究--以中國平安收購深圳發展銀行為例[J].財會通訊,2013,30:97-101.
[2]楊玲,葉妮.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研究--以吉利并購沃爾沃為例[J].財會通訊,2013,08:120-122.
[3]盧永紅.我國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與控制[J].企業經濟,2014,05:185-188.
[4]王玉梅,卓鳳嬌.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J].財會通訊,2013,08:106-108.
[5]張帆.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措施[J].時代金融,2013,23:167-168.
[6]吳娟.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J].財會通訊,2015,29:111-113.
[7]劉開毅.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3,35:32-34.
[8]翟日強.淺談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控制[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4,03:26-27.
[9]王楠.淺談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問題[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1):45-46
[10]劉嬋媛.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4(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