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 要:現階段,當代民族聲樂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主要在于民族聲樂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因此應當充分重視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傳統民歌在當代民族聲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傳統民歌在當代民族聲樂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當代民族聲樂;傳統民歌;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7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11-01
一、當代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的應用策略分析
1.構建民歌數據庫。相關部門應構建一個健全的民歌數據庫,為當代民族聲樂在教學方面提供更為直觀的材料,進一步提升當代民族聲樂教學效果。因為傳統民歌的地域性較強,單純依靠教師采風無法對各地民歌具備的特征予以全面的了解,所以需選用一些輔助手段。通過對民歌數據庫進行構建,能根據地域的民歌特點對富含聲樂意義的民歌與原生民歌予以合理分類,通過對比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當代民族聲樂教學效果。
2.重視傳統民歌的合理學習。對于傳統民歌的學習,應當有機結合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對傳統民歌予以針對性教學。傳統民歌的類型呈現多樣化,具有不同的風格與較強的地域性,單純講解民族聲樂理論無法對傳統民歌予以全面了解,實際效果較差,主要在于傳統民歌的學習需要進行延長,而聲樂小課堂并不具備演唱條件。針對這一實際狀況,當代民族聲樂教師與傳統民歌講授教師應當進行合作教學,根據不同年級、班級的實際狀況對聲樂教師予以合理分配,結合當代民族聲樂與傳統民歌的特點開展教學工作。
3.理論結合實踐。當代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對傳統民歌具備的優點予以更好的繼承,應當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教師方面來看,其首先應當對傳統民歌的理論知識予以全面了解與掌握,還要對傳統民歌的文化特征、音樂特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盡可能掌握各個地方民歌的風格特色。可以組織經驗豐富的當代民族聲樂藝術家開展與演唱相關的知識講座活動,也可能組織一些民歌研究專業開展專題講座活動,使教師們在參與相關活動的過程中進行交流,總結感悟。
二、當代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的價值分析
1.有利于當代民族聲樂的傳承。當代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傳統民歌對其具有一定的傳承作用,主要在當代民族聲樂的諸多曲目均是在傳統民歌曲調的基礎上進行改編而來的。目前,當代民族聲樂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古典歌曲、歌劇、民歌創作或者改編傳統民歌等,這些均是傳統民歌傳承的體現,特別是對于民歌曲調的繼承。大多數經典歌劇的曲調均是根據傳統民歌改編而來,歌曲的改編、創作均是繼承、發展傳統民歌的體現。
2. 賦予了當代民族聲樂的民歌時代特征。當代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賦予了民歌新的內容與形式,還賦予了民歌時代特征。當代民族聲樂在繼承、發展傳統民歌的基礎上,在形式與內容上作出了更為科學的轉變,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喜愛。首先,當代民族聲樂在演唱過程中需要使用普通話,這樣不僅確保了語言的統一,還滿足了人民群眾在審美方面的需求。其次,當代民族聲樂在演唱方式方面,其相比于傳統民歌的發聲發生更為合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傳統民歌的視聽效果。最后,當代民族聲樂在表演形式方面,相比于傳統民歌更加具有時代性,其在演唱形式、表演形式等一系列方面更加多元化,經常會選取大型的歌伴舞與燈光舞美。
3.有利于合理指導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當代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傳統民歌對其具有長期指導作用,就當代民族聲樂的起源而言,傳統民歌就是其根源所在。孔子編撰的《詩經》、屈原編撰的《九歌》等一系列作品均為古代民歌,距今已有千百年,而在當代民族聲樂的音樂演唱中,依然可以見到古代民歌的身影。《楓橋夜泊》、《陽光三疊》以及《關雎》等一系列經典曲目均是在民歌的基礎上改編而來。當代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合理吸收與利用了這些經典的傳統民歌,以鞏固了自身的穩定發展。
4.有利于當代民族聲樂民族性的體現。當代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是其民族性的體現,若是當代民族聲樂缺少傳統民歌,那么其就會失去民族特性。傳統民歌的民族性特征主要由民族曲調、民族語言以及民族文化共同構成,各個地方在語言習慣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不同地方的音樂特征不盡相同,而各地的民族曲調主要取決于各地的文化習俗。當代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依托于民族文化審美認同感而取得了長遠的發展。
5.有利于增強當代民族聲樂的科學性。傳統民歌有利于增強當代民族聲樂的科學性,使當代民族聲樂在演唱方式、發聲方式等多個方面更加的科學合理,而對于傳統民歌的繼承與發揚,需要充分重視傳統民歌科學性的增強,進而延續其藝術生命力,當代民族聲樂在結合東西方傳統聲樂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發聲方式,確保發聲的科學合理性。
就傳統民歌而言,不僅要重視其具備的特殊性,還應當結合演唱實踐、采訪、理論教學等一系列形式對其進行剖析。當代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應當防止傳統民歌出現教條化、絕對化等不良狀況,確保當代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的合理應用,實現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進一步促進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傳統民歌作為當代民族聲樂的根源,當代民族聲樂藝術工作者應當正確了解與認知傳統民歌的文化價值,從情感、語言等多個方面予以學習,分析當代民族聲樂發展過程中傳統民歌的合理應用策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我國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艷林.傳統民歌在當代民族聲樂中的價值和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