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哲雪
摘 ? 要:剪紙歷史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形成的獨特剪紙語言,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欣賞性。剪紙起源于原始文化,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濃縮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哲學理念。剪紙從藝術的風格、內涵等方面體現了中國民族氣質和審美取向,也一直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
關鍵詞:剪紙藝術;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8.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78-01
一、國外剪紙藝術研究概況
在亞洲,許多國家都有剪紙,如韓國、印度等。這些國家的剪紙,直接或間接地與中國剪紙有著源淵關系。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剪紙。日本民俗剪紙是依附民俗和伴隨慶典而出現的吉慶剪紙,也就是祝福性和裝飾點綴的實用剪紙。日本現代剪紙多是美術家創作的詩情畫意主題性作品,和用于工藝圖案的設計作品。近幾十年來隨著美術家的介紹,日本現代剪紙藝術迅速發展起來。日本切紙等國外的新剪紙,無論在形式、用途還是內容上都與中國傳統剪紙有著較大的變化,這些新剪紙手法更加多樣,更加注重視覺效果,色彩運用上也更為大膽,所用耗材也更加多樣,藝術沖擊力也更加強烈。
在西方,美國剪紙,帶有很濃的剪影味,基本屬于歐洲風格的延續和發展。美國有相當數量的剪影作品,也有不少新題材陽刻剪紙。廣告剪紙多見于介紹和推銷剪紙產品;婚禮剪紙、圣誕節剪紙、情人節等剪紙內容都具有象征意義。美國剪紙黑白分明,多為畫家所作,風格也多傾向寫實和帶有版畫味,拓展向上的趨勢較為明顯,內容似乎也更貼近生活。英國剪紙,更多的采用剪影的形式來體現。插圖運用詩配畫的形式很多。瑞典是西方剪紙藝術的重要產地之一,剪紙的表現思路與傳統剪紙不同,瑞典的剪紙給人的感覺很細致與耐心之外,更大的是瑞典的價值有對現實生活自然環境的表達方式。
二、國內剪紙藝術研究狀況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深遠文化的民俗載體,是深受民眾喜愛的藝術形式。剪紙藝術的風格與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作者的文化素養及愛好稟性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不同地域的剪紙具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及審美情趣。一般說來,以陜西、山東等地為代表的北方風格豪放粗獷、渾厚純樸;以廣東、福建等地為代表的南方風格纖細秀麗、玲瓏剔透;以江蘇、浙江為代表的江浙風格的疏密流暢、精巧明快;北方剪紙大多粗獷豪放、質樸夸張。東北地區的民間剪紙多數在明清時期就已出現,有著良好的剪紙基礎,一開始就形成了一定的從事剪紙的群體,并主要通過家族內傳承方式延續下來。近年來,民間剪紙受到了各級政府、學者、民間團體的重視,許多地方政府將剪紙作為重點群眾性藝術門類,加以挖掘整理并進行普及推廣,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剪紙藝術是中國古代群眾生活習慣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之中,以其形式多樣的畫面、變化多端的形象以及內涵深厚的民俗特征,將中國人民追求真善美的愿望以及對于生命的理解揭示的淋漓盡致。不同的地域特征和群眾生活習性,造就了各地剪紙藝術不同的流派風格,精彩紛呈。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的頒布,國家開始了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包括剪紙在內的民間藝術重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注意。同時,剪紙也在受現代藝術、商業等外部因素影響向現代剪紙轉變,有越來越多的群體參與到剪紙藝術的隊伍中,他們為審美而創作,實現了剪紙藝術的現代轉型。
三、創新設計應用
剪紙藝術在發展與創新中不斷傳承,在剪紙的創新設計過程中要善于將傳統剪紙的以剪紙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象寓意” “物象組合 ”等特點更好地利用和表達出來,對剪紙構架、色彩、透視、造型等藝術語言加以解析和重構, 將其創意性延伸至現代設計理念中,注重設計的外觀、細節設計應用的合理性。隨著藝術設計的不斷發展,剪紙藝術在保留了其鏤空的基本特性的同時,各種工藝也變的更加多元化。對于材質,也不僅僅是局限于紙。有運用在服裝面料上,建筑材料上,還有產品設計的各種材質上,甚至還有更多領域的綜合運用。在圖案造型上,剪紙具有寓意的具象圖案逐漸轉變為較為抽象的現代極簡圖案運用在各個領域。由以上幾點的不段變化,剪紙的立體造型藝術呈現出以往所沒有的更豐富的特征。
剪紙藝術的創新與轉型也逐步應用于生活中,它以新的形態走入現代生活、現代藝術與設計中,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將剪紙的形式美法則,美好寓意創新性地傳達,使得它的藝術價值更加深遠。剪紙參與服裝設計、建筑設計、舞臺美術、裝置、行為等藝術,是剪紙藝術應用范圍的拓展,是設計師設計理念創新的結果,他們對事物原形進行大膽想象,用藝術的手法提煉、加工、再創造的結果。剪紙擁有豐富的形式和內涵,傳統剪紙已經不能在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需要創新才能傳承。
參考文獻:
[1]周鳴.剪紙藝術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3.
[2]張剛.民間剪紙藝術形式的現代轉型[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06).
[3]王娟.中國剪紙藝術語言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J].藝術百家,2012(01).
[4]羅雪梅.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J].美術教育研究,2012(07).